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田园风综艺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把田园风综艺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齐鲁晚报2023-01-17 09:49

  在当下荧屏众多的田园风综艺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从节目内容和风格说,该节目的治愈系风格立足于更为坚实的大地;从产业讲,该节目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从文化传播说,该节目为齐鲁文化的全新表达提供了一个自信而扎实的尝试。

  在田园风综艺领域,《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是最新的节目。采摘、做饭、过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的生活》已经做到了第六季,《我们的客栈》《宝藏般的乡村》《云上的小店》也都走进乡村,质朴、简单、田园美,主打治愈的乡村田园风综艺追求的是诗和远方。《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乏“诗和远方”,但希望的田野上的“田园”更为真实亲切。“藕花深处寻易安,诗词歌赋看今朝”,节目嘉宾半身淤泥捧藕香,确实是在李清照的家乡,一切都是这么自然;“鲜少表露情感,铁匠父子互诉心声”,大名远扬的章丘铁锅背后的故事,洋溢的是真情。治愈系的“诗和远方”不仅仅是喝茶聊天,还有沾满泥土的真情流露,脚下有泥,脸上有汗,《在希望的田野上》提供的“诗和远方”不是虚无缥缈,而是脚踏实地。

  文旅融合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综艺节目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这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样本。《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是一个孤立的综艺节目,节目是2022年热播剧《三泉溪暖》剧综联动的成果,节目不仅在播出上接棒《三泉溪暖》,而且嘉宾也是《三泉溪暖》的主要演员,内容上则是在续写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节目遵循的是综艺的叙事脉络,但当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随处可见,这档综艺里藏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学习黑陶制作、展现铁艺之美、看黄河风物、为章丘民宿做策划,《在希望的田野上》也是章丘文旅的推荐之旅。

  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影视综艺合理地进行表达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尝试的课题。热播剧《三泉溪暖》在齐鲁文化的表达方面已经做了有益尝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温情塑造以及“家文化”的浸润,已经让观众领略到齐鲁文化的真实与鲜活、温度与高度。《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仅仅是人物塑造方面,《三泉溪暖》中的“高拍拍”在新综艺中成为了力量担当和责任担当,剧中的“张麦圈”在新综艺中显示了自己的多才多艺,节目嘉宾满昱彤打铁、挖藕、喂养黑猪不在话下,显示了山东姑娘的乖巧可爱、充满正能量、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制黑陶、打铁锅、寻踪李清照、拜师学艺苦练“老梆腔”,《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田野推荐官”们推荐的不仅是旅游资源,还有藏于乡野的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仅有故事性,还有文化性,在故事中见证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倪自放系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