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东君:和实力派搭档,是演员的幸运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韩东君:和实力派搭档,是演员的幸运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3-03-15 12:39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韩东君”这个名字最早被大量提及,还是2015年《无心法师》播出期间。“百年轮回世事迁,我以我血镇妖魔”,那位剑眉星目,“不老不死”的捉妖师无心当年可是无数观众心头的“白月光”。日前,由刘家成执导、王之理编剧的年代剧《情满九道弯》收官。剧中豪迈爽朗的男主角“杨树茂”令不少观众眼前一亮,随着韩东君哭戏、台词、爆发戏等关键词的铺开,饰演“杨树茂”的韩东君也向大家展现了他作为演员更多的可能性。

    东北小伙的表演难题如何演出北京胡同味儿

    《情满九道弯》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从小一起在胡同里长大的杨树茂、叶菲、史小娜、赵亚静之间的爱恨纠葛,以人物的成长经历来体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风云际会的历史变迁。

    杨树茂,典型老北京家庭出来的孩子,心眼直,讲义气,帮人做事能搭上自己,得了一个“傻茂”的诨名。他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九道弯”:从插队知青到返城进厂,从放弃铁饭碗到去广州打拼,从业务风生水起到破产资金冻结,从落魄失意到东山再起……正如韩东君所说,这是一个成长型的角色。“我觉得这就是改革开放下小人物的成长故事。他从一个只会往前冲的胡同小伙愣头青,到慢慢地打开了眼界之后,开始自己做老板。包括后期选择隐退,把事业交给爱人去打理,是有一个转变的。”

    可想而知,杨树茂这个角色不好演。要跨越人物大起大落的几十年,要把握好分寸感,那些时代、地域和人生经历共同搭建出的壁垒,需要演员去自我克服。对此,韩东君有自己的七字真言:真听真看真感受。

    在前期展开案头工作时,韩东君向父母请教:“我父母是60后,我就向他们打听那个年代下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

    《情满九道弯》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剧,主角杨树茂在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而韩东君是地地道道的哈尔滨爷们,为了练就一口京片子,韩东君下了不少努力,对“局气”“瓷器”“且着呢”这类俚语如数家珍。如何演出北京胡同年代味儿?他说:“第一是借鉴,第二是自己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下的人物都是什么样,再一个,还是更多地去相信导演。结合资料、想象力、剧本,去演绎人物。”

    台前磨出来的戏幕后学出来的角儿

    《情满九道弯》的题眼在“情”,亲情、爱情、友情交织成人生的弯弯绕绕。其中,杨树茂和女主角叶菲的修成正果让人津津乐道。剧中,叶菲是杨树茂青梅竹马的小姐姐,也是在他落魄时雪中送炭的爱人。而戏外,韩东君对演员热依扎的耿直评价则让人忍俊不禁。

    “你觉得热依扎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这还用我说吗?人家都拿奖了,大家都非常清楚了,就是非常好的演员。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跟热依扎一起演戏,大家相处、搭档、配合得都很愉快,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这么想的,回头你帮我问问她。”

    和剧中不同,生活中热依扎有点慢热,并非韩东君这样的阳光健谈型选手:“我记得刚开始不太熟的时候,她就完全不怎么讲话,熟了之后也会跟你开开玩笑什么的,但是我觉得她很知性,很善解人意。我们每场戏都会聊一小会儿。大家其实都是有备而来,但还会再磨一磨聊一聊。”

    比起和热依扎的自在相处,面对戏内是“杨父杨母”,戏外是“师哥师姐”的老戏骨毕彦君和萨日娜,韩东君把自己身上的弦儿紧了又紧:“压力肯定会有,因为他们都是实打实的老艺术家。”

    “我们仨都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我不仅仅是作为搭档去跟他们演戏,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学生去看前辈演员怎么演戏,怎么在剧组里生活的,这也是值得我们晚辈演员学习的。”秉持着“学到就是赚到”的理念,没戏的时候,韩东君就蹲在监视器前,观察两位老师在演戏过程中的投入和专注,以及对细节的把握:“其实杨父杨母的角色特别不好演,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会让人极其反感。但是他们又能打配合,诠释得很有趣味性,让人觉得这对父母也很可爱。我觉得演戏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演,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一个方式。”

    信奉“戏比天大” 演戏需要迈出舒适圈

    《情满九道弯》播出后,韩东君的台词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不过也有“追剧党”给他提了建议,对此他也虚心接受:“我看有人说北京人说话快归快,也没有吐字不清,可能是我学的不到位,这都是经历和学习的过程。”

    无论是磨出来的台词,还是人物的复杂层次,挑战的结果需要交给观众评价。韩东君的性格和杨树茂部分相似:敢而不莽,将一切看作曲折上升的路途,有大胆尝试不怕失败的勇气。他说:“如果最后呈现得不好,其实我也不怕,因为演戏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事。我敢于迈出舒适圈,敢于去挑战不太擅长的东西,我要去积累演艺经验,所以哪能说所有东西都是好的,我们也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能和一群把心思都花在剧本上、认定“戏比天大”的人共事,确实是演员的幸运。韩东君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演艺经历。能跟这样的导演、这样的前辈演员去合作,是我的荣幸。我们这些年轻演员都是奔着演好戏去的,在这样的组里是我的运气。”

    对于韩东君来说,那些外界“看个热闹”的事绝不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调:“我不怎么营业,别管那些‘热闹’,演员还是要有生活。我能做好的就是尽力把戏演好,一步一步走好,不让每一个信任我的人失望。对我来说,喜欢演戏这件事从来没变过。我认为每一部戏都要给大家带来值得思考的东西。”

    据中新网 受访者供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