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索河南卫视节日综艺节目的创新元素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探索河南卫视节日综艺节目的创新元素

来源:光明网2023-02-15 11:58

  作为2021年的现象级电视节目,河南卫视制作的《唐宫夜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河南卫视也一炮而红,持续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之后河南卫视又推出了全新制作的元宵晚会,从创意到录制完成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便为观众呈现了《博物馆元宵奇妙夜》,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河南卫视便开启了以《唐宫夜宴》为起始,包括清明节的《清明奇妙游》、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七夕节的《七夕奇妙游》、中秋节的《中秋奇妙游》及重阳节的《重阳奇妙游》,成功地打造了中国节日系列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节日系列综艺节目,主要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将舞蹈、戏曲、器乐等诸多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将传统文化重新搬入荧幕,实现了传统文化新时代的表达,在取得观众喜爱的同时,通过新媒体等媒介快速传播,在抖音、快手、微博及其他的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广泛的关注,并被国内外的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多次受到外交部发言人的转发点赞,并引发了学界对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深入研究。对中国节日综艺节目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制作过程中应用到的创新元素,可以为其他地方卫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

  一、内容创新——传统文化是其创新的精神内涵

  (一)对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以及河南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都为河南卫视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中国节日系列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河南卫视以自身的实际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时代的特色,完成了传统文化的重生和坚守。就好像清明奇妙游当中的《纸扇书生》,以蝉鸣鸟叫为背景,为观众呈现了嵩阳书院学生读书的场景,紧接着画面跳转,相继在少林寺、嵩岳寺塔、老君山等场景出现,并在画面中利用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进行配乐,共同演绎出了写字、饮酒、赏月、作诗等诸多画面,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感官体验,无不呈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精神,具有着浓厚的东方韵味。既是对传统文化的重现,又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将新时代中国年轻人的骨气和底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是只是简单的原封不动的进行传递,而是需要采用辩证取舍的原则,为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着璀璨的光彩。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河南卫视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的艺术改造可谓是炉火纯青。如端午奇妙游当中的《祈》,其创意来源是中国古典神话当中的洛神宓妃。洛神宓妃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形象,出现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而以曹植的《洛神赋》最为经典。河南卫视在制作《祈》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传统的洛神形象进行照搬,反而是对其进行了创新,通过舞蹈展现了洛神的神韵。舞蹈表演者化身洛神,并在水下完成了诸多难度高但堪称经典的动作,完美地演绎了洛神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为观众带来了震撼性的表演。同时,周围的灯光在水中折射出来的多种光影,为作品营造出了和谐惊艳的氛围,为观众呈现了东方古典美的韵味。

  二、形式创新——打破藩篱、铸就经典

  (一)对传统的晚会结构进行创新

  只要观看过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的晚会之后就会发现,河南卫视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我们认知中的晚会具有明显的差别。与其他卫视的晚会相比,河南卫视的晚会并没有大牌明星,也不是以歌曲、舞蹈、小品和相声等内容组合出来的视觉盛宴,而是以传统节日的内涵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为观众呈现节日的意义及文化蕴含的精神。同时,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并没有很强的说教意味,节目的时长也较短,最短的如《元宵奇妙夜》只有30分钟,而其他的系列节目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与传统的晚会动辄四五个小时完全不同。但是这些有别于传统晚会的特点却意外地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更容易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节目中。主演者们以旅游的方式带着观众进行漫游,在不断的欣赏美的同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但可以更好的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符合当前人们对时尚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在受到观众的肯定的之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团队便以当前颇受欢迎的网剧+网综的方式对节目进行编排,以剧情的形式来推动节目的发展,触发节目的呈现,并在节目中为观众带来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既能为观众带来完美的视觉感官,又能够彰显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以IP人物的构建增加观众情感黏度

  唐小妹作为2021年中国节日系列电视节目中,贯穿一整个系列的关键人物,而在2022年宋小妹则承担起相同的作用。两者都有着可爱亲和的形象,在两者身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节目传播与文创发展的关键核心,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以2021年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最先出场的是《唐宫夜宴》中的唐宫小姐姐,其造型是唐代乐舞俑的复活,其身穿三彩襦裙,形象可爱活泼,迅速地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最受欢迎和关注的吉祥物和文创产品。其后的《元宵奇妙夜》唐宫小姐姐再次复活,引领着观众开展了一场奇妙之旅,彻底加深了唐工小姐姐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而唐小妹则是在《清明奇妙游》中首次以二次元的形象出现的,引领建议删除游客体验不同场景、感受不同的风景。在其后的《端午奇妙游》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更是全网招募角色,并公开为4位唐小妹进行征名活动。4位唐小妹有着不同的人设及背景,每一位观众都能寻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在《重阳奇妙游》中节目组又新添了一位唐小妹——唐小玖。节目组通过唐小妹将每场节目都串联起来,彼此既是一个整体,又有着独立的故事内容,这样的节目创意不但能够有效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能够充分地发挥叠加之后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通过构建IP人物不断的加强观众的情感黏度,既保持了唐小妹在观众心中的美好形象,又为后续的节目制作及IP开发提供了动力。

