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是谁》:刑侦剧的又一次“狂飙”?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他是谁》:刑侦剧的又一次“狂飙”?

来源:文汇报2023-03-29 10:15

  马纶鹏

  3月中旬,张译主演的《他是谁》和冯小刚执导的《回响》双峰齐出,都是刑侦悬疑剧,却各有千秋。其中《他是谁》在宣发上并不占优,却展现出黑马之姿,热度好评不断。

《他是谁》中,陈雨锶饰演的聂小雨

  在《狂飙》的余波之下反观《他是谁》,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张译的精彩演绎保证了收视率;“烧脑”剧情,反转设计,快节奏、宽视角都是两剧“吸睛”之举;回到真实的历史时空,扫黑除恶、为民除害也让它们摆脱之前《回廊亭》《通天塔》等悬疑剧的“悬浮”和牵强,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责任。虽不属于同一个类型,但《狂飙》的出圈让我们可以更清楚破译《他是谁》的“收视密码”——对比一根筋的安欣,《他是谁》中的卫国平是“圆形人物”,有缺陷,更有成长,破案轴,可生活有血肉,这是刑侦剧的主演保证;对标《狂飙》基于真实大案,实地取景,历经廿年正邪搏斗,《他是谁》突破刑侦剧取材局限,以多起真实案件为原型,在纪实与虚构之间找到平衡,给观众带来现实主义震撼;《狂飙》带有浓郁的南方地域风格和生活气息,甚至有丝港片风韵,而《他是谁》最强烈的风格化来自逼真的时代感,由此提供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怀旧的同时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家国之安稳。

  刑侦剧的主角保证:“圆形”张译,成长演绎

  从早期《我的团长我的团》,到《重生》《重生之门》《狂飙》,张译用率真隐忍、不服输的强个性以及自己多年军旅生涯的经历,再一次完成了对主角的塑造。《狂飙》中的安欣与《他是谁》中的卫国平,都很轴,就像政委提醒卫队的台词:“缺点也是你的最大的优点,执着。但它是双刃剑,要是不加控制,就是偏执”。两部剧中的男主都是拼命三郎,几乎不近女色,都身负师友的牺牲下自责的“主角性压抑”,让其喘不过气。

  但细品之下,《他是谁》中的卫国平是“圆形人物”。福斯特曾在其《小说面面观》中对比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前者属于性格决定,由简单的意念或特性创造出来,容易辨认也印象深刻;而后者更复杂,更多变,往往在不协调下显得更真实。卫队就是这么个更真实的人物形象。他工作上一丝不苟,对下属严慈并济,平时却嘻嘻哈哈,聚拢人心。面对聂小雨,偶尔也会撒个娇,面冷心热,那几声“站住”(喜欢说不出口时的暗号)可爱得让人心疼。他性格其实开朗而幽默,在澡堂时候特别放松,段子不断,但心魔太深,不能也不敢发泄,玩命折腾自己,是救赎,也是忏悔。他办事有章有法,办案又不拘一格,突破常规,甚至会触犯些条例,抓捕薛家健的时候,建议“撤出校区,守株待兔”,也会为了寻找证据,没带证件就硬闯现场。

  这种“圆形”刻画打破了“执拗刑警”的原型刻板,也见证了张译在《他是谁》中一步步痛苦成长淬炼的历程。卫国平曾经是青涩保卫科“双雄”,在上世纪80年代中转成刑警后甚至连保护现场都不懂,亲见兄弟被残忍割喉牺牲之后,3000个日夜不断积累办案经验,从新手到队长,绰号“卫无期”,专攻大案。他主动挑战自己弱项,泡档案细节,追技术发展(DNA),即使失眠也在所不惜;他犯错,也带偏整个队伍,在预审薛家健时候,鲁莽冲动,心急坏事。但可贵的是他承认工作不足和性格缺陷,在刑侦骨干业务会上,勇于剖析自己,否定自我,反省刑警办案时候的“主观恶意”。“圆形”设计和成长路径都给了张译很大的演绎空间,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

