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依扎: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热依扎: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

来源:文汇报2022-11-10 09:48

  凭借在《山海情》中饰演的李水花,热依扎成为飞天奖史上第一位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85后演员。站在领奖台上,热依扎的数度哽咽,或可被视为她与历经磨难而终于获得女性在此时代应有荣光的李水花在荧屏上下、表演内外达成高度同构的缩影。

  这样一种同构,在国产电视剧表演中,尤其在近年来创作力有井喷式提升的一些主旋律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哈萨克族的北京女孩热依扎,在十数年来的努力中,身体力行地将偶然入行的机遇,一步步走成了用心用命、以极端精微的卓凡毅力完成表演的优秀演员之路。在曾经喧嚣的“流量时代”某种程度消逝的今日,这样的姿态尤为可贵。

  凭借在《山海情》中饰演的李水花,热依扎成为飞天奖史上第一位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85后演员。图为《山海情》剧照

  身为85后的年轻演员,入行前后的热依扎正正撞上中国影视业产业化加速的开端,高中时代因为老师的推荐而进入模特行业,在十五岁的年纪与杨幂一同成为《瑞丽》杂志的模特,获得该杂志的“最上镜头奖”。其时娱乐眼光将其对标张柏芝及桥本丽香,成名之路以这样的方式开启,塑就热依扎较同龄人更早接触到娱乐行业的种种景况,尽管多年来她并不是当红的一线女星,但从她交出的表演答卷来看,早期的这段经历,除了直接将她引入娱乐业,亦奠定了其步向真正的“表演”的坚定基石。

  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热依扎在银幕处女作《摊开你的地图》中略带青涩但亦不失青春少女“本色”的演出,开启了她的电影表演之路。在2000年代的时代氛围下,热依扎在影片中的表演可以说极尽自然,呈现出相当可观的专业素养。由于种种原因,与她青少年时期的同伴杨幂星路迥异,热依扎演完这部电影之后,电影未上映,她的演艺之路也举步维艰,甚至转行卖了两年服装。

  我们今天在讨论一位演员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思维陷阱,即是直接将已出道的演员放进默认相对顺利的行业环境中,推时间线分析其表演技术的进阶。然而在中国影视表演领域,事实上能够以这样的模式分析的,通常是所谓“头部”演员,绝大部分的表演主体,首先无法出现在公共视野。初出茅庐的热依扎,境遇颇令人想起演完《垂帘听政》之后的梁家辉,但两者面对的时空环境截然不同,热依扎的例子比较接近中国电影表演的当代视角。

  从热依扎后来的演出表现来看,卖服装的经历显然给了她不少洞察人间的机会。热依扎不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甜萌女星,她在影视剧中塑造的角色,往往予人极强的“遗世独立”感觉,这种形容并非直接指向角色本身的境遇,而是角色身为不同时代女性,对于剧作设定的环境自觉自发的应对。在2010年路阳执导的电影《盲人电影院》中,热依扎饰演盲人影院创办者老高的邻居小鸥,以明眸皓齿的姿态与误打误撞闯进盲人影院的主人公陈语相识,为了接近对方,不惜扮演成盲人观众。这是在2010年代开启之际,中国银幕上姿态相当灵活的小成本文艺电影的一些机巧构思,小鸥在陈语与女友复合的结局中呈现出黯然的状态,但全片中她是呈现主动性的角色。热依扎外形自有飒爽一面,在影片中亦呈现兼具顽皮与坚定的形象。片中小鸥试图扮成盲人,拖着陈语的手臂去影院找东西,拄着盲杖眼睛直视前方,作出双重假定的表演,比较自如地表现少女的机心与窃喜,随后陈语突然转身试探,尽管小鸥在摄影机前被挡住,但短暂沉默之后,她仍巍然不惧地转出陈语的肩膀。这一系列过程,表现出小鸥为了追男仔而义无反顾的状态,对身为演员的热依扎而言,需要跨过“戏中戏”的反应障碍。

