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意境悠远的叙事迷宫

来源:齐鲁晚报2022-12-05 09:59

  近日,改编自全球现象级畅销小说的爱情悬疑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上映,口碑不俗。这是一个沼泽地里长大的女孩与两个小镇青年间的情感纠葛故事,爱情线乏善可陈,烂俗的剧情是女主角被一个男友抛弃背叛、被另一个“渣男”家暴。但影片精心谋篇,将草蛇灰线的叙事手法、陌生化的自然风光视觉审美、悬疑与爱情类型元素融合、意象与隐喻的营造等做到极致,让这个“狗血故事”有了丰饶的意象和诗意的表达,甚至引发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邃思考。

  影片的开篇,小镇公子哥蔡斯的死讯传开,所有人都将怀疑的目光投向生活在沼泽地里的“另类人”——独居女孩基娅身上。孤立无援的基娅被指控为谋杀嫌疑人,被关押期间,小镇上的正义律师汤姆·米尔顿愿意为她辩护,并要求她讲出自己的真实故事。在基娅的沉思回忆中,镜头画面回到她出生成长的沼泽地,其实是景色优美的生态湿地,这里湖水清澈、烟波浩渺,一派鱼肥草美、飞鸟翩跹的美好景象,基娅一家在草地上绘画、玩耍,但很快家暴的父亲打碎所有美好,妈妈、姐姐和哥哥相继离开,留下还是孩子的基娅惶恐度日。

  浑浑噩噩的父亲也离开后,孤苦无助的基娅被小镇的居民嘲笑、歧视,她无法上学,靠挖贻贝卖钱度日,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大自然中自由成长,基本脱离了社会规则的驯化。大自然不仅给予基娅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也是她成长的真正母亲,而且塑造着她的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法则。电影画面在隐约之中告诉观众,基娅的一切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都来自她对自身家暴家庭的直观经验,以及对沼泽湿地动物的观察,正常的人从社会规则、家庭环境中学习接受对爱情、婚姻、背叛的态度和应对方法,基娅从萤火虫、螳螂等动物身上观察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一切奠定了她人生故事的基调和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野生成长的基娅,在第一段爱情中遇到了懂她的人。研究湿地动物的大学生泰特用美丽的羽毛做礼物,让基娅情窦初开,因为基娅在观察大自然鸟类时,早就发现了艳丽羽毛的信号作用。泰特教基娅读书认字,他们在海滩、树林、潮水中开启快乐的恋爱时光。此时的基娅开始学会画画,描绘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植物。基娅观察自然,在泰特的帮助下出版动植物画册,把湿地生灵展示给人类。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基娅与自然融为一体,她就是自然本身。泰特离开小镇多年未归,基娅在被全家人抛弃后,再一次被泰特抛弃。小镇公子哥蔡斯的出现,给基娅带来的是再一次伤害,早有未婚妻的蔡斯玩弄、背叛、暴力殴打基娅,基娅拿起石头强烈反抗,基娅明白她不能一辈子活在暴力恐惧中。蔡斯离奇死在沼泽中,影片故事进入正常的叙述顺序。

  在基娅的成长和爱情故事中,正义律师对基娅案件的“法庭陈述”一直作为副线贯穿其中。律师汤姆·米尔顿在法庭上总结陈词,试图拨开小镇陪审团偏见的迷雾,努力为基娅争取公正的判决。律师毫不避讳地指出小镇居民对基娅的偏见、排挤,坚定地以事实反驳,“她不过是一个从小独自在沼泽中求生的女孩”。他拷问小镇民众的灵魂,“我们排斥她就因为我们觉得她是一个异类”。律师汤姆·米尔顿通过寻找证人、证据,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证明了蔡斯死亡时基娅不在场,基娅被判无罪。如果说基娅本身就是大自然的化身,这一段法庭辩护,其实也有着很明显的隐喻功能。

  被判无罪的基娅再一次回到她想念已久的沼泽地,与重新归来小镇生活的泰特相伴到老,基娅一生创作了多部动植物自然笔记畅销书,把沼泽湿地的美好展示给大众。故事最重要的悬疑转折出现在影片结尾,基娅在沼泽环抱中自然老死,老年泰特在基娅的遗物中发现了多年前死去的蔡斯的遗物——贝壳项链,这也是法庭辩护中去向成谜的死者随身物品。影片结尾,一切昭然若揭,基娅的自白也说明一切:“如潮水一般,自然是我的向导。湿地知道关于死亡的一切,并不一定将其定义为悲剧,当然更不是罪过。自然会理解每一个生物,都在做着它赖以生存的事情。有时候猎物为了活命,捕猎者必须死。我就是湿地,是白鹭的羽毛,是被冲到岸边的贝壳,是萤火虫,它们向远处黑暗的湿地舞动,那是能找到我的地方……”

  基娅两段略显狗血的爱情故事,被拍出诗意和悠远的意境,其表层的主题是野性未脱、自由成长的基娅作为女性,对男性权力的抗争和反击,深层主题是自然与人类间的回馈与攫取之间的不平衡,基娅代表自然行使了自然的法则。这是一部视角和逻辑独特的电影,基娅的自然主义主观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另一面镜子,电影文本上留下很多探讨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多部电影都试图通过女性主体来拓展电影叙事疆域,包括《沼泽深处的女孩》,以及《瞬息全宇宙》《分手的决心》,通过女性主体性元素构建复杂的电影叙事迷宫,呈现或解构一些宏大的命题。师文静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