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明星夫妻真人秀应当“秀”什么?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明星夫妻真人秀应当“秀”什么?

来源:文汇报2023-01-29 09:48

  黄启哲

  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开播之初口碑颇佳,诙谐轻松的节目氛围与嘉宾之间的互动,让观众感受到四对明星夫妻日常生活中的鲜明个性与不同的相处模式。可很快,其中几对夫妻之间的互动在网络引发巨大的争论,“窒息”成为不少观众提及的高频词。更有评论直怼其中一对“应该去上嘉宾婚姻出现危机的《再见爱人》”。这两年,聚焦明星夫妻日常相处的真人秀层出不穷,从“相识相恋”做到了“相爱相杀”,由此所引发的对嘉宾个体行为的攻击谩骂,更是屡屡占据娱乐话题“C位”——展现婚姻爱情美好的综艺,最终成为一些观众口中“大型恐婚现场”。相比于评判个体嘉宾在婚姻情感互动中的得失,我们似乎更应追问——明星夫妻真人秀,应当“秀”什么?

  “遭郑钧冷暴力崩溃大哭,刘芸婚姻令人窒息”“刘芸吃醋,不让郑钧唱《灰姑娘》,情绪爆发场面失控”,如果没有看过节目,很难想象如此截然相反的“观后感”,是围绕《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同一个片段展开的。翻看这段被热转的片段,由于男方的不积极响应与女方的旧事重提,原本唠家常的对话迅速升级成为指责争吵和崩溃大哭。对比影视剧集出于戏剧需要的表演呈现,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在一档原本定位为展现婚姻爱情美好的“真人秀”中看到如此场面,颇感错愕与无奈。而像这样的争吵崩溃片段,贯穿了两人参与节目的始终。难怪网友批评——“治愈”综艺变成了“致郁”综艺!

  客观复盘,《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仍有可取之处。比如从过去几季由一位领队带着妻子旅行、丈夫在观察室观察的模式,改为现在由丈夫轮流带队妻子旅行团。如此一来,夫妻间的相处故事就从妻子的单方面诉说,转而成为现场的即时互动,情感的流动更为直观真实。与此同时,相比于“秀恩爱”,嘉宾也更多地愿意抛开明星光环,坦诚分享自己婚姻中的困惑与焦虑,让拥有相似境遇的普通人更有共鸣。在其中,陆毅、鲍蕾得体地展示了如何用理解包容与相互认可,去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此外,在讨论夫妻争执如何化解之时,苗苗分享的双方互道“你说得对”“我爱你”来提醒自己放下偏执,也对观众有所启发。然而,这样的内容并未能“对冲”节目中负面情绪与消极表达给观众带来的不适。而“窒息”“焦虑”,一时间也成为大众对于《再见爱人2》《幸福三重奏3》等多档明星夫妻真人秀的共同观感。

  诚然,温馨美好与磕磕绊绊是生活的一体两面,夫妻真人秀也无需一味撒糖、刻意炮制幸福。可是,作为面向大众的综艺,或应更为审慎地把握“爱与痛的尺度”——嘉宾因录制节目动摇爱的坚持,观众因节目呈现而“致郁”“恐婚”。创作者是否该反思,在选角与呈现上,违背了“和观众一同探寻幸福婚姻的密码”的初衷?

  明星夫妻真人秀到底应当“秀”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可以从“不应当”开始。节目首先不该做成浮于表面的甜宠剧,秀肤浅的、虚假的“恩爱”,用“宠妻”“炫夫”等人设符号来简化消解婚姻情感中的诸多深刻命题;它也不该成为对明星私生活猎奇的“窥私集锦”,秀“爆料”来持续向八卦营销号输送“噱头弹药”为节目造势;更不该成为对明星嘉宾的“舆论审判场”,秀“崩溃不堪”引导公众对个体讨伐,赢了流量却败光观众好感……基于这诸多的“不应该”,创作者必须清醒,最能引起观众共鸣与讨论的明星夫妻真人秀,恐怕也最难探求节目正向引领的“最优解”——镜头会捕捉甜蜜美好也会放大缺陷不堪,在迭代节目机制增强可看性的同时,或许该把创作中心更聚焦于如何深度探求情感婚姻深入浅出的呈现之上。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