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假如去孤岛只能带一本曲谱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假如去孤岛只能带一本曲谱

来源:解放日报2023-03-10 09:59

  钢琴家盛原 由受访者提供

  今天是钢琴家傅聪89岁诞辰。今晚,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盛原将献演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以傅聪生前演绎过的经典之作向他致敬。

  在音乐会前夕,盛原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了傅聪对他的影响。

  ■记者 陈俊珺

  矜持中透着简单的可爱

  解放周末:你曾说,你与傅聪先生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你们是如何相识的?

  盛原:我从小就受到傅聪先生的影响,我不到10岁的时候就听过他的音乐会,他那种非常纯真的音乐深深打动了我。他为人也非常简单纯粹,矜持中透着一种简单的可爱。

  我和傅聪先生开始朋友般的交流是在2007年。在纽约国际键盘音乐节上,我弹了肖邦的《24首前奏曲》,可惜他没有时间来现场听。后来我给他寄去了录音碟片,他听完后表示非常欣赏,也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此后,我们进行了很多有关肖邦前奏曲的交流。他到北京演出时,我拿着谱子请他指点。2010年,我和傅聪先生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录制了肖邦《24首前奏曲》的大师课节目。节目播出后,得到了热烈的反馈和关注。

  解放周末:那次大师课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录制过程中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盛原: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的节目是一个多小时,其实那堂课我们一共上了近三个半小时。傅聪先生完全没有把它当作一档电视节目,他忘我地沉浸在音乐里。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在音乐中透出的那份生命力给了我特别大的鼓舞。当我面对他时,一想到人这一生可以这样与音乐相伴,就给了我前行的动力和目标。

  我记得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当时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准备了两架钢琴,录制前,傅聪先生试了一下琴。他觉得我要弹的那架琴不错,但为他准备的那架琴的声音太亮了,于是他就请技师把那架琴的琴锤稍微扎一扎。我发现他对钢琴的构造、维护甚至修理都非常了解。他让我明白,要把钢琴弹好,对钢琴本身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

  他比我更有张力

  解放周末:你即将在纪念傅聪先生的音乐会上演奏肖邦、李斯特、舒曼的作品。为什么选这几首曲子?演奏时会有压力吗?

  盛原:1994年,我在纽约和多伦多听过傅聪先生的两场音乐会,印象非常深刻。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他穿着一身唐装,潇洒飘逸地走到台前,肖邦《24首前奏曲》的音乐响起,给人一种震撼甚至让人销魂的感觉,真无愧于“东方钢琴诗人”的美誉。

  两个月后,我在多伦多听他弹李斯特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三首》和舒曼的《大卫同盟舞曲》。我记得他用一种“弱”的方式来结束那场音乐会,很少有音乐家敢于以这种非常安静的方式作为独奏会的结尾,真的很难忘。所以这次我就想用同样的曲目来纪念傅聪先生,以此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

  要说压力,那肯定是有的。这些曲子的分量都很重,而且在傅聪先生的家乡上海演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上海有非常多懂行的听众。但是,压力归压力,我还是很期待这场演出。

  解放周末:你的演绎风格与傅聪先生有哪些不同?

  盛原:先说说我们的相近之处吧。我觉得我们都是敏感、细腻的人,演奏都比较有诗意。2010年,我用肖邦时代的普莱耶尔钢琴录了《24首前奏曲》给傅聪先生听,他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他说好像在听自己弹琴一样。我想我们之间可能真的心有灵犀。

  要说我与他的不同,我觉得傅聪先生的音乐张力可能比我更强一些,我稍微平和一点。从当年他给我上的大师课节目里观众或许就能看出来,我似乎更像一个中年人,而他则像一个年轻人。当然,我也有弹得很激动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更平和一些。

  带上肖邦、带上巴赫

  解放周末:肖邦的《24首前奏曲》对你和傅聪先生都有特别的意义。这套作品可谓包含了人的一生,其中有哪几首是你比较偏爱的?

