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幻剧能否成为影视出海的下一个风口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科幻剧能否成为影视出海的下一个风口

来源:解放日报2023-02-23 11:00

  近日,国产影视剧海外传播捷报频传。《流浪地球2》登陆国外院线一周就拿下超过300万美元票房,跻身北美票房前十。在欧洲市场,该片在英国和爱尔兰的58家影院上映后,首个周末票房达到240万元人民币,创造15年来华语片在该地区的最佳开局。《三体》电视剧也在国外受到好评,该剧在国外主流影视剧评分网站IMDb上拿到7.9分的不俗成绩,多集评分在9分以上。

  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不少业内人士期望,制作精良的科幻影视剧能成为出海的下一个风口;与此同时,古装、玄幻剧仍然是近期海外影视剧传播的主力。有网友做了2022年国产剧海外热度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包括《我的反派男友》《卿卿日常》《点燃我,温暖你》《苍兰诀》等,还有韩国观众沉迷《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甚至从中学习中国历史。

  在学者看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游记》等剧集的“点状”出海,到如今长视频平台纷纷在海外落地,国产影视剧出海已初步显现出规模化效应。

  科幻类型打破文化隔阂

  “《流浪地球2》的确是英国近几年来排片率最高的国产电影,而且本地非华人观众占比也很高。”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创始人及总监陈晓雯近来一直在观察《流浪地球2》在英国的上映情况,该片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令其倍感鼓舞。“尽管一些国际媒体特别是当地部分主流媒体在唱衰这部电影,甚至不惜造谣式报道,但从我们中心的观察来看,海外观众整体对《流浪地球2》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本地非华人观众大多对《流浪地球2》的制作水平之高震惊,很多观众也会把这部电影跟好莱坞的制作质量做对比。”

  在东南亚市场,《流浪地球2》同样斩获不少票房。记者从《流浪地球2》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独家发行及联合出品方英皇电影获悉,截至2月19日,该片在马来西亚取得近300万马币的票房成绩,打破多项中国大陆华语片纪录;在新加坡也已获得近100万新币票房,位列中国大陆华语片票房榜第三名。记者查询北美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发现,《流浪地球2》目前新鲜度为78%,爆米花指数为97%,前者意味着媒体的较高认可,后者则意味着它深受观众喜欢。

  同样改编自刘慈欣作品的电视剧《三体》亦表现不俗。从热度看,《三体》在腾讯视频自有海外平台WeTV北美地区播出时,每日均为站内播放量最高的内容。在YouTube平台,截至2月5日观看人数达到409万,共观看101万小时,其中近42%的用户来自北美地区。从口碑看,自开播后,《三体》海外评分不断上涨。在IMDb上,《三体》多集评分超过9分,剧集质量获得海外观众认可。

  “科幻题材出海,天然有优势,因为它符合全球观众某种共通的文化认知,也就是对科学的合理想象。”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何天平看来,相较其他题材,科幻更容易被输出,“相较而言,科幻不需要有太复杂的文化美学,这一类作品很容易被移植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环境中。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它天然具备可移植性。”

  这与陈晓雯的观察一致,在她看来,《流浪地球2》能受到国际观众的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一部科幻片。“科幻片在海外市场有相当的观众群,尽管《流浪地球2》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但作为科幻片类型,能打破很多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隔阂。”

  平台出海带来内容批量出海

  在科幻题材影视剧出海火热的同时,古装剧、玄幻剧、甜宠剧等仍是出海的主力。“为了追《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我每个月都在WeTV上充值会员。”在古装剧《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留言区,不少韩国网友留言:这是2022年最好的剧集,“我已经看了5遍,从服装、房屋到饮食,我感觉自己学习的是中国的历史。”

  WeTV是腾讯视频海外版,2019年上半年正式在海外落地,这也是首个以华语内容为主,面向海外非华人市场的视频流媒体平台,目前App在海外的整体下载量达1.7亿。平台上,正在热播的仙侠剧《重紫》以及《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君子盟》《择君记》等古装剧表现抢眼。