  刑侦剧的改编突破: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平衡

  《他是谁》在虚构剧情安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案中案,案后案的设计。一拖N——以一个主线故事即1988年“割喉性侵”连环案做连接线,串联多个小案件,一直延续到1996年,从而组成一副完整的剧情架构。多条案件线并行,抽丝剥茧的断案、翻案、并案、疑案变新案,视听效果十分奏效,强情节、多重反转和快节奏呈现,给观众带来硬核的刑侦破案爽感。

  而聚焦这些关键案件,编导团队是花了巨大心血的,不回避,不编造,不煽情,不枉论,用现实主义之魂铸就了剧本和剧情的真实可信,细节动人且主题稳健。《他是谁》中的主要案件都是有案可查、按图索骥的。该剧创造性地糅合了1996年刁爱青案又称南京“1·19”碎尸案,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以及1982年香港雨夜屠夫案等多个大案要案。诸多如环卫工人拾到抛尸黑袋,坐公交到异地犯罪再跨城回乡躲藏,受害大学生喜欢听死亡金属等扎实细节都是从当年大案要案中找到灵感。

  所以,在虚构和纪实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是《他是谁》吸引观众的另一要素。真实案件不仅提供了线索和细节,还给剧组还原刑侦工作提供了绝佳机会。上世纪90年代的刑侦手段都是依靠排查,没有DNA这样先进的生物手段,也缺乏监控这样的社会维稳工具,大规模拉网式地排查就会牵出其他案件,频走弯路却意外收获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是为什么整部剧采用一拖N的叙事结构,这是纪实所要求,也是虚构的最佳表现形式。整个剧组都懂法律、懂刑侦。预审科的审问策略设计非常好,没有让张译的“主角光环”遮掩其他人,群戏更精彩,在薛家健一案中,女警官顾开岩的预审能力,小汤的灵光一闪,政委吴克的严谨都足以让整个刑侦队伍闪闪发光。《他是谁》尊重法律,甚至还引入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无罪推定”和“犯罪嫌疑人”的普及。强调“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就像没有纪实,就谈不上虚构一样。

  刑侦剧的时代呼唤:逼真时代感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相比很多悬浮的刑侦剧,《他是谁》的服化道用心考究、还原时代,让观众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到整个警察制度、刑侦过程的复原和再现,比如当年出警用的桑塔纳、小跨斗、经典绿警服,甚至刑侦现场警察戴的老式棉纱口罩,小到崔健的摇滚音乐,走访调查中游戏厅里的拳皇游戏,以及旧澡堂大池子上一块块斑驳的杂色瓷砖,无不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对标《狂飙》中在广东江门、佛山等实地取景,融入当地百姓日常的肠粉、猪脚饭等元素,《他是谁》虚化了地域,但强调了时代。和许多改编剧集一样,《他是谁》的故事发生地在“江东省宁江市”,这个虚拟城市很多取景来自湖南株洲徐家桥步行街,斑驳老街下嘈杂市场,人来人往经过数十年的老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沉浸式体验感一下子拉满。此外,剧情里户外犯罪或破案环节很多安排在昏黑暗沉的雨雪天,不仅符合罪犯动机和行为,因为恶劣环境会冲洗掉一切痕迹,大大增加刑侦难度,客观上也为整部电视剧增添了肃杀紧张的气氛,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猜测终极犯罪“他是谁”的悬疑中。

  就像导演鲍成志自己坦言,创作《他是谁》过程艰辛而漫长,核心就是要探究刑侦剧这个成熟类型“它是谁”——犯罪就像社会符号,体现特殊而极端的生活形态,而刑侦破案则是展示社会与时代的解剖刀。从这点来看《他是谁》是成功的,它的主角塑造圆形有力,群戏精彩纷呈,在真实案件的改编和融合上均有创新,且前半部偏重刑侦,后半部着力扫黑,赋予整部作品可贵的厚实与深刻感。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