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1个故事感受“我们这十年”巨变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11个故事感受“我们这十年”巨变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10-11 10:33

  聚焦十年成就、讲述我们的故事的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昨晚开播。据悉,该剧将在海外20多个频道播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这十年》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首播,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等视频平台同步首播,共有11个单元,每个单元四集,讲述十年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普通人的故事,为观众奉上一桌最丰盛的“家常菜”。

  包括11个单元

  从“一日三餐”到5G攻坚

  《我们这十年》包括11个单元:写各地美食的《一日三餐》、写“绿水青山”的《心之所向》、写军队建设的《砺剑》、写民族团结的《热爱》、写5G攻坚的《未来已来》、写对外开放的《理想生活》、写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海》、写“一带一路”的《沙漠之光》、写“扫黑除恶”的《西乡明月》、写“爆款诞生记”的《唐宫夜宴》,以及写抗疫众生相的《坚持》。电视剧立足2012至2022这十年辉煌成就,聚焦十年里的“我们”。

  参与《我们这十年》创作的,有40多位国内一流的导演、编剧和演员,4000多名剧组工作人员,60余人的策划团队——包括毛卫宁、杨阳、滕华涛等导演,白百何、白宇帆、董勇、郭晓东、侯勇、黄志忠、林一、谭松韵、王凯、王雷、闫妮、杨子姗等演员,可谓众星云集。

  故事取自真实原型

  希望全球观众能喜欢

  总制片人傅斌星介绍,在创作阶段,《我们这十年》就强调故事要取自真实的原型,要从人物和事件的细微处出发:《前海》的编剧在深圳前海梦工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与采风工作,整理近五万字的文字资料;《砺剑》的编剧坚持深入军队调研,收集了大量军队改革、陆军合成旅的一手资料和人物素材,甚至为此推迟手术时间。剧组受疫情影响,原定群众演员无法到位,有一场部队移防、家属孩子默默送别的感人戏份,因缺少群演,团队在军营内部挨家挨户寻求军人家属帮助,才完成这场重头戏。《一日三餐》中,为了真实还原“广东味”,全剧演员专门学粤语,日常对话都用广东话交流。剧组在广州搭景时遭遇持续性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剧组人员顶着狂风暴雨通宵搭建数十米高的脚手架,身上流着雨水和汗水,衣服鞋子都没干过,最终历时16天完成了主场景的搭建。

  傅斌星表示,《我们这十年》在创作上并非只是当成一个中国主旋律剧来做,而是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考虑到全球观众,希望做成“新主流剧”,不仅仅中国观众能喜欢,海外全球观众也能喜欢。“所以这一次无论多么困难,我们所有的海外发行团队和本地运营的字幕团队都日夜奋战,让20多种语言同步翻译上字幕,希望和全国观众实现同步上映,这是我们做的一次新尝试和新突破。”

  《唐宫夜宴》开篇

  “熟悉的陌生感”惊艳四座

  《唐宫夜宴》作为《我们这十年》的开篇,由刘海波执导,白百何、张慧雯主演。精致的唐朝妆容服饰、活泼俏皮的灵动舞姿,华丽又不失风趣的舞蹈编排……陈冉从传统中汲取灵感,易文艳领衔主舞的创意舞蹈《唐宫夜宴》一亮相,便以“熟悉的陌生感”惊艳四座,随后更走上河南卫视春晚,享誉全国。单元剧《唐宫夜宴》讲述的,就是这一“爆款”舞蹈从创排到走红的故事。据介绍,《唐宫夜宴》中涉及多个年代闪回及舞蹈演出,仅两位主演的造型就有81套,特殊造型还涉及6套舞蹈演出服及唐朝造型。为求真实,创作团队曾赴郑州歌舞团实地采风,和“唐宫”舞蹈演员以及节目编导朝夕相处,亲身体验《唐宫夜宴》复排。戏中有大量舞蹈排练及演出戏,所以该剧演员均有舞蹈基础,并且全员提前进组,进行专业培训……《唐宫夜宴》置景组人员在40多摄氏度的酷暑中挥汗奋战28天,演员们则要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完成雪景戏的演出。

  文/记者 杨文杰

  统筹/刘江华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