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的歌”靠什么把路越走越宽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我们的歌”靠什么把路越走越宽

来源:文汇报2022-12-27 10:38

  《我们的歌》西班牙语版节目《不可思议的二重唱》剧照。

  ■记者 王 彦

  代际、风格、地域……音乐的融合焕新还能发生在哪些维度?《我们的歌》逐年打开新的可能。

  日前,东方卫视原创代际潮音综艺《我们的歌》第四季落下帷幕。不仅国内的每次更新都被观众许以期待,作为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在欧美主流媒体平台播出“零的突破”,《我们的歌》西班牙语版也兼收热度与口碑:数据显示,《不可思议的二重唱》整季12期平均收视率位列西班牙国内同时段的全国第二,拿到过12.7%的超高收视份额;西班牙《国家报》更以“在这个代际音乐游戏中感受魔力和感情冲击的瞬间”为题撰写评论,文章称,“虽说‘令人惊叹’是个被滥用的形容词,但无论从节目的赛制还是对音乐、对歌手的尊重上说,这个形容词都不算言过其实”。

  如果说不同代际的融合、不同音乐风格的会师,为这档节目在前三季打出了品牌,那么音综赛道日渐拥挤的当下,《我们的歌》凭什么还能把路能越走越宽?本季曲终人不散,东西方隔空唱响、同样唱得响亮的画面,已然给出些许答案——回归音乐本质、注入时代特色,让金曲在鲜活的生命力中不断激荡共鸣。这是一档中国原创综艺应有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核。

  以音乐为第一语言,探索“金曲到时代金曲”的突围路径

  在迈入以“综N代”被审视的第四个年头,节目交出了一份表现亮眼的成绩单:荧屏端,连续12期七网收视排名周日第一;微博端,节目话题总阅读量超520亿;抖音、快手、酷我等相关专区,短视频总播放量超20亿。耀眼成绩背后,是无法回避的“创新之问”。本季《我们的歌》用低音谱号、中音谱号、高音谱号“三代人”取代前辈歌手与“新声力量”的二分法。显见的维度,不同代际歌手有了丰富的年代选择,所谓“传承”“破圈”被赋予更多可能性。而当1981年生人的张淇、成名许久的詹雯婷不约而同出现在代表着新生代的低音谱号房,观众能感知节目的隐藏表达——任何成就、资历都被完全剥离,音乐是其第一、唯一的语言。

  欧亚大陆另一端,西班牙媒体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个中国音综模式真正“不可思议”之处。在点评《不可思议的二重唱》时,《国家报》写道:“这一新模式是如此非比寻常,甚至作曲家的名字都会在荧屏上显示,让节目显得如此超凡脱俗。”在西班牙媒体看来,对一首歌背后的词曲作者、编曲者、演奏者一一署名,是节目对音乐本质回归的表征之一。“尊重歌手、尊重音乐、尊重艺术,是不同于其他娱乐节目的诚意制作。正是在真正以音乐为主角的黄金时段节目中,人们得以关注那些音乐本身的奇迹和令人感动的时刻。”

  以西班牙观众的观感再来回望《我们的歌》,有些珍贵的理念从我们或许习焉不察处显现出来。就像大张伟在台前幕后都曾感慨的那样,“《我们的歌》对我是纵容,它纵容我的所有改编和选择”。与其说节目纵容的是哪一位歌手,毋宁看成,节目纵容音乐的绝对优先位置,任由曲风的碰撞在不同世代的音乐里迸发新能量,从而探索“从金曲到时代金曲”的突围路径。

  音乐优先,《我们的歌》才能屡屡诞生让人叹为观止的名舞台。萧敬腾与张淇用旦生戏腔合作一曲《武家坡2021》,京剧经典剧目《红鬃烈马》里的一折被注入流行音乐元素后,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在碰撞与对话中水乳交融,产生了新的听觉享受。大张伟、焦迈奇、詹雯婷、张远合作《我的果汁分你一半》,从合唱团、民族音乐、阿卡贝拉、回响贝斯到嘻哈、朋克,20种风格能在同一首歌里奇妙共生。在编曲前奏里巧妙融入“二次元名曲”《小叮当》的硬核摇滚版,杨坤和马嘉祺演绎的热血战歌《轰炸》加了不少分……传播效果佐证,随着代表不同世代的金曲和曲风被重塑了新面貌,大众更为期待的时代金曲,就有可能从不设限、不凝固的金曲新唱发端。

  以“我们”之名,实现跨文化的情感移易和影响力扩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曾表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需要放大故事里的人情人性、美学价值等中西方各民族之间的共通点。”充满诸多不确定的当今世界,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情感的链接。《我们的歌》正是以此为切入口,以“我们”为名,挖掘情感共鸣的最大公约数,并进一步实现跨文化的情感移易和影响力扩张。

  在西班牙,《不可思议的二重唱》节目总监卡门·伯德赫阿为新老两代歌手间相互尊重学习又有观念碰撞的交流深深触动,“节目里的音乐、比赛、悬念、幽默、情感等多重元素,都是吸引观众的要素”。

  回到我们更熟悉的《我们的歌》第四季,节目组从罗大佑作品里汲取灵感,“光阴的故事”主题下,情怀从光阴陈酿中来。以周传雄与陆虎演绎的《黄昏》为例,这首歌不仅关联着周传雄的音乐人生低谷,也感染着经历过相似困境的陆虎。观众为他们的演艺触动情肠,倒未必是歌曲本身穿行过20多年时光在今天来了记回忆杀,而是歌、人、时间,早已浑然一体。那个相信在冰天雪地里也能开出美丽花朵的周传雄,和他的“世另我”、一个相信从录音棚走出来的“傻小子”也能光芒万丈的陆虎,两位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在这加速迭代的当下何其珍贵。同样,陈慧娴的经典曲目《千千阙歌》能传唱至今,除了词曲创作的优质,围绕在歌曲背后的故事也随时光晕染情绪。1989年,陈慧娴选择在大红之际退圈留学,六场告别演唱会末尾用《千千阙歌》潇洒转身。而今往事重提,岁月淬炼过的歌声之外,谁说人们感怀的不是那股“自我坚持”。更不消说,詹雯婷与张远从《我们的爱》《诀爱》《嘉宾》直到《青鸟》《焚风》,每一次舞台出圈,多少都附加了观众对他们“音乐颜色相近”“情感温度相同”的人生阅历、起伏的感喟。

  对音综而言,舞台上的人文亮点是怀旧感追溯历史的通道,亦是以真实感连通更广域观众的窗口。拥有了如此闪光的人文情怀,《我们的歌》真正打破了代际与文化的壁垒,赢得了东西方的同频共振,就像一首流淌不绝的歌。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