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来源:光明网2023-02-04 20:37

  2月6日,一部再现海峡两岸历史变迁,以宏大的音乐叙事展现两岸一家亲的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将在福州“闽江之心”青年广场奏响,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直播。

一脉同源两岸深情——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精彩上演

  本次演出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演出在福州设立主会场,由福州海峡交响乐团联合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等乐团以及香港歌剧院等台港澳的艺术家共同演出。整部作品由序曲《海的记忆》、四个乐章《故园依稀》《红烛喜娘》《孤影离愁》《同源血脉》及尾声《海峡梦圆》组成,通过海峡两岸数十年来的岁月变迁,从家园、亲情、爱情及乡愁等诸多角度,展现出从骨肉分离到共盼统一的浓浓情愫。

  围绕音乐会主题,央视频还将融媒体直播活动延展到舞台之外,设计了总台主持人谢颖颖访谈主创,央视频记者探秘后台、探访三坊七巷等内容,为网友讲述创作初衷及镌刻于两岸同胞日常生活里的共同文化基因。

  艺术语言流露真挚情感呼唤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和福州市闽都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创演,由作曲家杜鸣谱曲,剧作家游暐之担任文学撰稿、作词,邢时苗任总导演,倾情演奏的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是在福建交响乐团基础上,甄选并吸纳优秀的台湾演奏家组建而成的职业交响乐团。 此次,由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携手各大乐团和台港澳艺术家同步奏响《海峡 海峡》深情乐章,契合乐团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促进两岸文化认同、实现同胞心灵契合的宗旨和目标,更是通过交响乐这一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来再现海峡两岸历史变迁,将交响乐的庞大规模、层次分明的情感和史诗性的深刻表达进一步放大,营造出“血脉绵延,相连不断”的美好意向。

  在央视频客户端,网友可沉浸式欣赏音乐会的艺术魅力,通过管弦乐强大的情感穿透力,多位艺术家的深情表演,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家们对宝岛的热忱表达,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融合多元艺术表达形式建构中华文化记忆符号

  作为序的《海的记忆》为总括式的音乐表现,主题意象为“海”,海既有台湾海峡的实际指向,同时有“一水之隔,血脉同源”的含义在其中。而尾声《海峡梦圆》,在器乐综合表现之外,由男中音独唱、领唱、合唱《海峡 海峡》组成,重点表达两岸同胞对于祖国统一共同迫切的渴盼和呼唤。核心四个乐章,则在融合多元艺术形式之外,充分运用新媒体表现手法,以表达两岸同胞不同时期、层次鲜明的浓烈情绪。乐章通过歌舞与音乐的配合,不断奏响人文生活,点燃关于“家乡记忆的回响”。经过一系列富有层次的编排创作,作品中包含的各类情感形成对比、反差,让网友更加立体地感受到流淌于文化长河中的同根同源之意,真切地触摸到深蕴于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怀。

  作为福建省重点音乐项目,交响音画《海峡海峡》通过器乐、声乐、舞蹈、朗诵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综合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多维度、沉浸式的视听体验。除了诗化的语言,这部作品还处处弥散着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深入当地采风,音乐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叫卖”等当地的民俗风情也在表演中有着原汁原味的展现,让两岸同胞倍感熟悉。

  直播+探访在烟火气中寻觅同根同源的血脉情

  在新媒体时代,艺术的传播和感染力不仅局限于某种表达形式本身,而更多的是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烟火气息。此次央视频《海峡海峡》融媒体直播活动,在为网友们呈现美轮美奂、真情实感的音乐演出之外,还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嘉宾访谈+后台揭秘+三坊七巷外景探访”的延展融媒体直播,通过“山海风光 有‘福’之州海上来”、“烟火榕城 市井生活惹人爱”、“一水之隔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等板块设计,不仅辐射福州街头巷尾,也延伸至悠悠历史书卷,内容展现丰富且跨度广泛,充分发挥了央视频多向整合资源、深挖内容解读的优势和特点。

  回顾历史,是为了观照当下、点亮未来。从“人”出发,才能更好地了解何为两岸血脉同根同源,才能更好地理解交响音画《海峡海峡》的创作契机与内涵。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宏大音乐叙事展现两岸一家亲

  在所有的文化艺术当中,音乐是最能直达心灵的介质和载体。而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既流淌于音乐中,亦生长于寻常巷陌的生活细节里。通过深度打合主会场访谈与外景探访,总台主持人、央视频记者与音乐会主创、福州地方文化学者、台湾创业青年等一起慢说细聊,让网友能够更好地理解《海峡 海峡》音乐会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需要深化两岸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就是用动情的诗句、动人的音乐,抒发两岸同胞最真挚的情感,表达骨肉亲人最真诚的爱,通过文艺作品,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激发两岸同胞期盼祖国早日完全统一的强烈共鸣,呼唤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安心)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