  “95后”宫玥正在韩国医学院留学,她发现医院里的护士们会主动跟她讨论这些“出海”的国产剧,“护士们特别喜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宫玥看来,身边的韩国观众对国产古装剧、甜宠剧比较感兴趣,“她们喜欢一些超出历史认知的剧,古装、玄幻为主。”

  现实题材的国产剧同样在海外有市场。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越南留学生阮黄美缘发现,丁梓光导演的46集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在越南火了。“它把我带回学生时代,重温家庭亲情。我觉得中国影视非常有意思,我从中不仅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词汇,还增长了知识,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

  实际上,国产影视剧出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广东电视台制作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虾球传》红遍大江南北,《虾球传》也成为第一部打进香港、东南亚地区的大陆电视剧。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游记》等国产剧就已走出国门,1990年后,出海影视剧越来越多。”何天平将这一时期的特征概括为“点状”出海。在他看来,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出现了规模化出海的趋势。“长视频平台在海外落地,市场化的影视平台急需在海外扩大市场和影响力,平台出海带来了批量化的内容出海。”

  “同步”上映是成功出海关键

  记者采访海外发行人士时发现,“同步”是成功出海的影视剧作品背后的关键词之一。

  《流浪地球2》在英国同步发行,并在大年初一举行首映礼。能否同步上映,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影片在海外的票房。陈晓雯坦言,在英国同步发行中国电影非常困难,一方面,它的电影院市场结构相比亚洲、北美市场更为复杂,另一方面则是前期准备时间上的紧张。“在英国,独立电影院数量与院线影院数量相差不多。发行商拿到版权后,还要通过行业审片拿到年龄分级证书,这个过程至少要花费两周时间。最理想的宣发筹备是在上映前至少留空两个月。如果版权销售方能配合这个时间点的话,我相信中国电影在海外的表现还能更好。”

  WeTV相关负责人介绍,早期的海外发行依托版权售卖进入海外市场的电视台或互联网平台,但由于受众有限,很少能够占据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档”。而自己搭建平台的好处在于,可以将每年国内产制的足够多的剧集内容推向海外。如今,古装剧也好,玄幻剧也罢,几乎都实现了海内外同步上映。

  过去,业内习惯用票房来评估中国电影的出海成绩,但陈晓雯认为,这种评估模式会忽视许多细节。她向记者展示了几张英国在线购票平台的截图,从中可以看出1月28日,也就是《流浪地球2》上映后首个周末英国非伦敦城市的电影院同时段几部电影的上座率情况,《流浪地球2》近乎满场,远高于《阿凡达2》等其他几部欧美影片。同期在英国上映的印度动作谍战电影《帕坦》也有着不错的上座率。“印度电影也在国际市场逐渐开拓出自己的地位,但不少看过两部影片的观众都觉得,《帕坦》的制作水平和《流浪地球2》差距还是很大的。”

  随着《流浪地球2》和《三体》的成功出海,能否断言科幻将是国产影视剧出海的下一个风口?何天平认为,目前下这一结论为时尚早。“这只是个案,我们并没有体现出充分的内容基础或工业基础,也还看不到有规模化的科幻作品能大量输出到海外。”他判断,在未来,规模化出海对文化传播来说至关重要,“跨文化传播中一定会有‘噪音’存在,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大量作品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文化印象。所以我们要规模化出海,去提升传播的效能。”

  最近,国外媒体仍然不乏质疑《流浪地球2》式的中国科幻片能否畅行全球的声音,陈晓雯认为,对《流浪地球2》的海外影响力,眼光应该放得更加长远。“中国科幻片将来的卖点,是在制作水平与好莱坞相当的基础上,表现出新的哲学思考。《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是西方科幻电影中从来没有过的想象,我们不是要移民到其他的星球,而是要带着地球流浪,这是很浪漫的。中国科幻片的国际化新轨迹,就是要弥补西方传统希望通过科技征服宇宙的观念,弥补他们宇宙观中缺乏的想象和浪漫。”张熠 钟菡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