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英雄,在我们致敬红色经典中再一次归来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英雄,在我们致敬红色经典中再一次归来

来源:文汇报2022-09-27 10:21

  话剧《英雄儿女》排练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记者 黄启哲

  距离10月6日首演还有不到三周时间,话剧《英雄儿女》已进入创排冲刺阶段。这部作品是根据作家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改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主创希望通过对红色经典的重述,带领今天的观众,共同礼赞上海这座英雄城市,致敬英雄的上海人民。

  今天的上海文艺人,为何选择重述这一深入人心的红色经典?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昨天对剧组进行独家探班。走进五楼排练厅,正在进行的是一组舞台多媒体片拍摄。当拍到王成写家书一幕时,开拍没几秒,工作人员在监视器后喊“卡”——王成用的铅笔对吗?“对的!电影里就是一支中华牌铅笔!中国上海造!”接话的是王成的饰演者、青年演员刘炫锐。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铅笔上“中国上海”的字样冲向镜头,那份自豪的语气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作为辽宁籍的“新上海人”,在戏里戏外与这位上海英雄融为一体,更为当年“出人出钱出物资”的这座英雄城市感到由衷的骄傲。

  而这一幕,也恰好回应了前面的问题——因为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人民不能忘记、也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正如该剧编剧喻荣军所说:“上海是最具有英雄传统的城市,我们想用这部戏赓续并发扬这样的传统,从而站在今天的视角回答,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主义。”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也是一座城市最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而英雄主义精神,正是在我们致敬红色经典、回望历史中一次次归来、一代代传承。

  擦亮“党的诞生地”后,让英雄城市的精神坐标更加闪亮

  即便放在今天,小说《团圆》与电影《英雄儿女》都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中非常特别的存在,两部作品虽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刻画与英雄献身的描写,但更多的是着墨于两个上海家庭在战场寻亲团圆的故事。正是这样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角,让宏大的战争叙事、英雄礼赞有了扎实的情感与现实依托。也正因如此,几代人记住了王成、王芳这样一对英雄兄妹,令王成喊出的那句中国军人最强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以及主题曲《英雄赞歌》,有了更深沉的情感依傍。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作品深刻展现出上海从工人阶级、地下工作者、志愿军战士、文工团战士等各方力量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贡献。这是巴金两次赴朝,冒着炮火与战士们吃住一道,用生命写就的。而推动电影改编的戏剧家夏衍,则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前身)的第一任院长。此外,影片的主要演员,也都来自于上海。

  正是这作品内外与上海的深刻联结,让喻荣军有了创作冲动。近两年伴随着上海全面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上海“光荣之城”的形象根植人心。在这段光荣历史之后,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还是对抗美援朝倾其所有的参与支援,上海与上海人民都作出巨大的贡献,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英雄。可以说,从《团圆》到《英雄儿女》,就是这座英雄城市在抗美援朝时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资有物资,要什么有什么”非凡壮举的缩影。带着这份自豪,喻荣军与主创希望以改编经典的方式,将这块封存在记忆深处的红色拼图,重新打捞擦拭,赋予时代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新创内容能够延续两部经典的精神风貌?在保留经典场面的同时,喻荣军细细梳理小说中可以生发的线索,进而从历史文献与采风中寻找真实故事加以充实,也融入更多上海声音、上海力量。比如新增人物志愿军战士“小四川”是上海地下工作者遗孤。而王文清的警卫员刘正伍则是上海吴淞人,与王芳互认老乡后“牵”出一首上海学堂童谣……

  这样的创作手法,正是喻荣军从电影改编小说过程中获得的启示。影片中经典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并不来自于巴金的原著小说,而是导演武兆堤与编剧毛烽根据小说线索,翻阅志愿军战士日记找到的故事。正是这一忠实历史而又大胆改编的原创情节,使得原著中一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具象为银幕上鲜活的英雄形象。

  舞台上立起的上海英雄群像,并非创作者的刻意为之,而是有真实历史事实可依的。比如“小四川”,喻荣军查阅资料发现上海解放后有一批孩子从孤儿院直接参军南下,后来又成为了志愿军。他与王成身后,是1.8万多上海青年参加志愿军、1683人牺牲在朝鲜的壮烈历史。

  王复标代表的则是上海工人阶级力量,他们不但是英雄的父亲,同样也是英雄。抗美援朝时期,上海工人为支援战争没日没夜赶制物资。通过老兵口述,喻荣军意识到,一个印着“献给最可爱的人”的上海制造搪瓷杯,对志愿军战士来说不只是一份乡愁寄托,更是背靠祖国与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撑。

  “这样一场举全国之力打赢的战争,没有哪个地方、哪个人置身事外。上海这座城市如此,我们的先辈如此。英雄儿女是他们,是你,也是我!”刘炫锐这句再朴实不过的感悟,道出上海成为英雄城市的历史必然。

  文工团与前线战士的“生死协议”震撼90后“王芳”

  不过,身处和平年代太久,经典台词与歌曲之于年轻一代来说,似乎浓缩成了一段陌生又熟悉的符号。“那段记忆太遥远了!”这是记者采访青年演员时,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慨。这句感慨也道出年轻一代出演红色经典的压力与担忧——身处和平年代,如何演好大无畏的英雄人物?进组短短一个月,经由军训、党课、导演胡宗琪讲戏抠戏、中心文工团老兵亲身回忆,他们一点点将记忆深处的英雄重新打捞、立于舞台,与此同时,自己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有一出在冰天雪地中王成给战友“小四川”焐脚的戏,胡宗琪认为刘炫锐的处理“太匆忙”,“台词讲得太快观众就可能当作水词儿漏掉,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还是剧组邀请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徐学通上的一堂党课,让刘炫锐意识到此前表演的轻飘。“老师讲到一位老兵回忆,当冲锋号令一响,他没能第一时间冲锋响应,因为冻伤只能原地射击。对此,老兵竟然感到十分愧疚。我听了以后很难受,如此艰苦的条件,我们还能要求他们什么?!”正是这样的讲述,让刘炫锐一点点找到在舞台上“成为”王成的可能。到后来,不再需要思考怎么去“演”英雄,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真情流露,以至于“演了将近12年,几乎没演过这样一直在排练厅哭的戏”。在他看来,幕后了解的真实故事,虽然不能在台上尽数讲给观众,但都沉淀为表演的依托——心里不空了,台上就有戏了。

  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王芳的饰演者、90后演员贺梦洁身上。文工团到底能在战场上发挥怎样的作用,哪怕同为文艺工作者,她也感到困惑。直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离休干部、作为文工团战士赴朝的宋光华发来的一纸战场“合同”,才让她对剧中自己与哥哥王成结成“一对红”、签订“生死协议”的情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合同”中,文工团战士王晞与攻八六五高地的一区队一班二小组红旗手高志本约定,“如果高志本同志万一挂花,或光荣牺牲时,一定要像黄继光英雄一样传播出去,教育所有的部队,名留于世。”这纸烽火“合同”谈的不是利益交换,而是一个人的生死,一支部队的荣光,一个民族的命运。由此也让90后文艺人懂得,文工团背负的,不只是在前线鼓舞士气,力所能及救助伤员、保证后勤的任务,更是用文艺作品让英雄与英雄精神永远长留人们心中的深重使命。

  从排练厅到舞台,甚至在等电梯的间歇,她仍然忍不住哼唱“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唱久了百老汇音乐剧的她惊觉:“我们自己民族血脉深处的旋律,真的好听,越唱越有力量!”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28日晚,2025中国・E-TOWN电竞节超级冠军杯开幕式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北京亦庄”)的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举行。
2025-11-28 20:51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