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科幻叙事的现实土壤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16 09:41

  作者:杨 磊 陆贝珂

  只要创作者保持内心的热爱,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会建立起中国科幻生动、独特的文化表达。在驶向广袤世界的旅程中,中国科幻会结识越来越多的朋友。

  正在不断升温的国产科幻热,引起广泛讨论。我们相信,大家对于科幻的热情会持续下去,会有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不断涌现。正如作家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推动着创作的突破和跨越,这是科幻文学、科幻影视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幻想题材,而科技是科幻的基础。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拍出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品?

  我们在深入调研后发现,西方科幻作品无论哪一种流派或类型,始终在描述他们自己的历史,主题与西方文明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与中国武侠和中国神话有关的文艺作品,也始终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说到底,科幻是一种表达语汇,被赋予怎样的文化属性,要彰显怎样的现实意义,是国产科幻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找到国产科幻的精神内核,接通文化根脉,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国产科幻作品才能拥有自己的语汇,表现中国人对未来的看法。简言之,我们应当赋予中国科幻独特的历史内涵和现实价值。

  《三体》等科幻小说对人类科技进步之路充满热情,对科学与文明保持乐观,其内蕴的中国人特有的进取心,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样的科幻感是在现实基础上的“起跳”。影视改编则是在原著基础上的“起跳”,越接近真实,现实细节越丰富,越能赋予科幻作品可信度,营造出沉浸感和代入感。因此,电视剧《三体》创作之初,我们提出用现实主义态度和写实主义手法拍这部科幻作品,努力拉近科幻与观众的距离。创作团队首先用3个多月时间,采访涉及天体物理、纳米技术、粒子对撞等各领域的科学家。剧组在全国大型转景一共12次,涉及200多个场景,足迹横跨大江南北,用实景最大化呈现真实的魅力。只有尽可能还原真实的面貌,才能传递出真正的精神内涵。

  国产科幻正处于发展机遇期。科幻的产生总是与科技发展、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宏大的想象力会激发出创造力,不断将科幻转化为现实。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教育领域鼓励创新思维,大力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相信我们的科幻想象会进一步迸发。

  科幻影视与特效技术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建立中国科幻的叙事一定要有本土化的特效表达。与10年前相比,国内的特效水平有了显著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全部实现本土化,从视效总监到一线创作人员都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团队,这让中国科幻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更具有独创性、民族性的视觉呈现。

  只要创作者保持内心的热爱,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会建立起中国科幻生动、独特的文化表达。在驶向广袤世界的旅程中,中国科幻会结识越来越多的朋友。

  (作者分别为电视剧《三体》总导演、视觉导演)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