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来源:央视网2022-12-23 17:56

  12月24日(周六)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将于CCTV-1播出第十一期。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将分别带领“山水小分队”前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一个是因西汉冶铁遗址而闻名的川西古村,一个是海南省海拔最高的村庄,它们都以“人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此心安处是吾乡,“新老村民”共建理想家园

  在铁牛村的村道上,不时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在其中散步,他们并非游客,而是在当地扎根多年的“新村民”。过去几年间,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跨越“7890”四个代际的青年们不断向铁牛村汇聚,与当地村民共同建设乡村。是什么吸引着“新村民”留在铁牛村,他们又是怎样与“老村民”一起参与乡村振兴?带着这些问题,本期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将携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歌手凤凰传奇前往铁牛村一探究竟。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郁郁葱葱的果林、波光潋滟的鱼塘、白墙黛瓦的院落,构成了铁牛村特色鲜明的川西林盘。2012年,铁牛村从最根本的农业出发,系统地考虑生态环境发展,出台“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院落布局线路”,一张张手绘的规划图,畅想着未来乡村的模样。围绕着“老村民回家、新村民回流、城市游客回归”的“三回理念”,铁牛村打造一批农场式、乐园式、庄园式的项目,创造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的融合之美。如今,铁牛村已成为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一个乡村示范点。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80后”青年何孝成是“老村民回家”的代表之一。一次回家探亲,让他目睹了铁牛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定决心返乡创业。村里的“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院落布局线路”手册,何孝成收藏至今,“10年了,老百姓的收入实打实提高了”。依照规划,铁牛村大力发展猕猴桃、果冻橙、丑橘等有机农业,一年中有10个月,“都有鲜果在树上”。本周的“山水之旅”,嘉宾们将跟随何孝成走进果园,通过施用有机肥、修剪猕猴桃枝叶、采摘果冻橙,全方位感受生态有机农业。“山水小分队”能否顺利完成600斤果冻橙的采摘目标?又是怎样的采摘工具令曾毅赞叹“很有创意”?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走进铁牛村的丑美生活馆,由“新村民”“老村民”头像组成无限循环符号的“人才墙”格外醒目,其中50余位“新村民”按照专业分成了金融投资、运营管理、规划设计、教育公益、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生态农业7个板块,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建设铁牛村。设计公共空间、创办《丑美村报》、废物利用改造……乡村和城市、不同代际的审美在铁牛村交融碰撞,寻找共鸣。时值村里的“低碳生活周”,嘉宾们将来到丑美生活馆,跟随“新村民”了解乡村低碳的生活方式,由废弃渔网做成的毛绒帽、28个瓶子制成的尼龙卫衣令“山水小分队”大开眼界,随后,他们还将挑战用可回收垃圾造纸、制作“点亮星星瓶”,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田园生活。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橘树枝头鼓出幼果,鱼塘里云影徘徊,新老村民共创理想家园……一幅乡村美学的写意画,就在眼前,撒贝宁动容道:“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最向往的乡村生活。”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走进海南省海拔最高村落,王雷学习种植山兰稻

  骄阳似火、椰风海韵,是许多人对于海南的第一印象。然而,走进什寒村,目光所及却是浮云缥缈、山霭苍苍,宛如人间仙境。坐落在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的什寒村,海拔800米左右,森林茂密,溪流缠绕,村落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因此有着“天上广寒,地上什寒”的美誉。本期节目,由主持人王嘉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主任沈培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雷组成的“山水小分队”,将走进什寒村,感受不一样的海南风情。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什寒村是黎族、苗族的聚居地,依托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独特优势,当地村民探索出农旅结合的新路子。2012年,“90后”退伍军人李欧返乡创业,他发现,村里的游客仅在白天逗留,几乎没有留宿的计划。于是,李欧与村里年轻人共同成立了青年合作社,围绕黎苗文化,陆续开发出特色民宿、房车露营、徒步等新兴旅游产品,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什寒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这令王嘉宁感慨:“年轻人的思维让村子里处处彰显蓬勃的生机活力!”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什寒村,吸引五湖四海人才不断集聚。村民钟治军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随“战友”李欧到什寒村创业定居已有10年,眼下,他正在什寒村从事有机农业。海南琼中的山兰稻种植历史悠久,过去村民以栽培旱稻为主,产量低,收益小。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什寒村开始深耕水稻种植,钟治军自豪地介绍道:“我们采用新技术之后,种的都是有机绿色的大米,目前,一亩地大概是800斤的产量。”本期节目,嘉宾们将在钟治军的带领下,进行水稻插秧作业,村民口中的“三插三不插”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让王雷感慨“插秧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在什寒村,像钟治军这样的“新村民”还有很多。近年来,为了留住来海南过冬度假的“候鸟人才”,当地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以人才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在潘鲁生看来,什寒村是人才振兴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就是‘人气’,能把外来人才和当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汇聚天下英才,释放乡土活力。12月24日(周六)20:00档,让我们随CCTV-1《山水间的家》,感受乡村发展新脉动。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