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民谣2022》圆满落幕 全场大合唱《光阴的故事》治愈拉满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我们民谣2022》圆满落幕 全场大合唱《光阴的故事》治愈拉满

来源:国际在线2023-02-24 16:49

  2月24日,由爱奇艺出品、鱼子酱、欣喜文化联合出品的民谣音乐竞演综艺《我们民谣2022》,随着民谣盛典的播出圆满收官,名场面舞台表演纷纷呈现。其中,周云蓬、房东的猫、万晓利、柳爽、马条收揽“雀实民谣”TOP5。

  此外,本期节目还特别设置了多个“奇葩”奖项,以趣味颁奖的方式回顾了民谣音乐人在节目中,如同好友聚会般烟火气十足的真实生活。作为一档聚焦于民谣的音乐综艺,《我们民谣2022》用十期走心歌曲,成功将民谣音乐重新带回华语乐坛的主流焦点。

  民谣音乐人合唱《光阴的故事》回忆感拉满!周云蓬《瓦尔登湖》引人向往

  《我们民谣2022》第十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民谣盛典,节目用《光阴的故事》这首充满回忆感的歌曲拉开民谣盛典的序幕,让不少网友表示泪奔:“听着《光阴的故事》感觉每一期、一幕幕都闪过眼前,这是民谣版的《难忘今宵》吧!”

  随后,民谣音乐人与民谣好友接连献上民谣舞台,让本应紧张的比赛变得更像一场民谣好友聚会。周云蓬应景献上讲述离别故事的《瓦尔登湖》,引得李宇春忍不住感叹:“听完想去瓦尔登湖。”万晓利用一首全新插电版《狐狸》,让一众民谣音乐人表示:“今天的这只狐狸霸气侧漏!”房东的猫带来一首《爱你就像爱生命》,借以致敬偶像王小波,也致敬一直支持佩岭做自己的酷奶奶。

  让人惊喜的是,民谣好友李宇春也为盛典献上特别表演《张三的歌》,用唱着你、我、TA无数人平凡生活的歌,描绘真实的、百感交集的人生。也难怪网友直呼听得够爽:“仿佛置身现场享受了一次民谣live!”

  盛典奇葩奖项雀实麻了!民谣音乐人生活实录烟火气十足

  随着节目收官,本季“雀实民谣”TOP5排名也全部揭晓。周云蓬实至名归揽获TOP1宝座,房东的猫“意外”获得TOP2高位排名。在排名公布后,房东的猫佩岭一度泪崩现场,直呼太有压力:“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是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除了贡献出众多让人“哭麻了”的歌曲外,本期还别出心裁设置了特别颁奖环节。年龄相仿的房东的猫和水木年华陈秋桦,在一次合作后“果断抛弃”卢庚戌、缪杰两位老大哥,组成新组合“房东的小花猫”,并因此拿下“比南郊公园的情侣关系还好奖”;陈粒因为“太能哭”泪洒民谣城每个角落,成功斩获“比湘春路尽头水还多奖”;而小河在寻谣计划的执着,对自我追求的坚守,也让人看到了他闪亮的一面,“比解放西的夜生活还闪亮奖”实至名归。他们以真实且足够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民谣处处存在的烟火气。

  从最初的见面会,到后来的电力、原力麻雀舞台,再到之后用民谣记录“长沙十二时辰”、民谣音乐市集吃喝玩乐“一条龙”……《我们民谣2022》用十期节目构建了一个“美好乌托邦”,让观众得以重温民谣的魅力,在节目中找到共情感,精神世界得以抚慰,更有网友贴切地形容节目为“电子布洛芬”“精神避风港”。

  《我们民谣2022》作为全新爆款音综,让民谣成为了下一个“华语音乐符号”,这无疑是爱奇艺又一次在音综内容上的成功创新与突破。用音乐描绘烟火人间,感受真实生活中的动人一面,走进民谣感受被治愈的美好。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