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运河边的人们》:用新视角讲述地标史故事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运河边的人们》:用新视角讲述地标史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9-14 10:55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因地制宜的生存法则。即山写山,因水写水,是感物抒怀的运笔策略。中华民族在广阔领域中生存发展,显示出多样的适应力与创造力。与之相应,讲述生民、生活与生机的故事也常常围绕着多样的地标风物徐徐展开。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用新的视角,为地标史故事探索了新的讲述方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点不同,风景各异,所得有别。如果说电视剧《运河风流》是以济宁为中心,讲述了大运河北段的传奇故事,那么《运河边的人们》则是以东江市为中心,讲述了运河南段的一段历史过程;如果说《楼外楼》《运河风流》讲述的是辐辏于文化地标的过去时奋争故事,那么《运河边的人们》讲述的则是现在进行时的奋斗故事。运河北段与南段的故事、过往与现在的故事,都是绵延数千里、贯通千百年的运河故事的组成部分。而开掘地域文化资源,对宏大历史地标进行某段历史时限的艺术开发,讲述大运河“东江段”周遭的当代故事,是《运河边的人们》的特点之一。

  《运河边的人们》剧照。出品方供图

  《运河边的人们》的剧情起自2003年,延至2014年之后,描写了大运河“东江段”从污染治理、河道清淤、古街改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历程。这是古老的大运河获得新生命、展现新气象的故事。其中诸多叙事元素的设定与结构,都很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角路长河不仅是运河边长大的孩子,还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前者标定了他的地域身份,后者又赋予了他超越东江一隅的历史文化身份。他是治理开发运河的一线“排头兵”,而他的老师及岳父梁家轩教授也是历史学家。这两个角色被赋予历史学背景,都是正面主角,可以看作是创作者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传统的强调。不仅如此,剧中翁婿两代人念兹在兹的运河焦虑,对运河治理与文化保护的担当,乃至梁家轩倒在呼吁保护运河的讲坛上,路长河顾河顾不得家的日常,都与“鲧禹治水”传说的文化原型系于一脉,只是将父子更换为翁婿兼师生。运河史也是中华民族治水史的一部分。《运河边的人们》以历史因缘为辅助讲当代故事,让运河边的儿女、古代史的传人,成为当代史故事中的继承者,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者。创作者在“路长河”这个姓名中,隐喻了这条长河也是上下求索而来的漫漫长路,它历经千年,达于当代,并通向未来。

  大运河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本剧叙事的焦点。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出现的外籍角色群体,是这部中国故事别具特色的景观。大卫因追慕路小惠来到东江并参与到运河活态博物馆的筹划工作中,玛莉因职务所需而来,杰斯是受路长河聘请参与夜景照明工程招标项目而来,托马斯因捐献运河文物而来。运河边上,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友人,从而使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性得到了呈现,世界文化遗产及其所在地的包容性得到了表达,东江市的开放胸怀得到了彰显。《运河边的人们》中的这几笔,以大运河保护和东江市发展为标本,写出了中国在自主发展的同时继续开放的姿态和面向世界的胸怀。

  (作者赵 彤为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