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精品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多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精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2-24 10:36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发布,《大考》《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人世间》《梦华录》等20部佳作入选。入选剧目既展现出去年电视剧创作的崭新气象,也为行业发展留下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其中蕴含的精品创作发力方向值得关注。

  既是选集,必有其标准,这20部电视剧能从去年题材丰富、类型多元的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主题鲜明、制作精良、观众认可这三点缺一不可。笔者认为,这20部作品的共性在于无论选取何种风格题材、哪个时代背景,都采用现实视角展开对事件和人物的描摹,站在人民的立场考察其精神价值并进行艺术表达,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引发观众的深刻共鸣。

  精品创作没有捷径,扎根基层、深入思考、求真务实,收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认识和感悟,这样的创作方法极为关键,由此创作出来的内容也才有价值。正如《山河锦绣》《县委大院》等剧中的基层干部,不畏百般困难,不图一时虚荣,一步一个脚印地真抓实干,历经考验,终于得到群众认可,这些剧也通过人物群像,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大时代的信仰之光、人性之美。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数风流人物》中救亡图存的革命者群像,到单元剧《我们这十年》中的奋斗者群像,都令观众感动、深思。

  真实自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影视工作者取材现实生活,为剧作注入真切情感和生动细节,又以此为基础进行艺术化和审美化创造。无论是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的《大山的女儿》,还是将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的《人世间》《幸福到万家》,抑或是聚焦普通人成长历程的《大考》《超越》《二十不惑2》,现实与艺术的交织赋予作品独特魅力,观众被其中蕴藏的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和人性光芒所感染。在悬疑谍战中融入家长里短和黑色幽默的《对手》,也为同类题材作品呈现了更多可能性。

  在创作上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地讲好更多行业故事,是过去一年精品剧作的重要特点。《警察荣誉》《问天》《麓山之歌》《底线》《埃博拉前线》等,将人民警察、航天人、大国工匠、司法工作者、国际医疗人员等不同职业者的故事娓娓道来,致敬各行各业为新时代默默奉献的人们。

  在彰显中国审美旨趣方面,《风起陇西》《梦华录》值得称道,不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通过历史传奇呈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此外,《天下长河》中清代河患泛滥、民生多艰与《运河边的人们》中今日运河沿岸的美好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超越时空获得启迪,通过文艺作品对新时代的发展成果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生发出对未来的希冀。

  电视剧是不是精品,观众心中有杆秤。这20部作品中近半数的豆瓣评分超过8分,口碑及收视情况均在同期播出的电视剧中居于前列。由此可见,在有关部门推动下,影视行业上下齐心,相关企业积极担当,多元题材点亮荧屏,各类人才相继成长、成熟,越来越多优秀电视剧正不断涌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20部作品,既是对过往创作成果的总结,也树立了新作超越的标杆。期待电视剧行业以合理的成本、敬业的团队创作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精品,为中国电视剧发展谱写更精彩的新篇章。覃皓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