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河锦绣》:脱贫攻坚 山乡巨变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山河锦绣》:脱贫攻坚 山乡巨变

来源:海南日报2022-12-13 10:15

  《山河锦绣》剧照。赵书和(左)由李乃文饰演,柳秋玲由颜丙燕饰演。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冬梅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全景式展现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电视剧《山河锦绣》迎来大结局。凭借真实生动的剧情和“土味”十足的人物塑造,《山河锦绣》首播后获得众多好评,成为继《山海情》之后又一部带着乡村气息、展现时代画卷的脱贫攻坚电视剧。

  一个村两代人的脱贫攻坚

  《山河锦绣》的时间跨度近30年,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脱贫攻坚战,最终使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偏远闭塞的村庄彻底摆脱了贫困。

  剧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西部地区,一场暴雨引发泥石流,淹没了半山村。半山村只能与下游的柳家坪合村。但是,半山村的赵姓与柳家坪的柳姓有世仇,世代不通婚。族群矛盾和贫瘠生活,困住了这个合并后的村庄。

  穷则变,变则通。剧中,村支书赵书和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他始终认为土地是农民的根,希望靠种地让村民住上“金窝窝”,过上好日子;村委会主任柳大满头脑灵活,多次带领村民进城务工,并积极引进外商在村里建水泥厂,想让村民在家门口挣工资;副县长国文则致力于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他为了解决水患四处奔走,坚决关停造成污染的水泥厂,同时引入省农科院的优质小麦种植项目。

  脱贫攻坚任务十分复杂艰巨。村里因水泥厂偷排污水造成土质污染,有些村民得了肺病,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更像饮鸩止渴。目光长远的国文顶住各方压力,努力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引领村民真正、长久地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

  《山河锦绣》真实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西北部分地区的贫困面貌。该剧一开篇,两名警察坐着手扶拖拉机来到半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崎岖狭窄的山路、墙上有很深裂缝的土坯房、“家养一只兔,不愁油盐醋”的宣传标语……这个村有多穷呢?村里学校发不出工资,老师都跑了,娃娃们没学上;村委会账上只有15块钱……

  除了落后的村庄面貌,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很落后。有人为了获取短期收益,上山乱砍滥伐;有人教育意识淡薄,反对孩子上学;许多家庭仍存在包办儿女婚姻的现象等。在扶贫队进驻村庄后,一些村民“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甚至错误地认为扶贫就是发钱。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唯有打破落后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剧中,基层干部赵书和深知水患之苦,希望通过兴修水坝,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对老百姓说,“今年修水坝,下雨不害怕;今年流些汗,明年吃饱饭”;乡村教师柳秋玲希望通过教育真正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挨家挨户劝说村民送孩子上学……从赵书和兴修水利之梦,到柳秋玲教育脱贫之举,《山河锦绣》展现了两代人不断破除思想坚冰,最终带领村庄成功脱贫的奋斗过程。

  鲜活的“土味”群像

  电视剧《山河锦绣》塑造了脱贫攻坚战线上各个维度的人物群像,将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浓缩到一个村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脱贫攻坚的故事中。

  赵书和、国文、柳大满三位好兄弟是剧中的灵魂人物,他们的脱贫攻坚历程贯穿全剧始终。正直倔强、豪爽仗义的赵书和,大半辈子都在矢志不移地为村民修建水坝,推广优质小麦种植,建立旱改水稻基地,努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目光长远、心系桑梓的国文,始终对“第二故乡”怀有浓浓的乡情和很强的责任感;精明世故、能说会道的村委会主任柳大满,看重经济利益,有时会丧失原则,但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剧中每个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此外,还有心系乡村教育事业、敢爱敢恨的乡村教师柳秋玲,始终奋战在扶贫一线的赵雅奇,思想顽固的赵山杠等,这些人物勾勒出一幅充满“土味”的基层群像。

  《山河锦绣》还描绘刻画了村民之间朴实温暖的真挚情感。因为遭遇泥石流灾害,赵书和带领村民们到柳家坪避难。虽然两村曾有陈年积怨,但在大灾面前,两村村民守望互助、齐心抗灾;高校长在抗灾中牺牲后,全村人承担起照顾他儿子高枫的责任。高枫长大后成为扶贫队队长,回乡反哺父老乡亲……这些充满人性温暖的细节让许多观众动容。除了感人的剧情外,《山河锦绣》中也不乏烟火气。赵书和与柳秋玲打破赵柳两姓永不通婚的祖训,结为夫妇。两人的婚礼从冷场变热闹的过程,充满了欢笑声和烟火气。

  作为一部史诗般展现脱贫攻坚历程的影视作品,《山河锦绣》通过对鲜活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村民真情实感的描摹,让观众重返那个热火朝天、充满激情的年代。无数基层干部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贫瘠土地上众多村民的不断奋斗,共同绘就了山河锦绣的壮丽画卷。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