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奔腾前行的历史“长河”,宏阔且厚重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这奔腾前行的历史“长河”,宏阔且厚重

来源:解放日报2022-12-02 09:25

  龚金平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天下长河》对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进行了细致描摹与多方透视,并以此勾连出众多历史事件,串联起朝堂内外、正殿与后宫、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而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生态和社会人心。因而,该剧看起来只撷取了历史波涛中的浪花一朵,但有着宏阔的视野和厚重的质感。

  《天下长河》的风格有些多元,既有历史正剧的严肃庄重,又有历史传奇的戏谑轻松,甚至不乏民间戏说的夸张调侃和诙谐幽默,同时,该剧也飘溢着官场黑幕剧的辛辣犀利,以及时代风云中小人物的辛酸憋屈。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体现了历史的穿透性。

  戏剧冲突的横向位移

  “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天下长河》的情节主线就是清朝治水能臣靳辅、陈潢治理黄河的艰苦卓绝、锲而不舍,观众的观赏重心就是看两人如何在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而该剧在设置戏剧冲突时进行了高明的横向位移,将一个与自然互动的故事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靳辅、陈潢潜心修堤筑坝时,相比于客观困难,倒是人事上的纠葛、人心的贪婪与自私、人性的嫉妒和阴暗,更让他们心力交瘁,甚至寸步难行。这种戏剧冲突的调整,可谓体贴地照顾了观众的观赏心理。毕竟,具体的治理方案或者治理过程过于专业,又容易枯燥无味,围绕着治河展现不同阶层、不同阵营的人,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会进行怎样的权衡和算计,却是更能打动观众的内容。因此,该剧聚焦黄河治理,却越过了技术层面,更重在揭示黄河治理背后的历史局限性和政局复杂性,这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具备了诸多的看点。

  靳辅、陈潢的治河之路虽坎坷艰辛,但他们面对其他官员的弹劾与陷害似乎总能“逢凶化吉”。这是因为,他们意志坚定,从不动摇,又有康熙无条件的支持,所有冲突可以迎刃而解。因而,《天下长河》在冲突设置上固然巧辟蹊径,但因“正方阵营”势不可当,导致了一些故事情节似有飘忽之感,比如观众时常看到靳辅、陈潢焦虑和悲愤的时刻,却鲜少看到他们陷于犹豫、动摇、退缩、恐惧的至暗情境。

  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虽波折不断,却总能化险为夷,于是《天下长河》将情节重心转向了康熙如何“治理人心”的方向,这是该剧在戏剧冲突上的第二次横向位移,也是其一个颇具吸引力和深度的内容。康熙明知许多官员不堪大用或品德低劣,却出于私人情感或为了制衡汉族官员,放任自流。他洞悉有些人阿谀奉承、奴颜媚骨,但出于“水至清则无鱼”的考虑,也装作没看到。在处理许多事时,他有强烈的个人好恶和判断,却能隐而不发。因为他知道每个位置都要有人,每个人都有个人特性。而这些人性的参差,正好使底下的人不能铁板一块,他可以利用这种空隙和矛盾,来施展个人的权术。

  斑斓驳杂的人性光谱

  《天下长河》出场人物众多,而核心人物是十余位官员。靳辅和陈潢以治理黄河为终生志业,准备为造福黄河两岸百姓而鞠躬尽瘁,可谓襟怀坦荡,天下为公,是该剧树立的为人为官的标杆。明珠、索额图、阿席熙、伊桑阿、崔维雅等人满足于个人私欲,追求派系利益最大化,不惜贪赃枉法,任人唯亲。不过,该剧并不想在“正邪对决”的框架下展开情节,而是让这些人物的不同人格境界和人生志趣同台表演,为观众勾勒出斑斓而驳杂的人性光谱。

