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纪录片门类中的常青树:美食之中见天地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纪录片门类中的常青树:美食之中见天地

来源:文汇报2023-01-05 10:13

  美食纪录片不仅是为了打开观众的味蕾,更是通过美食背后的乡土、地理、物候、风俗呈现各地的人文特色。(均为剧照)制图:李洁

  ■记者 卫中

  正在腾讯视频播出的《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网络评分9.4,高出前三季分别为9.0、9.0、8.4的评分,这档主打美食的节目做到第四季不但未现颓势,反而愈发受到观众欢迎。不仅如此,爱奇艺的《街边下饭魂》、优酷的《街头味道》、芒果TV的《傲椒的湘菜》、B站的《干了这碗人间烟火》也在各自平台的纪录片热播排行榜上成绩斐然。业内认为,美食题材成为纪录片领域里的常青树,说到底是因为美食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为观众带来心灵上的治愈和慰藉。

  无论怎么拍,美食纪录片最深层的关注是人

  热油下锅的“刺啦”声、刀与砧板之间有节奏的碰撞声以及精美的摆盘……美食纪录片不仅是为了打开观众的味蕾,更是通过美食背后的乡土、地理、物候、风俗呈现各地的人文特色。同时,美食纪录片中出现的那些老百姓质朴生活和情感,也往往带给观众心灵的慰藉。

  海纳百川的上海不仅汇聚了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美食,一些小众的饮食偏好也能在上海构成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B站纪录片《干了这碗人间烟火》第二集“老上海的新滋味儿”里,观众跟随一位有着八年素食史的年轻人的探访,体验了一次海派素食之旅。在上海老字号春风松月楼、功德林里呼啦呼啦吃完一碗罗汉山珍上素面,再尝一尝油墩子、素蟹包子、素火腿……观众也一起见证了上海百年素食史。近年来随着环保、健康等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更多年轻、时尚的人群也在追求素食主义,在中西结合的素菜馆里可以让他们吃到豆打奶油、石斛燕麦奶、虎掌菌荞麦披萨等美味又健康的佳肴。上海不仅包容同时也是引领者,在引进外来素食美食的同时,更有不少餐厅在开发本土的素食新品:谁能想到一口咬下去满嘴“肉香”的小笼包,馅儿其实是海藻加工的;一块块外形几乎以假乱真的“牛肉”也都是百分百的素食。上海人追求精致的生活品味,那么一块黑松露起司薄饼配一杯咖啡的下午茶一定会让人感到放松和惬意。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观众在看美食的同时,也是看生活、看社会。爱奇艺《街边下饭魂》“卡卡角角”这一集里,霸气外露的余孃孃每天推着手推车,用自己做的香脆可口的洋芋粑粑击穿了别的小吃的“防线”,在贵阳街头小吃界的一片“红海”里赢得了自己的名气,节目也通过她的摆摊日常绘制出贵阳人热火朝天的性格与生活。芒果TV的《傲椒的湘菜2》通过饮食和烹饪技巧展现湖南人的个性,通过人物故事展现湖南人的生活智慧,从朴素的情感出发,传递寻常之美。

  美食让观众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通过挖掘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因而让美食纪录片富有相当的人文特色。但也有不少观众希望节目把重心放在美食本身上,希望通过纪录片获得更多知识。《老广的味道》总导演李伊平认为美食类纪录片的美食信息一定要足,而人文的比例需要克制。

  尽管“麦”是美食纪录片中常见的主角,出现过很多次,但《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麦浪涌万年”这一集里,通过全球视野依然可以让观众获得新鲜有趣的知识点:阿拉伯的翡麦具有外表弹韧内里爆浆的美味口感;澳门的竹升面需要经过三千多次压制;还有内蒙古的羊排饺子、山西的莜面、浙江富阳的油面筋、广州的澄面小麦、日本的天妇罗、苏格兰的麦芽威士忌……不同地区对不同种类的麦施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异常丰富口感体验的美食。

  《老广的味道》里光是粤菜的调味料就有开平的火蒜、普宁的豆酱、台山的蚝油、蟛蜞酱等众多讲究。大部分人对“辣”的概念恐怕只有“微辣、中辣、重辣”,但优酷的《江湖菜馆》告诉观众:邱北辣椒是用来增香的、贵妃辣椒和灯笼辣椒是来调辣度的;而糯米酸辣子、鲊辣椒炒腊肉、香辣苗鱼则分别代表着湘西人吃辣的不同段位。看完一部美食纪录片,观众对各地的地理气候以及植被分布的知识也收获良多。

  同时,美食纪录片也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除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后来的《风味人间》《江湖菜馆》等众多美食纪录片也纷纷出海。对美食的喜好是人类的天性,足以跨越语言和地理的阻碍,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更丰富立体的中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