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塔吉克族舞蹈探“丝路”乐舞文化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塔吉克族舞蹈探“丝路”乐舞文化

来源:光明网2022-11-14 17:38

  古时受“丝绸之路”的影响,我国西域负有盛名。在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西域文明也盛开出灿烂的花朵。许多民族的迁徙也隐藏在这繁华盛景当中,无论是兴起还是消亡,都为西域文明增添亮光。而塔吉克族作为边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民族,不仅默默记录着西域文明的兴衰与变迁。同时,更传承了丝路艺术的部分形态。

  历史上的丝路乐舞

  我们无法从详细的史料中获得关于“丝绸之路”上古代乐舞的形式。但在我国古代乐舞史中,可以看到在唐代西域乐舞的盛景。在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拥有恢弘气势的大唐包揽中场,让西域文化元素大放异彩。其中,当属“胡旋舞”、“胡腾舞”等西域舞蹈,成为当时宫廷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此类乐舞在唐朝颇为盛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对龟兹乐舞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龟兹“管弦之乐,特善诸国”。

  塔吉克族舞蹈中“美”的体现

  世人赋予了塔吉克族人民“帕米尔高原的雄鹰”的美称,雄鹰是塔吉克族人民崇拜的图腾之一,从塔吉克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来看,鹰代表忠诚、果敢、正义、勇敢,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将这种品德高尚、宽广胸襟与雄鹰结合在一起,用鹰的形象来反射这种优秀品格。由此观之,在塔吉克族人民的心中,鹰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圣洁不可亵渎的。因此,塔吉克人开始模仿鹰的姿态,并整理汇总成舞蹈,也就形成了塔吉克族“鹰舞”。舞蹈中,男舞者会用臂膀模拟鹰的动态,力求在舞蹈动作中塑造展现出雄鹰展翅时的力量,脚下迈着轻快矫健的步伐,动静结合,眼神则时而敏锐、时而锋利。展现了属于塔吉克族人民特有的魅力。

  生命的存在感在于充满活力的运动,在娱乐方式缺乏的年代,人们对于舞蹈这一美妙的运动十分着迷。在任何时期舞蹈不但能体现人们的现实生活,更能体现精神世界。塔吉克族人民对于追求舞蹈之美的步伐从未停歇,从其舞蹈分类中可见一斑。无论是自娱性较强的“恰甫苏孜”、“买力斯”,或是以模拟动物形态形成的舞蹈“鹰舞”、“天鹅舞”,甚至还有木偶舞、化妆舞、道具舞等等。无疑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的本质美、形态美,或者又可以将其称之为生态美。舞蹈如同生命一般,都需要鲜活色彩。而舞蹈运动更恰如人的心跳,只要呼吸不停,生命的本色就永远存在。

  塔吉克族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民族,汇聚众多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塔吉克族人民通过汲取不一样的美,凝练自身民族特色,并通过舞蹈展现,其带给众人的是一种无功利的美,是纯洁之美。

  探塔吉克族舞蹈中拟态丝路乐舞的“形”

  在古时,西域人已经有能歌善舞的美称。根据有关记载,乐舞一直作为“正业”被西域人民所学习,无论男女,都对其有独特的喜爱。在各家各户中,女子均会被教授乐曲,掌握乐舞的技能。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也能追溯到当时的西域舞蹈形式。壁画中的乐舞形象、舞姿、手持的器乐,其实是对当时当地人民生活的一种折射。壁画只留下了断点的素材,但文化润疆的精神则一直在民间舞蹈文化中延续。而西域乐舞的常见风俗,在现今的塔吉克族舞蹈中也得以体现。

  唐代,宫廷里常见的“胡旋舞”就是来源于西域的乐舞,这种舞蹈节奏轻快、以旋转较多的特色被人们所喜爱。从西域乐舞的特点来看,连续多圈的旋转成为其十分典型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在塔吉克族舞蹈中被流传延续至今。在塔吉克族的舞蹈当中,“恰甫苏孜”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形态之一。此类舞蹈会随着乐曲的气氛递进,在乐舞气氛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舞蹈的节奏也会随之加快。一圈接着一圈的旋转。而舞曲最后的结束,也会伴随着舞者连续快速的旋转,使情绪达到顶峰。而这种带有竞技性质的旋转,正体现了丝路乐舞最为原始的遗风。

  龟兹壁画中绘有诸多与动物形态相关的“天相图”。如:森木塞姆第48窟中,就绘有白色大雁亦或是天鹅的形象,在一副菱格图中展现了飞行的景象。也能看到双头鹰形的金翅鸟,翅膀展开于身体两侧,鹰爪的描绘极为写实,而身体的形态中又与禽鸟类似,从而可以揭示龟兹壁画中的动物形象似乎带有绘画师再创造的结果。龟兹壁画中还绘有象、马、蛇等多种动物形态,而这种图腾崇拜以舞蹈作为载体则形成运用肢体来体现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塔吉克族舞蹈中最为典型模拟动物的形象便为“鹰舞”,动作中起伏舒展随着速度变化又会俯冲而下。“鹰”形象在塔吉克族舞蹈中的塑造过程与其地域、空间、文化互鉴与认同民族意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布仑木沙乡的妇女们也会经常表演维那森舞,手牵长纱模拟天鹅飞行达到优美姿态,在集体表演时队形的排列、构图都井然有序,犹如菱格图中的天鹅飞翔于帕米尔高原之上。马是高原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生活工具“阿路嘎玛克”在塔吉克族语中译为“马舞”,表演此类舞蹈的舞者腰间通常会系有专门制作马形态的舞蹈道具,通过模拟马的跑、跳、转等动作来展现。壁画只留下了断点的素材,而文化润疆的精神则一直延续在塔吉克族民间舞蹈之中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吸纳,并在此过程中又不断创新。

  周吉先生曾在《龟兹遗韵》指出:“龟兹所使用的乐器由气鸣、弦鸣、体鸣三大类组成,打击乐器和拨弦乐器在全部乐器中同样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塔吉克族的音乐中,有常见的2/4拍、3/4拍。而其中,最为主要是节奏型当属7/8拍。这种丰富的节奏变化,使得塔吉克族舞蹈带有本民族特有的韵律与感觉。在我国民间舞研究领域,学者罗雄岩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大胆猜测,在塔吉克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7/8拍十分近似于古时西域乐舞的拍子节奏型,这种乐舞类型尤其在塔里木盆地最为常见。由于塔吉克族世世代代普遍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之上,交通不便,加之民族迁徙流动受到范围的制约,导致很难接受到外族文化的冲击。也由于这种限制,使得塔吉克族舞蹈类型较为传统。为古老原始的乐舞形式获得更加丰厚的保存条件,并流传至今。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由人民创造的。在丝绸之路这条中西文化交融的要道上,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在塔吉克族舞蹈文化中追溯丝路乐舞亦是古今相望,传承经典的一种体现。中华文化中一直具备求同存异的思想,求同是让彼此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通过对塔吉克族舞蹈中“形”系丝路乐舞的阐释,对丝路乐舞文化进行不断理解,扎根于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丹妮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