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我的老家河北邢台大会塔村,每年最热闹的就是春节的大戏台。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看戏,听老生唱,台上一站,态度从容,运气酣畅;看武生表演,动作干净利落,尤其一个后空翻就能挨着那个帐子,这让我非常羡慕。那个时候没察觉,后来想想,功夫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戏曲的韵味也自此久久萦绕在心头。
之后听戏就贯穿于日常,有的时候一听就上头,一上头就总会哼唱两句,虽然总跑调,但感觉跟着韵律打着节拍,高亢激越地唱完,浑身很有力量,心里就很舒服,这让我觉得戏曲是宝藏,充满着魅力。
今年有缘能参加沉浸式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这段研学之旅对我来说非常珍贵。跟着王珮瑜老师学习,也圆了我的京剧梦。这是一段激动、高兴、难忘的时光。迎来不惑之年,与传统戏曲文化同行的这次机会,让我感受到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就像打开了一扇门,近距离地接触、学习、体验、演绎,让我更想做戏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更多年轻观众喜爱戏曲,热爱戏曲,可以一起学习戏曲。
信念感,是我在研学过程中深刻的感悟。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扮上相登台唱过戏。最初的面试舞台也很紧张,我了解自己的嗓音没那么好,不是很有天赋的嗓音,但胜在胆大,大胆地唱出来,唱了一首京剧《沙家浜》,一首豫剧《花木兰》,唱完就很过瘾。后来跟着王珮瑜老师系统学唱京剧,心里就更有底了,相信自己,相信舞台,越来越找到戏曲演员的状态。
还有一段记忆是“痛并快乐着”。我记得第一次扎靠之后,真的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呼吸困难,直接被勒出表情包。但也有种插上了翅膀的感觉,就像将军出征一样,挺直腰板,威风凛凛,气场就有了。演“黄天霸”排练的时候,没有活动开,一个旋风脚上来之后,大腿筋就拉伤了,筋扽了一下,第二天肿了很高,从大腿根直接硬了一块。当时想着京剧研学演出的第一个作品秀一定不能掉链子,还有很多动作需要练习。一遍遍练着练着,好像就真的忘记了疼。直到最后表演完,最后一个动作落定,疼痛感才猛然蹿上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干哪一行都得要付出,我们常说的“人戏合一”“戏比天大”,想想老一辈戏曲演员付出的比这些远多得多,支撑着他们去把戏曲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就是强大的信念感!
戏曲表演的成功,除了需要演员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团队的默契配合也不可或缺。京剧里有很多工种,每个工种都有每个工种的规矩。各工种要秉承着“一棵菜”的信念,互相配合,才能呈现一出好戏。对于“一棵菜”精神我深有体会,从“龙套”演员做起,我明白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次研学,又让我回想到当年的那段时光。
时代感,是戏曲研学内容和舞台呈现上的创新给我带来的冲击与感受。《拿手好戏》的研学形式非常新颖,实景园林的设计,让我们每天像置身在戏曲剧情里。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京剧研学基地看到真人版的名画《同光十三绝》,每个人的扮相都栩栩如生,太震撼了!仿佛身临其境,进入一出出好戏。
除了研学形式具有时代感之外,每个戏社的研学作品都注重吸收、融合当下的流行元素,让传统戏曲艺术焕发出新活力。各个戏社的汇报演出,都对经典名段进行了再编排,节奏更紧凑。在舞台呈现上,东西方乐器的融合、说唱等艺术形式的融入,都给传统戏曲赋予了时代感。我第一次真切地体悟到,原来戏曲还可以这样表达,原来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文化能够叠加出这么生动的效果。
这段时间身边的朋友,观众朋友都和我分享了他们眼中的戏曲,他们理解的戏曲文化,这让我身在其中,更加热切地感受到使命感。我为戏曲而来,戏曲也同样给了我很多能量。能量越大,责任越强。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位国人的骄傲。戏曲文化的长盛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传承与发扬。敬畏与热爱,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才会让戏曲文化在新时代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身为文艺工作者,我更会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尽好责任。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向前,让更多人感受到戏曲文化之美,我很骄傲也很自豪。从此刻起,想和你一起,共同传扬经典国粹,延续生生不息的戏曲力量,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奋进。(王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