  三、技术创新——多元架构、技术赋能

  (一)多元架构:多元素融合呈现节目新形态

  一档综艺节目的优良与否与节目的架构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新媒体的诞生及快速发展分摊了观众的受众程度,如何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必须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观众对传统的晚会架构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河南卫视对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进行了颠覆式的创新,节目既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大牌明星,而是构建出独属于河南卫视自身的多元素融合的架构路线,将电影、虚拟时空、综艺与动漫等融合一体,打造出小、正、美的节目理念新途径。因为与传统晚会截然不同的节目架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经播出便饱受好评,加强了观众的印象,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形成了强力的受众期待,为后续节目的播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气基础。

  (二)技术赋能:多元化技术手段打破时空藩篱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提供了技术保障。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藩篱,重新定义了万物皆可融合,将节目以更多的方式呈现,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享受。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大量的5G、VR及AR技术的应用,构建了立体、三维、自由的时空。以现代化技术为载体有效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的交相呼应,不断的引领观众体验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通过技术帮助观众获得感知,并转化成人的感知,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气息,有效的拓展了新的文化空间。虚拟现实及3D成像技术等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媒体技术变成观众的身体感官,同时利用大量无缝衔接的镜头,不断的在实景与虚拟中切换,更好的呈现了传统建筑、历史文化遗物、非遗等传统文化内容,极大的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增加了观众的期待感。

  四、传播创新——合作共赢、产业化发展

  优质的节目内容需要有匹配的传播和推广能力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价值,形成持久的品牌效力。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运营传播过程中的创新值得去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合作共赢

  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积极地统合融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形成了联合首发、全媒体持续跟进的宣传推广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节目的创作团队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理念与模式,在传播伊始便制定了最为开放的传播策略,加强与各个媒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真正地实现了合作共赢。如在节目播出之前,卫视便已经与B站及其他社交媒体进行了联动,确定了联合首播的方案,丰富了节目的传播渠道,有效的打破传统平台及城市卫视频道的局限性,最大程度地争取观众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卫视又利用快手、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将大量的精彩片段等不断投放,利用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形成了二次传播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过硬的节目内容与质量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国家主流媒体也对节目的含金量进行了认可并报道,更为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后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了品牌的良性发展。

  (二)产业化发展

  对于优秀的电视节目来说,想要保持节目长久的生命周期,实现品牌化发展的长效机制,那么就必须重视和拓展产业化发展路径。河南卫视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也逐步进行尝试。纵观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便可以发现,无论是线上线下的实时呼应,还是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亦或是进行的跨行业宣传推广,都呈现了河南卫视正在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造成品牌IP的愿望,通过整合以中国节日电视节目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从而积极地挖掘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文化类节目在开拓产业化路径的选择上,可以向着影视、艺术、教育及文创等相关行业发展,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产业周边的发展,同时产业周边的发展又会为品牌节目提供创作边界与行业影响力,两者相互促进,实现互助共赢。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并为中国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发展路径,那就是充分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地应用现代化技术,以当代观众的需求与兴趣为出发点,大力弘扬中国风,为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浓浓的东方美。

  (作者:邓丽,四川干部函授学院讲师)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固体,它们是恒星形成的基础,也是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展示了-170℃左右的低温衬底上气相水凝结成冰晶的过程,发现了立方冰在这种低温衬底上的优先形核生长。
2023-03-31 09:36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手段。
2023-03-31 09: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023-03-31 09:29
让黄健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已开始开展台风海洋飞沫过程观测,即使现在,国际上海洋飞沫现场观测也是少之又少。
2023-03-31 09:27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这些关键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意味着数字经济及其所催生出的前沿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023-03-31 09:16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2023-03-31 09:16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
2023-03-31 09:22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
2023-03-31 09:20
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2023-03-31 09:17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