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怀旧、快乐、陪伴:热门综艺的三种情绪价值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怀旧、快乐、陪伴:热门综艺的三种情绪价值

来源:文汇报2023-01-28 09:52

  彭侃 刘翠翠

  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快消品,综艺节目往往折射着社会情绪和心理的变动,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有人曾以“公共安抚器”来形容综艺节目的社会价值。近几年来,全球疫情造成的冲击给大众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人们因此渴求更加简单直接、毫无负担的快乐来消解不同层面的烦恼与焦虑,寻求更长久、稳定的情感陪伴,同时社会也普遍弥漫着怀旧的情绪。通过观察这两年的综艺节目,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社会情绪已成为节目创作的重要抓手。

  怀旧:复兴曾经的文化与生活

  在去年的戛纳电视节上,国际知名的节目模式专家维吉利亚·慕斯勒用“复兴”一词来总结当下的节目创意趋势,很多似乎已经过时的综艺节目题材或形式得到了重生。“复兴”现象的出现与疫情的大背景有密切关系,怀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快消品,综艺节目往往折射着社会情绪和心理的变动,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有人曾以“公共安抚器”来形容综艺节目的社会价值。

  这种情绪造就了2022年口碑最好的“黑马”综艺——由2007届《快乐男声》选手们担任嘉宾的《欢迎来到蘑菇屋》和《快乐再出发》。从当年参加比赛至今,“0713再就业男团”已经有超过15年的情谊,如今通过节目在公众面前重聚,无论是他们毫不拘谨、直来直去的玩闹,还是在随时随地的即兴创作中展现出的音乐才华和默契,都让观众在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再次重温自己和嘉宾共同经历过的青春。正如字幕所说:旋律有冻结时间的能力,再唱时你还如年轻那般哭泣。

  同时,作为最受大众欢迎的综艺品类之一,音乐类节目也打起了“怀旧”牌。从《乘风破浪》初舞台上王心凌的《爱你》,到《时光音乐会》中田震、孙悦等淡出荧屏多年的歌手唱响记忆中的旋律,再到《我们的民谣2022》几乎将国内代表性的民谣歌手一网打尽,让文艺中年和青年们在一首首曾循环播放的歌曲中热泪盈眶。

  而从《声生不息》中《海阔天空》《东方之珠》《下一站天后》等歌曲的现场大合唱版本在网络刷屏,到《无限超越班》里重现《金枝欲孽》《使徒行者》《冲上云霄》等经典港剧的片段引发热议,热门的综艺里,香港的艺人、音乐、港剧等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2022年时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因为香港的这些文艺作品曾经深刻构建了大众对于流行文化的记忆。

  一波波的“回忆杀”成为综艺屡试不爽的方式,那些过去看似平常的文艺作品和生活片段在回忆的光环里被镶上了金边,潜藏着我们渴望逃脱疫情、回归正常的日常生活的渴望。

  快乐:在喜剧里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

  近两年的综艺品类中,喜剧类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也是最受广告商追捧的内容。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人们渴求更加简单直接、毫无负担的快乐来释放生活的压力,而喜剧节目无疑是最对口的类型。

  在电视端,总台打造了《金牌喜剧班》《喜剧的喜聚》等节目,寻找和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而三位导师仿佛也连缀起一部中国喜剧从1990年代至今的历史。互联网喜剧节目则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首先是喜剧厂牌“团综”的集中亮相,如《象牙山爱逗团》《麻花特开心》《怎么办?脱口秀专场》等。喜剧厂牌的艺人们自带人物关系和观众基础,但在节目创意上和内容架构上还欠缺打磨,喜剧竞演和挑战真人秀往往嫁接得颇为生硬,播出效果因此也不甚理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搞笑段子、短视频广泛传播,大众审美趣味也不断提升,对长视频喜剧内容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可以看到语言类和舞台小品类两种主流喜剧产品,是如何在互联网语境下,契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与时俱进地发展成为“电子榨菜”的。

  这两档节目的共性在于,将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和对大众情绪的捕捉,转化为轻巧的喜剧形态,结合社会话题,直击用户的情感痛点。《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中小佳、黑灯的自我调侃,呼兰为打工人的发声,庞博的“十八岁的我自己”,《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中的《少爷和我》和《再见老张》等作品,均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刷屏、破圈。在这两档节目重合的播出周期内,综艺收获了热度和讨论度的年度峰值。

  在线下各项活动尚未完全恢复的日子里,人们更多地在线上虚拟世界里寻求娱乐活动。喜剧综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尽管节目本身的创新也开始面临瓶颈,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

  陪伴:社交、情感类节目的情绪价值

  一段时间以来,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在社交网络持续发酵,成为不同圈层的共同话题。通过分享测试结果,人们不仅在表达“我是谁”,也在寻求着认同感、归属感,从共同的答案中感受着彼此某种程度的社会联结。加之疫情影响下,人们有了更长的居家时间,社会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疏离,但却因此更需要情感上的陪伴与抚慰。

  《毛雪汪》主打的便是消除社交距离的好友陪伴。毛不易和李雪琴二人在客厅的场景里,与每期到访的嘉宾吃饭、聊天、看电视,展现出最舒服的情绪和状态。过去的真人秀往往追求较极端的情境设定,通过陌生感带给观众新奇体验。但在当下,大众普遍希望生活能回到过去那种可控的舒适状态,因此真人秀的日常化成为潮流。

  在居家隔离的情况下,人们越发意识到社区关系的重要性,“楼长”“团长”的出现,保证着每个社区集体的日常生活得以正常运转。《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继续展开了一场社会生活实验,在其构建的社区场景下还原了个体在群体中获得群体认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观众从个性各异的嘉宾身上找到了自身的投射,也在节目对社会群居生活与规则趣味化的映射里,获得对社交关系的思考。

  以《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相遇的夏天》为代表的恋爱社交真人秀,通过对当下年轻男女的恋爱新模式的洞察来保持自身的创新。例如《心动的信号》第五季开启了“双线社交”模式,男女嘉宾从群聊、朋友圈、语音聊天等线上社交来建立初印象,再到线下小屋中进一步交流,反映了手机媒介、虚拟世界等对当代人情感状态的影响。

  《令人心动的offer》《闪闪发光的你》《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等职场类综艺则通过呈现各种自带光环或神秘感的行业吸引观众的目光,置身其中接受考验的实习生们所对应的正是屏幕前综艺的核心用户:正在上学或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群。

  借助综艺和社交网络,年轻观众们围绕跟自己生活贴近的恋爱、职场类节目形成了粘性颇高的粉丝群体,以至于这些节目里的很多嘉宾成为了高人气的网红,而这些网络社群形成的背后所折射的则是年轻人们希望找到陪伴彼此共同成长的同伴的渴求。

  怀旧、快乐、陪伴,这三大关键词总结了近两年最受到观众追捧的那些综艺所提供的情绪价值。2023年,我们的生活将逐渐回复正常,但疫情对人的心理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上述的情绪价值或许仍将主导今年的综艺节目创作。另一方面,后疫情阶段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和心理也将折射在综艺中,例如伴随出境旅游的恢复,带领观众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行类真人秀或将卷土重来;而户外活动的放开,或许将催生出更多的户外游戏类节目。对于平台和创作者而言,也会越来越将节目能为用户提供的情绪价值作为创作的核心。帮助大众更好地纾解后疫情阶段脆弱而复杂的社会情绪,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综艺创作的关键立足点。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 中国向中埃塞农业减贫示范村捐赠一批农业设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