  假如说《盲人电影院》只是热依扎以配角姿态重新杀入电影表演领域的初试牛刀,其后参与的《后宫·甄嬛传》为其带来了表演生涯第一个具有相当分量的角色。因应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里程碑地位,热依扎饰演的叶澜依,在多年之后依然是观众热衷于讨论的角色。叶澜依的出身是驯马女,因此,如同在出演《盲人电影院》的时候,蒙眼两天体验角色一样,热依扎在拍摄这个她自称“终于有较多台词”的角色时,也在京郊学了一个月马术,拍摄过程中亦不乏坠马经历。这个角色在剧中的后宫群芳中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广义上的表演层面,热依扎在剧中呈现出的是以姿态细节呈现人物状态的方法,包括跷二郎腿以及行礼姿态的收敛与言语的锋芒,而驯马设定及与之相伴的对演员身体的规训过程,某种程度上与角色本身置身复杂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式的抗斗同构。通过饰演这个角色,热依扎不仅令自己的演员身份得到商业性意义上的确认,亦通过自己的表演反哺角色,形成了荧屏上下女性主体性的高度统一。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出现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檀棋为何如此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以婢女身份介入剧情的角色,或可被视为是《后宫·甄嬛传》叶澜依精神主体性的延续。在塑造角色过程中,热依扎落力发挥了角色外形与气质高度统一的飒爽面向。剧中有一场戏,表现檀棋边在碳火板上跳舞边用口述陈情,动作上的利落与表情上的肃穆,同其口述的内容一起,构成肃杀场景中凝重的表演场域。热依扎的表演层次鲜明,在此剧相对快刀斩乱麻的剪辑手法中,依旧可以表现出明确的表演质感。在“流量明星”风潮高峰过去之后,热依扎与《长安十二时辰》的存在,共同见证了国产电视剧创作的“逆流”阶段,即优秀的创作者与作品从传统意义上比较容易涌现的电影领域转移到电视领域。

  2021年的《山海情》无疑是在中国当下时代语境下,这种特征的集中展现。由于疫情及种种原因,中国电影市场处于断续摇摆的阵痛阶段,而如《山海情》这样高口碑的电视剧,成为近两年来中国影视剧行业的现象级作品。尽管是一部聚焦“脱贫攻坚”的泛主旋律作品,但《山海情》显然并未停留在说教层面。与《觉醒年代》一样,《山海情》将具体的主题贯穿于普罗大众的生命行旅之中,创作者与观众通过具体的角色,达成共情,这既是新主旋律作品中优秀案例的共性,也是这部剧集继承正午阳光的“良心主义”创作传统的具体表现。

  热依扎在片中饰演的李水花,首先面对的是要以毫无农村生活经验的背景融入到西部农村的情境,同样经历了一番入戏的准备,比如方言,比如对农村女性姿态的精准把握。热依扎自己评价处理这个角色的经验时也非常强调“日常生活”对自己的帮助,而不是所谓“表演经验”。事实上,从在剧中的表现来看,她也是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剧中几乎每一场戏的笑容强度、举止动机甚至细化到每一次仰头,热依扎都有铭入灵魂的体验与几乎成为“肌肉记忆”的表演沉浸。片中有一场戏表现记者来采访水花种蘑菇,她给角色设计了一个拿镜子的动作。在艰苦环境中不忘爱美的水花面对镜头却仍然是羞涩的,一张一弛之间,这位女性的天性与个性完美交融。

  另外诸如“当了妈妈才知道女性哪里汗多”的擦汗动作设计,都是热依扎在进阶到某些人生阶段后,自然获得的体验,将这种体验圆融地放到角色上,令李水花的形象鲜活、立体,更重要的是,不露痕迹。影视剧中多见的现象是演员在银幕/荧屏上展示自己的“表演”过程,热依扎在《山海情》中,采用的是截然相反的方法,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达到最终香气满溢的效果。

  观众对《山海情》中热依扎的哭戏恐怕讨论最多,顺应剧集本身扎实的剧作,呈现在镜头下的热依扎真正以“有灵魂”的演员定位展现在公众面前,但不可忽略的是在剧集中的细部,在不那么催动情感的桥段中,热依扎依然发挥了如上确切的演出。这一尊飞天奖,对热依扎来说,不啻是对《山海情》表演设计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戏外,越来越不受冷暖人间影响,坚定地将表演的本质琢磨下去的热依扎本人的肯定。看上去她用了很多年的等待,但何尝不是时时刻刻在营造、准备,最终达成一个演员自我修养的必然结果呢?(作者独孤岛主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影评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