  滔滔黄河,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也见证了治河人的可敬。靳辅与陈潢,一个是封建社会清廉正直、一心为民的官吏,一个是希望以己之才实现黄河安澜理想的读书人。面对巨浪滔天的险境,靳辅亲自上阵守堤,在关键时刻选择炸堤泄洪守住河道。在治理黄河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矢志不渝,殚精竭虑。陈潢立下誓言:“20岁前走遍黄河故道,他日得志,早晚要收服黄河。”一心追随靳辅,治理黄河、守护苍生。评论者认为,“电视剧以他们的人生抱负和人生经历为坐标轴凝望历史,又发挥对历史的想象力,将治河与中国古代读书人要实现个人志向但受到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生悲剧融为一体”,而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大国工匠的精神传承,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天下长河》中的人物被着力强调了身上的某一种性格特点,如靳辅和陈潢的豁达坚毅,高士奇的圆滑玲珑,明珠的老谋深算。不过,有两个人物较为立体,属于圆形人物,一个是康熙,他在处理国事时有决心、有魄力、有恢宏大气的胸怀,但他身上那种冷酷无情、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的特点同样不容忽视;另一个则是以清官形象出现的“坏人”于振甲,他是该剧中最复杂,最令人感慨的人物。于振甲一心为民,严于律己,追求“君子之风”,自视人格高洁。他还非常重视“慎独”,每天睡觉前都要摆出黑白石子,反省自己这一天做了哪些值得称道的事,又有哪些事不合尺度。但是,他在追求声名和自我满足时,明显有些刻意和狭隘,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发自本心,而是顾虑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振甲身为桃源县令,为了一县百姓的家业,冒死护堤,看起来悲壮动人,却因他的迂直古板,导致三省被淹,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死者不计其数,这就是靳辅所谓的“大忠若奸”“小慈乃大慈之贼”。

  不过,这些人物的气质和表演风格差别过大,两相映照和对比,有时会有不协调之感。例如,靳辅过于刚直,是一种话剧化的表演风格;徐乾学之流又像民间戏曲中的丑角;明珠和索额图的表演则偏生活化又兼具喜感。当该剧对某些人物进行“凡俗化”和“喜剧化”的处理时,有时会冲淡人物身上的悲剧底色。

  是具体黄河也是隐喻

  《天下长河》中的“天下”,既指天下苍生,也指江山;“长河”既是具体的黄河,也隐喻时间的洪流、历史的走向。在这个片名中,创作者希望将“治理黄河”与“稳固江山”“书写历史传奇”进行类比或者互文式的表达,也是关于人生修炼的隐喻。

  陈潢曾经对康熙说,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黄河水患。这被崔维雅抓住把柄,认为他有欺君之罪,因为黄河安澜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确实,黄河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成为永不松懈的常态。这样,故事也可以将黄河治理延伸到人生历程,犹言人生的每项事业都不可能一锤定音,而是要在每日的开拓与追求中,获得暂时的安稳与满足。

  黄河蜿蜒五千多公里,时而平静,时而奔腾,这需要治理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不仅将上游、中游、下游进行全盘考虑,还要平衡黄河与淮河、京杭大运河的关系;既要有顺势而为的智慧,又要有雷霆万钧的手段;既要看到局部和整体的浑然一体,还要着眼于眼前和未来,并在守成中创新,才能达成刚柔并济的“大治”。这些体悟,分明就是深邃的人生启迪。这也是该剧在主题拓展方面值得称道的地方。

  该剧为了展现更为宏阔和具有纵深感的历史经纬,围绕着黄河治理交织了多条副线。例如,孝庄太后、昭妃的大量戏份,更多表现的是帝王之家的隐秘与苦涩之处。

  该剧还从黄河治理引申出“人如何过好这一生”这种朴素又沉重的人生话题。在这场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有人矢志不渝,胸怀广阔;有人鼠目寸光,庸碌贪婪;有人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有人假模假样,自命清高。观众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各式表演,看到了人生的不同定位,并借此洞察了那些人性的晦暗幽深之处,又感佩于那些刚健恢宏的人生志向,这正是《天下长河》留给观众的丰富余味。

  (作者系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