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来源:光明网2023-02-04 20:37

  2月6日,一部再现海峡两岸历史变迁,以宏大的音乐叙事展现两岸一家亲的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将在福州“闽江之心”青年广场奏响,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直播。

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本次演出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演出在福州设立主会场,由福州海峡交响乐团联合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等乐团以及香港歌剧院等台港澳的艺术家共同演出。整部作品由序曲《海的记忆》、四个乐章《故园依稀》《红烛喜娘》《孤影离愁》《同源血脉》及尾声《海峡梦圆》组成,通过海峡两岸数十年来的岁月变迁,从家园、亲情、爱情及乡愁等诸多角度,展现出从骨肉分离到共盼统一的浓浓情愫。

  围绕音乐会主题,央视频还将融媒体直播活动延展到舞台之外,设计了总台主持人谢颖颖访谈主创,央视频记者探秘后台、探访三坊七巷等内容,为网友讲述创作初衷及镌刻于两岸同胞日常生活里的共同文化基因。

  艺术语言流露真挚情感呼唤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和福州市闽都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创演,由作曲家杜鸣谱曲,剧作家游暐之担任文学撰稿、作词,邢时苗任总导演,倾情演奏的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是在福建交响乐团基础上,甄选并吸纳优秀的台湾演奏家组建而成的职业交响乐团。 此次,由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携手各大乐团和台港澳艺术家同步奏响《海峡 海峡》深情乐章,契合乐团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促进两岸文化认同、实现同胞心灵契合的宗旨和目标,更是通过交响乐这一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来再现海峡两岸历史变迁,将交响乐的庞大规模、层次分明的情感和史诗性的深刻表达进一步放大,营造出“血脉绵延,相连不断”的美好意向。

  在央视频客户端,网友可沉浸式欣赏音乐会的艺术魅力,通过管弦乐强大的情感穿透力,多位艺术家的深情表演,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家们对宝岛的热忱表达,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融合多元艺术表达形式建构中华文化记忆符号

  作为序的《海的记忆》为总括式的音乐表现,主题意象为“海”,海既有台湾海峡的实际指向,同时有“一水之隔,血脉同源”的含义在其中。而尾声《海峡梦圆》,在器乐综合表现之外,由男中音独唱、领唱、合唱《海峡 海峡》组成,重点表达两岸同胞对于祖国统一共同迫切的渴盼和呼唤。核心四个乐章,则在融合多元艺术形式之外,充分运用新媒体表现手法,以表达两岸同胞不同时期、层次鲜明的浓烈情绪。乐章通过歌舞与音乐的配合,不断奏响人文生活,点燃关于“家乡记忆的回响”。经过一系列富有层次的编排创作,作品中包含的各类情感形成对比、反差,让网友更加立体地感受到流淌于文化长河中的同根同源之意,真切地触摸到深蕴于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怀。

  作为福建省重点音乐项目,交响音画《海峡海峡》通过器乐、声乐、舞蹈、朗诵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综合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多维度、沉浸式的视听体验。除了诗化的语言,这部作品还处处弥散着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深入当地采风,音乐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叫卖”等当地的民俗风情也在表演中有着原汁原味的展现,让两岸同胞倍感熟悉。

  直播+探访在烟火气中寻觅同根同源的血脉情

  在新媒体时代,艺术的传播和感染力不仅局限于某种表达形式本身,而更多的是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烟火气息。此次央视频《海峡海峡》融媒体直播活动,在为网友们呈现美轮美奂、真情实感的音乐演出之外,还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嘉宾访谈+后台揭秘+三坊七巷外景探访”的延展融媒体直播,通过“山海风光 有‘福’之州海上来”、“烟火榕城 市井生活惹人爱”、“一水之隔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等板块设计,不仅辐射福州街头巷尾,也延伸至悠悠历史书卷,内容展现丰富且跨度广泛,充分发挥了央视频多向整合资源、深挖内容解读的优势和特点。

  回顾历史,是为了观照当下、点亮未来。从“人”出发,才能更好地了解何为两岸血脉同根同源,才能更好地理解交响音画《海峡海峡》的创作契机与内涵。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宏大音乐叙事展现两岸一家亲

  在所有的文化艺术当中,音乐是最能直达心灵的介质和载体。而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既流淌于音乐中,亦生长于寻常巷陌的生活细节里。通过深度打合主会场访谈与外景探访,总台主持人、央视频记者与音乐会主创、福州地方文化学者、台湾创业青年等一起慢说细聊,让网友能够更好地理解《海峡 海峡》音乐会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需要深化两岸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就是用动情的诗句、动人的音乐,抒发两岸同胞最真挚的情感,表达骨肉亲人最真诚的爱,通过文艺作品,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激发两岸同胞期盼祖国早日完全统一的强烈共鸣,呼唤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安心)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固体,它们是恒星形成的基础,也是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展示了-170℃左右的低温衬底上气相水凝结成冰晶的过程,发现了立方冰在这种低温衬底上的优先形核生长。
2023-03-31 09:36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手段。
2023-03-31 09: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023-03-31 09:29
让黄健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已开始开展台风海洋飞沫过程观测,即使现在,国际上海洋飞沫现场观测也是少之又少。
2023-03-31 09:27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这些关键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意味着数字经济及其所催生出的前沿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023-03-31 09:16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2023-03-31 09:16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
2023-03-31 09:22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
2023-03-31 09:20
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2023-03-31 09:17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