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传承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3-17 15:58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面世

  《长征第一渡》剧照 出品方供图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集结在江西于都河渡口,从8个渡口渡河。“向前,向前,迎着蒙蒙的暮霭,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水声,渐渐地,那声音被急行军的脚步声代替了。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于都河畔的乡亲。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战斗、行军一年零两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杨成武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日前,以此为内容的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在于都长征大剧院与观众见面。从“长征第一渡”到《长征第一渡》,红军历经磨难、突出重围、走向光明的艰难历程在这里重现,鼓舞新时代青年走好新的长征路。

  该剧共分6个篇章:《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和《新时代的宣言》,以长征中的重大事件为节点,串联起一部恢宏壮丽的文艺史诗,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奇迹。

  该剧集结了众多国家级艺术家联袂为舞台品质保驾护航:肖向荣担任总导演,朱海担任编剧,舒楠担任音乐总监,王涛担任总制作人;演员阵容强大,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刘晓翠、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王勋、中央戏剧学院青年演员陆芳等担任主演。

  令人瞩目的是,除了专业演员,出演这部作品的还有不少当地的红军后代和群众演员。他们将在舞台上演绎祖辈、父辈的真实经历,呈现跨越时空的真情对话。肖向荣说:“他们演绎的既是国史,也是家史。”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件道具都浸润着主创团队对长征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肖向荣表示:“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必胜的坚定信念,对全体主创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洗礼,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教育课。”

  《长征第一渡》也进行了舞台科技的新探索。该剧采用罕有的360°机械液压舞台,可翻转可升降,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再现雪山、草地等历史场景,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真实再现红军长征岁月的艰苦卓绝,该剧还将大型瀑布、铁索桥等搬上舞台,最大化地丰富了舞台空间。大跨度威亚、可开合大屏等也增强了视觉张力,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冲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长征第一渡》厚植家国情怀,将普通人的命运置身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亲情、爱情、友情相互交织,彰显红军战士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的不朽。这部作品让观众全面了解于都的历史和党史、国史,赓续红色血脉,值得今天我们所有人观赏、回味。(熊昳康)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