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医疗剧的疑难杂症怎么治?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医疗剧的疑难杂症怎么治?

来源:文汇报2022-09-30 10:30

  在解决剧中各种疑难杂症的同时,医疗剧如何解决自己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为大众所关心。图为电视剧《亲爱的生命》海报

  不打哈

  关于国产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一个迷思是:为什么在纪录片领域屡有评分超过9分的作品出现,如《生门》《人间世》《中国医生》,可一旦转换到电视剧赛道就佳作寥寥,超过7分已是少见?

  也许,刚刚收官的《亲爱的生命》可以作为一扇观察的窗口。编剧王童先后担任过两季纪录片《急诊室故事》的总撰稿,两季节目的评分分别高达9.6和9.7,充分证明了其在文本层面对于医疗题材的熟悉程度和驾驭能力。然而《亲爱的生命》在播出30集后才迟迟开分:5.8。

  有人可能会为主创感到委屈。全剧以两位妇产科住院医师杜帝和吴聪睿的成长为长线情节,以她们遇到的各种病患为短线情节,总共安排了35台重要手术,小到检查单、B超报告,大到手术场面,医疗器械的摆放,都有专业人员和医学顾问把关,做到尽量专业,确实规避了此前医疗剧中出现的把MRI片子错当成脑部CT、为病人注射9%生理盐水、不戴手套就直接触碰无菌服等专业硬伤,服装置景的还原度也很高。

  而观众的争议点之一是在剧中病例的真实性上:有人表示很真实,自己就经历过,更多的人表示太悬浮,不可能。分歧背后,其实是一个医疗剧究竟应该如何选择病例的问题。《亲爱的生命》的剧本筹备方式是纪录片式的:走访了大量妇产科医生和医疗领域专家,参与了多场学术活动,收集了两百多例真实案例。最后被挑选出来进行改编再缝合到剧情中的,大多数都是比较极端的病例,包括婆媳同时怀孕且住进同一个病房待产,婆婆状态很好,儿媳妇却有罕见病;女高管高龄怀孕,私自给自己打催产素,为的是顺产从而能尽早出院保住工作;甚至还有一个病例,直接改编自“世界首例肺移植产妇去世”这一真实新闻。

  有一个观点,认为国产医疗剧应该在专业性上多向纪录片学习。《亲爱的生命》看来是做到了,为什么仍然受到观众质疑?原因或许在于,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往往会调动自身的生命体验来感受那个艺术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产生共情和共融,而在观看纪录片时本就抱着长知识开眼界的心态。因此,虽然大众期待在医疗剧里看到离奇的疑难杂症,但如果这些病例过于超出他们的日常认知,就会适得其反。

  如果说展现医生如何使用高超医术和先进手段战胜疾病拯救生命,是专业层面上的考验,那么铺展附着于专业之上的情感、人性以及社会话题,考验的是创作者能否真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在逻辑。顺应近来国产剧的潮流,《亲爱的生命》借助题材优势搭载了很多与女性相关的话题,比如原生家庭的性别歧视、婚姻中的家暴、女性在生育和升职之间的两难选择等。而该剧所遭遇的不满,相当一部分就与这些话题的阐述有关:它们有些是为了树立人设、制造冲突而强行制造矛盾,有些则像随处可见但其实禁不起推敲的“二手金句”。

  比如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的杜帝和男友李骏骁围绕“先养孩子还是先拼事业”而产生的激烈争吵。两人相恋五年,同在妇产科工作,李骏骁升任主治医师之后向杜帝求婚,希望能够尽快翻开结婚生子的人生新篇章。可是杜帝正面临住院总医师的选拔,不愿意在事业上升期因为怀孕而按下事业的中止键,想等自己也当上主治医师之后再考虑。接下来李骏骁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自己不是要求杜帝中止自己的事业,只是暂缓两年,不然等杜帝升到了主治医师,她就成了高龄产妇。这场对话开启的话题其实是很有探讨价值的:对于有事业心的女性而言,职业道路上每一个阶段都是关键期,而她们只要生孩子,就一定会耽误工作,无非是早耽误或者晚耽误。那么,所谓最佳时机是不是一个伪命题?真的存在一个非生理意义上的最佳时机吗?如果女性注定要为履行母职付出代价,小到家庭、大到社会,该如何对其进行补偿?但可惜的是,接下来杜帝说了一句台词:“原来我在你心中不是一个平等的人,只是一个有子宫的生育工具”,迅速将话题引向了“是不是为了家庭就要放弃另外一个人的梦想”“女性的事业值不值得被尊重”“凭什么一个有实力的妇产科女医生就要把生孩子照顾家庭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等。明眼人能够看出,在这里,剧本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效果不仅在于强行制造两人之间的分歧,更在于用这些常驻热搜榜的议题挑起大众争议,制造剧集的讨论热度,却浪费了探讨真问题的机会。

  而在网红女主播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案例中,医生刘念白为了向其家人解释产后抑郁的成因说了一段话:假如你刚刚动了阑尾炎手术,拖着伤病未愈的身体马上要投入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出一点差错就会被指责,没有任何收入和前途,你会开心吗?这段话听起来很耳熟,我们曾经在很多10万+的爆款文里看到过。它能够很轻易地唤起受众的共情,但是它不对。因为“成为母亲”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来作比的。

  在这方面,《亲爱的生命》表现出的同时也是近来不少国产都市剧的通病。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电视剧贴近现实的表现,但是很多作品播出之后给人的观感却是“悬浮”“伪现实”,推高了话题的讨论热度却并无助于大众对于现实的深刻理解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曾经说过:“从那些没有时间生活的人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同样的,从那些并不真正来自于生活的“二手道理”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国产医疗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种兼具市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类型。仅仅相隔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有《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和《亲爱的生命》两部医疗剧先后播出。在解决剧中各种疑难杂症的同时,医疗剧如何解决自己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为大众所关心。马克思曾经评价巴尔扎克、狄更斯等19世纪的小说家:关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他们提供了比政治家、道德家和新闻记者还要多的东西。那么,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相比于同题材的纪录片屡获高分,今天的医疗剧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是,电视剧如何给大众提供比纪录片“还要多的东西”?或者说,具备自身独特价值的东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