  盛原:第13首升F大调前奏曲是一首非常梦幻的作品,在一种纯粹的美好中夹杂着些许惆怅。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点接近,我崇尚一切美好的事物,面对不那么美好的事时,我会感到悲伤惆怅,却很少愤怒,有一种“知天命”的感觉。

  解放周末:傅聪先生曾说,如果他去一座孤岛只能带上一本谱子,他会选择带肖邦的《24首前奏曲》。而你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可能的话,想再带上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为什么?

  盛原: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肖邦当年去马略卡岛带上的唯一的谱子,然后他在岛上写出了《24首前奏曲》,这很有意思。《十二平均律》是一部包含了生命、宇宙的作品,所有的情绪、思想全都在这首曲子里。巴赫是一位无所不包的作曲家,他用简单的音符表达了包罗万象的情感,他在音乐里真是什么都说了。

  解放周末:你曾用12场音乐会演奏过肖邦所有的独奏作品,你也是诠释巴赫作品的顶尖钢琴家。在与这两位作曲家“对话”时,感觉有什么不同?

  盛原:弹奏巴赫作品的时候我更像是一个学生在与老师对话,像一个年轻人与智者对话,我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安慰与快乐。我在演奏巴赫的时候会有一点敬畏感,因为他的曲子很难弹,有一种在攀登高峰的感觉。

  弹奏肖邦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我与他的距离很近,这些音乐仿佛是我心里特别想写、却写不出来的旋律。在弹舒曼作品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感觉,有点像是在弹知己的音乐。相比较而言,肖邦更女性化,像艺术中的女神,而舒曼更男性化,更像我自己。这种角色的转换与扮演或许是音乐里最有趣的东西。

  通过音乐热爱生活

  解放周末:傅聪先生晚年经常练习肖邦的练习曲,也热衷于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些作品。这些练习曲究竟有何魅力?

  盛原:傅聪先生曾跟我说,他发现肖邦练习曲中有一些新的内涵,他很想把它弹出来。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而是像年轻人一样在音乐上不断追求,他觉得自己的技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事实上,通过练习、思考与体会,他的音乐一直在进步。对音乐的不断追求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习惯。

  解放周末:除了钢琴技艺,傅聪先生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盛原:他对我的影响太多了。除了在音乐上的刻苦追求,还有他那份赤子之心。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后,他选择保持这种单纯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赤子之心不仅是一份单纯,还包含着热情,傅聪先生对喜欢的事物会不加掩饰地追求,比如音乐、美食、文学,以及他所不了解的文化,他会非常好奇地向人求教,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得很急切,丝毫没有大音乐家的架子。可以说,他的人生观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帮助我确立了我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解放周末:你曾经受教于傅聪先生,如今,作为音乐教育者,你自己在音乐教育方面有哪些心得?

  盛原:作为老师,我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孩子如何通过音乐热爱生活,通过音乐知道怎样生活。生活中要懂得爱,还要有思考的能力,学音乐是实现这种生活的方式,音乐本身并不是目的。

  傅聪先生是纯粹为音乐服务的,他希望通过教学让音乐在世界上流传更广、被更多的人所理解。而我希望能够通过教授音乐,把人变得更健康。从方法上来讲,我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我会根据他们的个性调整培养方式。

  人物

  盛原生于北京的一个音乐家庭,5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后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李其芳、李惠莉以及周广仁教授。1991年,他赴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深造,并获得音乐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海外留学期间,盛原曾向世界公认的巴赫专家罗萨琳·图雷克潜心学习,研究巴赫的键盘作品。

  盛原曾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音乐会,并与国内外诸多知名交响乐团合作。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颇受国际乐坛瞩目,英国《国际钢琴杂志》称盛原为“中国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

  盛原对早期键盘乐器的理解与掌控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他频繁用作曲家创作时代的乐器,包括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和早期钢琴演奏作曲家的作品。他的唱片发行于各大国际唱片公司,他也是“音乐光明行”盲人音乐公益项目的创始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