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来源:光明网2022-12-18 12:50

  文/吕帆

  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本届世界杯也许少了些朋友户外相聚看球的狂欢;但对转播媒体平台而言,却是一次观念创新与技术实力的综合展现。如何以大众媒体之力,探索新玩法、赋能新传播,都将成为影响亿万观众体验这场足球盛宴的重要因素。

  作为本届世界杯新媒体平台持权转播商,央视频近日表现颇为抢眼:截至决赛前,累计直点观看量超10亿人次,新增激活用户超1300万人。“来央视频看世界杯”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正在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思想+艺术+技术”在新媒体端融合创新的又一例证。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长”与“短”的互补,打造融合传播矩阵价值

  很多主流媒体在进行垂直类融合传播时会采用“1+N”布局,即聚焦一种特定领域,辅以全媒体传播和智慧应用服务。世界杯是全球性的巨大流量入口,自然是媒体平台应聚焦的“1”,但如何利用“N”来用好流量、激活流量、赋能流量,才是考验各大转播商的真正挑战。

  央视频给出的回答是,以“长直播+短视频”的形式,打造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从数据看,世界杯期间,央视频相关视频横屏总播放量达3.32亿次,竖屏总播放量1017.1万次。这说明:除了体育赛事本身,一系列世界杯原创衍生节目也有力地吸引了受众的目光、延展了赛事传播主题。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新媒体特别节目《不一Young的卡塔尔》以“微综艺+直播态”快速回应用户跨文化关切,让网友沉浸式领略卡塔尔的民俗风情、激情赛事;《金杯的旅程》以话题性、系列化、强IP的“重设计”思路,带领球迷重温“名场面”、共享“回忆杀”;《欧雷欧雷陪看团》邀请体育名人、“球迷”明星和粉丝一起观赛畅聊,打造陪伴式看球新体验;直播节目《央视频之夜》则用精彩节目和明星游戏点燃世界杯氛围感,以高互动性、强参与感和网友共同拉开世界杯狂欢的序幕。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栏目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呈现出媒介载体“大小互动”、传播时间“远近交叉”的特征,并形成“短视频预热衍生节目、衍生节目预热赛事直播、赛事直播为大小屏提供新一轮素材”的通路式传播链,融媒特征十分鲜明。

  可见,不同于传统媒体人讲的“全媒体矩阵策略”,央视频的矩阵传播目标不是占有全媒体渠道中的更多资源,而是以节目创新、编排思路、差异竞争和接续传播,增强媒体本身的选题能力、呈现能力、传播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赛事之外引导新的关注、引发新的兴趣、引出新的话题,实现新媒体平台“1+1>2”的传播效果。

  “体”与“文”的交融,塑造融合传播文化属性

  现代足球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被赋予了诸多文化内涵。《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指出:“没有文化的足球是落后的足球,落后的足球是无法让大众满意的”,通过世界杯赛事,向国人展示丰富的、全球性的足球文化,亦是央视频此番特别着力之处。

  《金杯的旅程》系列短视频自10月31日上线以来,已成为“回忆杀”的代表词,而它激起的不光是追忆情怀,也在一个个专题中渗透着足球文化与普世精神。《金杯爷爷离去,球迷精神永存》收获542万播放量,讲述了克洛维斯•阿科斯塔•费尔南德斯虽已离世,对足球纯粹的感情却不会消亡;《门将手套从无到有,足球装备不断进化》呈现出如何在绿茵场上通过高科技“留一手”;《散装参赛的英国四兄弟》深入历史,讲解英国足球的一段独特往事;《只要你敢烫,世界就敢欣赏》则聚焦球星们的时尚“小九九”,为激烈赛事带来一抹轻松之风。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除了足球文化本身,央视频对世界杯的周边热点话题也做出了文化整合。以“表情包小王子”独家专访出圈为例,平台通过策划互动活动,邀请“卡塔尔王子”空降央友圈与用户在线问答。当天,近3000人参与端内提问,跨文化交流以新鲜、简单、有趣的互动形式得以实现,这一话题也顺利进入当日微博热搜Top10。

  透过体育与人文的交融,平台与青年群体之间形成了更深层的连接,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强化了用户与平台的情感共振,同时也打通了平台和潜在用户的传播壁垒,有效实现用户增量,在世界杯内容营销的竞争中破圈突围。

  “力”与“美”的加持,营造融合传播沉浸体验

  重大赛事转播商的本质是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视频服务。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唯一观赛渠道时,除了比赛本身,媒体平台的“增量选择”不外乎在广告、解说、新闻报道与栏目编排等方面下功夫,但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节目拥有更多想象力,足以让技术之“力”赋能体育之“美”。

  除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8K+AI”战略带来的优质视听体验,央视频还首次创新推出了“竖屏观赛”直播功能。这种新的赛事传播形态采用“人工智能+视音频技术”进行制作,以更少的切换、更多的慢动作、更丰富的细节,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获得“实时获得感”。网友评论:“竖屏超过我想象的好!”“第一次看这种角度,这是比赛观看方式的革命!”

以融合传播打开世界杯的“新世界”

  除此之外,各互动产品不约而同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增强交互感,打造“小屏玩转世界杯”的新玩法。央视频以央友圈为阵地打造H5互动产品“金杯盛宴,火力‘圈’开”,设置了一系列主题互动活动;《金杯竞猜王》新增打卡签到、天天抽奖等互动形式,通过精准营销延续“竞猜王”系列 IP 高引流、高转化、高裂变的活动特点。截至决赛前,《金杯竞猜王》互动访问总PV超过2428.3万人次,央友圈相关内容累计阅读量超千万次,累计互动量超91万次。

  新媒体既是革新创新的媒体,更是迎向未来、迎接挑战的媒体。做好融合传播策略,对新媒体平台而言存在相当的难度,亦具有相当的回报。好消息是: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央视频日活跃用户规模环比增长210.5%、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日活规模环比增长151.6%。从2022年两大体育盛事央视频的表现来看,未来可期。而我们已有充分理由相信,当大象也会跳街舞时,能留住观众的一定不止是体育赛事,而是新媒体世界带给我们的无限想象力。

  作者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