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满江红》被涂抹上喜剧的红晕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当《满江红》被涂抹上喜剧的红晕

来源:文汇报2023-02-03 08:39

  《满江红》中,刻意营造的小品喜剧风格与影片的情节完全不搭调

  钱翰

  以《满江红》为词牌名的作品非常多,但是中国人只要单提“满江红”三个字,无人不想到岳飞。从历史考据的角度说,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到底是岳飞所写,还是后人托名而作,并没有定论。然而,从精神和文化上来说,“怒放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与岳飞的“精忠报国”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成为全体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张艺谋新作中,张大露出脊背上刻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带给观众巨大的震撼。

  然而,中国以岳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不是没有,却没有成功之作,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张艺谋老骥伏枥,以七十高龄扛起这一重担,在兔年春节拿出的片子,自然成为电影市场的焦点。《满江红》的预告出来的时候,喜剧演员、悬疑和见血的组合不由得让人想起《三枪》,让人暗暗为老谋子捏一把汗: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要在同一条阴沟翻两次船?

  最终的结果是电影收获了满堂红:票房第一,口碑也还算不错。电影的画面滤镜阴暗,但结束的调子高昂,也正好应和了节日的气氛。整整两个半小时,情节紧张,不断反转之下,节奏非常紧凑。每次变换场景俯拍镜头,几个人在“急急如律令”的匆忙中疾行如风,穿行在窄巷之中,配乐也是浓郁的豫剧风味和摇滚风的混搭,确实是有张氏风格的画面和音乐,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除了张氏美学的标志性构图,电影的构思确实独出心裁,岳飞完全不在场,却又无处不在,恰恰象征了今天——岳飞没有人真实见过,但岳飞就是我们心中的《满江红》。这个寓意赋予了电影强烈的历史穿透力,比直接描写岳飞更有力量。岳元帅不仅改变了南宋抗金的战场形势,死后还改变了张大、孙均和瑶琴,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而且还将继续下去,只要是中国人,就记得《满江红》,电影在这个情绪点上的爆发是到位的。结尾最后上价值的桥段不仅毫不生硬,而且震撼人心,秦桧的亲兵整整齐齐,大声背诵《满江红》响彻云霄,银幕下的观众无法不跟随一起背诵,唤起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在观影的过程中,我还很疑惑,不知道雷佳音扮演的秦桧朗诵会是怎样的语调,是刀子逼在后腰的胆战心惊吗?没想到,高楼上的秦桧却“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抑扬顿挫,动人心魄。恍惚间让人以为秦桧良心发现,被岳元帅所感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感觉上不合情理,但也许为了剧场效果不得不然?没想到,电影给了最后一个反转,一方面解释了这个反差,另一方面制造了最后的戏剧冲突,一个字:绝!全片中这是唯一不是为了推动情节而设计的反转,给秦桧设计一个替身只是为了让雷佳音能够情绪饱满地朗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秦桧激情背诵《满江红》的反差给电影赋予了真正的喜剧性和反讽。

  遗憾的是秦桧最终还是没死,张大、丁三旺、刘喜、瑶琴、孙均,前赴后继,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最后却放过了已在刀下的秦桧,让人难以释怀。导演这样拍是为了尊重历史事实的大框架,不过,如果像昆汀在《无耻混蛋》中让女主角一把火烧死希特勒一样,张艺谋让孙均一刀结果了秦桧,从电影的角度也许更能释放观众的情绪。反正是戏说,干脆走戏说的逻辑,顾忌太多,戏剧的感情就不通畅。

