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综尴尬遇冷下个风口是慢综艺?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音综尴尬遇冷下个风口是慢综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12-12 09:59

  近两年来,与线下演唱会久违多时,音综成了部分观众的亲密伙伴。音综上新数量创近年新高,包括说唱类、翻唱类、国风类等多种题材,各家都在尝试新的方向,但最终能破圈的寥寥无几。

  近期,音乐综艺《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引发关注,同时期播出的还有《我们的歌》等音综。对于近期播出的音综,观众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有的观众认为,“演唱会”这档节目让人重温了久违的演唱会;也有的观众认为,这些音综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太大亮点,甚至有明显的“剧本”痕迹,也有太多可吐槽的点。

  在业内看来,音综几十年来的发展、内卷,确实存在着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等现实问题。当下音综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鲜有创新。音综亟需跳出套路,寻求新的突破口,音乐慢综艺或将是下一个风口。

  隔着屏幕看“演唱会”部分观众大失所望

  11月19日开播的《来看我们的演唱会》是最新的一档音综节目。该节目邀请了张信哲、伍思凯、陈楚生等歌手。参加节目现场录制的观众雨萌说,《来看我们的演唱会》以现场演唱会的形式进行竞演,并且舞台设置了四面台,每一面都有观众,距离特别近,让她感觉这就是在演唱会现场,“有热场,有压轴,还有安可,大家一起唱,一起跳,完全就是演唱会的路子。”

  但屏幕前的观众却没有这么“嗨”的体会,看了两期节目的观众小乐说,自己已经有三年没看演唱会了,一听说这个综艺,就感觉要圆梦了,看完以后却大失所望——毕竟隔着屏幕,完全感受不到演唱会的氛围。“现场的魅力是任何线上演出或者节目无法取代的。”

  事实上,这档节目虽然主打的是演唱会,也按照演唱会固定环节依次进行表演,在剪辑手法上保留了现场观众反应的镜头,摇晃的画面为的是展现演唱会略带“毛边”的纪实感,但仍然是一档竞演综艺,依然有淘汰制,观众也会根据歌手的表现进行投票。

  正在热播的另一档音综《我们的歌》,除了雷同的赛制,还被观众吐槽“剧本的痕迹太过明显了”。

  套路化音综“遇冷”乐评人称“换汤不换药”

  套路化的音综其实不仅仅这一两档,可以说近两年来的音综都没能走出一个套路。这些年音乐类综艺早已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从早期造星无数的《中国好声音》,到“神仙打架”的《我是歌手》,以及后来引发无数关注和热议的《乐队的夏天》《天赐的声音》等等,音综可以说是国民认知度最高的综艺类型。然而近两年来,音综逐渐陷入了创新难、热度退的尴尬境地,包括“综N代”观众的流失也越发严重。

  知名乐评人卢世伟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音综最大的问题就是“换汤不换药”,本以为《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可能会有突破,有所期待,但是并没有,“无非还是组队、翻唱,多少都有PK的意思,套路永远都是一样的,几乎没有任何比较新鲜的变化。”卢世伟认为,这也是今年音综几乎没有一个出圈的重要原因。今年的音综甚至可以用“遇冷”来总结,因为几乎没有一个音综能够激起多大水花,除了《声生不息》,因其特有的意义以及粤语歌带来的怀旧潮而备受关注,“这是今年我觉得算是唯一的亮点,其他的几乎都乏善可陈。”

  难以出圈原因颇多 音乐资源被开发殆尽

  卢世伟认为,固定套路一旦形成,除了会产生审美疲劳,趣味性也大大减弱,“音综的套路一固定,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会觉得没那么好玩了,这是音综难出圈的一大因素。”

  资深唱片企划周倍也认为,近年来的音综确实变化不大,都还在热衷于翻唱改编老歌或者时下热门歌曲,节目形式也没有过多的变化,都在竞技和比赛。同质化过于严重,无法跟上观众的审美进阶,自然难以脱颖而出。

  卢世伟分析,音综难以出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音乐资源已经被节目开发殆尽,节目中不管是曲目还是歌手,都有很高的重合度。“这两年尤其今年的音综唯一能够激起一点水花的事情、最大的关注点在于,哪个节目里能出一两首改编的还不错的歌,能挖出一两首大家好久没有听过还蛮好听的歌。”卢世伟认为,有些改编是为改编而改编,真正令人拍案叫绝的太少了。

  从歌手阵容来说,近两年的音综少有新面孔,很多熟悉的歌手穿梭于各个节目,带来的新鲜感越来越少,甚至可能歌手本人也疲于应付。卢世伟说:“作为一个从业者,无论是从职业需要或是兴趣来说,以往音综都是必看的,但是今年的很多音综,我多数看了一两集就不想再往下看了。”

  隐退者出山引期待“慢综艺”或成风向

  即将播出的《时光音乐会》近期官宣嘉宾阵容,孙悦、田震、阿杜、梁咏琪等歌手的名字令人眼前一亮,这几位歌手平日都鲜有消息,尤其是孙悦和田震隐退多年,这次齐齐登上综艺节目,对于观众来说新鲜度大增。

  卢世伟认为,对于音综来说,邀请到平时难得一见或是退隐多年的艺人的确是一大看点,但最终节目效果如何、能否激起太大的水花,还要看节目的制作和安排。另外,歌手本人是否有很强的综艺感、能否适应综艺的舞台也很关键,仅有作品和唱功是不够的。

  对于歌手而言,综艺舞台是把双刃剑,展现歌手多面的同时,既可能收获好评,也可能拉低其本来拥有的好感度,这也是很多艺人拒绝综艺的一个原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想通过综艺节目走红或者翻红,“赌”的成分占比极高。

  资深唱片企划周倍表示,未来音综可以尝试走“慢综艺”的路子。去年芒果TV推出的《时光音乐会》,在豆瓣拿到7.8的高分。相较大多音综以竞演为主的高压模式,该节目在音乐表演之外,也关注音乐背后的故事,呈现出慢综艺的治愈感。对于即将播出的第二档节目的阵容以及歌手们如何选择和演绎年代金曲,周倍坦言会很好奇,也有期待。“不一定要竞技,没有PK、没有排名、没有紧张刺激的赛制和悬念,以疗愈、温情为出发点,音乐慢综艺可能是下一个风口。爱奇艺也在策划一档音综版的《向往的生活》,由黄磊召集音乐好友乘绿皮车旅行巡演,这个听起来也很令人期待。”

  在介绍《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受市场环境以及客观政策影响一季只有5期,不同于往常音综的10期、12期时,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邱越曾对媒体直言,虽然成本很高、出圈很难,但依然在思考来年的音综方向,“只要有机会,我们是不会停下来的,大胆地尝试是现在唯一的解法。”

  媒体人孟伦认为,或许音综该暂时熄熄火,不要盲目跟风或者上马项目,从业者也应该静下心来充电或是跨领域取经,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记者 寿鹏寰 统筹/满羿 刘江华)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夜迎“双十一”

  • 大理崇圣寺三塔安装避雷装置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