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撒贝宁对话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 《典籍里的中国2》探寻《汉书》著书故事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撒贝宁对话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 《典籍里的中国2》探寻《汉书》著书故事

来源:央视网2022-10-28 16:07

  10月28日(本周五)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播出第二期。届时,“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跨时空,对话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班昭,探寻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著书故事。

  “包举一代,撰成一书”

  一家两代记述230年西汉历史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经班彪、班固、班昭,班家两代人接续修撰,于东汉和帝年间成书。全书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百篇,记述了230年的西汉历史。

  本期节目中,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读书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许殿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张欣,共同品读《汉书》。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去世后,不少学者曾续补《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就是其中之一。东汉初年,班彪续写《太史公书》,之后班固开拓格局,开创了断代为史的著史体例,定名《汉书》并基本成书。最终,由班家小女儿班昭及其弟子马续续补未成部分,终成典籍。而“投笔从戎”的班超虽未直接参与撰写,但应该也为《汉书·西域传》提供了一手资料。

  《史记》和《汉书》均为史学巨著,前者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者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蒙曼进一步介绍:“古代大家一般都是把这两本书并称,而且跟诗中‘李杜’来对比,《四库全书·凡例》中说‘马班之史,李杜之诗’,如果论史书那就是司马迁和班固,论诗那就是李白和杜甫。”

  撒贝宁对话“女史家”班昭

  戏剧舞台真情演绎班家人的著书之路

  《典籍里的中国》自第一季播出以来,通过对话伏生、宋应星、陈济等历代先贤,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本期节目将首度从女性视角切入,以班昭为主线,串联起班家两代四人围绕《汉书》跌宕起伏的命运,以及班昭从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代大家的故事,展现出中国历代史学家代代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班昭,是中国第一位参与修撰正史的女史家,也是最终为《汉书》画上句号的人。《后汉书》记载,在父兄相继过世后,班昭奉旨入东观,续补及讲解《汉书》,为《汉书》的成书及流传做出重要贡献。值得期待的是,演员万茜将一人分饰班昭青中老三个年龄阶段,这需要她对人物的神态、言行有更加精细的把握,她感慨“表演难度很大”,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演绎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汉书》,回顾历史,铭记历史,习古而鉴今。”

  正因有历代史学家的努力,中国史学才得以形成繁富多彩的面貌,中华灿烂文明才得以向世人展示。节目戏剧末尾,老年班昭与两位兄长用一生所守告慰去世父亲,跨越时代的情感共振让众人瞬间热泪盈眶,如同张欣所说:“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历史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用历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今天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档,让我们跟随《典籍里的中国》汲取先人智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