  《满江红》在叙事上最大的特色在于不断反转,直到最后一刻。戏剧性完全靠情节反转来推动,前面的情节、对话和场景不断被后面的反转刷新,不断有惊奇和惊喜。人物形象也在反转的情节中不断变化,张大这个人物的形象也逐渐饱满起来。可能这是张艺谋电影中,情节最快速、节奏最紧张的一部。但是反转也有些太多太滥,如果说三次反转是惊喜,连续十次就让人不免感到疲惫和腻味。而且这些过度的情节反转设计,逻辑性比较差,无法深究。一部好的悬疑片要让人体会到烧脑的乐趣,《满江红》无需动脑,也无法动脑,漏洞实在太多,难以计数。例如:何大人一心想知道信的内容,但是拿到信以后却一眼不看,最后为了逼迫瑶琴背信,被瑶琴刺杀。也许有人会说,何大人总是把不敢看信挂在嘴边,竭力取得秦桧的信任。但是他手中有信,即使真的不看,就能让秦桧真的相信他没有看过?与其如此,不如真的掌握这个秘密为自己所用。而后来,他又逼迫瑶琴背信给他听,反而是公开让秦桧生疑了。何大人在整个电影中的形象是狡诈奸猾,心细如发,居然把牵涉多人性命和自身前途的密信,放在砚台下,被孙均趁机偷走。潜入宰相府多年,准备一击制敌的马夫刘喜和张大居然在拿到与卖国阴谋有关的密信之后,完全不去看看信的内容,获得秦桧的罪证。在电影最后收束的时候,孙均、张大和秦桧在屋子中,面对女卫士,担心打不过,没有出手。然而在秦桧身边,面对两个女卫士,却决心出手致胜,制服了秦桧。如果张大在天有灵,只能感慨自己死得太冤!这些情节的漏洞可以说不胜枚举。如果复盘整个谋划,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过于粗糙,在南宋的宰相府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从情节的逻辑性来说,说它是悬疑片,有一点点勉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喜剧”。片中的所谓笑点其实并不好笑,小品味太浓重,沈腾向岳云鹏“借个背景”的桥段,活脱脱的小品风。抱歉我在这里用的是演员而不是角色的姓名,因为此时在银幕上展现不是小兵张大与宰相府的副总管武大人,就是沈腾与岳云鹏。更严重的问题是,刻意营造的小品喜剧风格与血腥残忍的情节,完全不搭调。《三枪》试图把笑与血混在一起,彻底翻车,而张艺谋借鉴的《血迷宫》其实本身就不算很成功,也是因为笑声与残血难以混搭,虽然它在情节偶然性的安排上在那个时代显得很有新意。“死人多”的电影是否就一定不能是喜剧呢?也并非如此,《两杆大烟枪》是死人多的喜剧经典。两者的区别是,《两杆大烟枪》里面的死人基本都是“坏人”。

  这个时候,有必要让我们重温传统的古典戏剧理论。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传统上,悲喜剧泾渭分明,现在则常常有“笑中带泪”的说法,无论卓别林还是周星驰,他们经典的喜剧片都让人们在开怀大笑中感受到对底层人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也许是他们的成功,让人有了把悲剧和喜剧融合在一起的尝试。然而,无论卓别林还是周星驰的喜剧片,一般都用夸张的表演和场景,淡化了血腥和残酷。尤其是作为好人的主角,是不能被杀死的。《满江红》中,一个个英雄被杀的场景与努力让观众发笑的表演混合在一起,本身就有一些残忍。观众此时正沉浸在对英雄被杀的敬仰与怜悯中,就刺激他们的笑神经,让他们无所适从,难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也许是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导演希望调和众口,扩大受众,获得市场的成功。尤其是春节档的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更希望合家欢的喜剧,而不是过于沉重的悲剧。这种商业上的考量让承担了中国人上千年“精忠报国”情怀的《满江红》也不得不涂上一抹喜剧的红晕,勇于牺牲的崇高感和无厘头的小品风格台词之间的冲突,使电影的风格显得太割裂。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听谁的?从电影本身来说,张艺谋更适合塑造严肃的崇高感,而不是无厘头,无厘头也是一种特别的天赋。但是为了票房,他不得不操作其自己并不擅长的小品风和无厘头。希望张导还能在未来的岁月为中国电影贡献出几部经典之作,而不是为了票房而拼搏。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