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回响》:故事的失调遮蔽了心灵的回响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回响》:故事的失调遮蔽了心灵的回响

来源:文汇报2023-03-29 10:36

  李宁

  《回响》是冯小刚继《北辙南辕》之后执导的第二部网剧,改编自作家东西的同名小说。该剧讲述女刑警冉咚咚在侦破一则名为“大坑案”的凶杀案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丈夫私自开房,进而心生怀疑,在勘破案件的同时勘察婚姻关系的故事。

  《回响》讲述女刑警冉咚咚在侦破一则凶杀案过程中无意中勘察婚姻关系的故事。图为冉咚咚和丈夫

  原著的叙述方式是双线结构:奇数章写案件,偶数章写情感,最后一章将两条线索合并在一起,从而让案件与情感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回响的互文关系。《回响》的剧本由原著作者东西亲自操刀,为了适应网剧受众趣味而改变了原著清晰的双线结构,让案件与情感在每一集中都紧密地交织缠绕。除此之外,该剧基本保持了原著的故事走向与人物关系。这种叙事方式,无论放在“迷雾剧场”还是国产悬疑剧的谱系中去看,都是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非典型悬疑剧。只不过,情感线与犯罪线的生硬结合,难以引人共情的人物形象,以及现实反思的悬浮老套,令该剧始终给人一种不协调、很拧巴的怪异感。

  情感与犯罪的生硬结合

  全剧围绕“谁是杀害少女夏冰清的凶手”这一核心悬念展开叙事。不过,破案只是其次,破解人心的秘密才是该剧的重头戏。以悬疑故事探索人性与情感的隐秘幽微,并不鲜见,这也是悬疑剧天然的优势。《回响》的不同在于,把情感问题当做犯罪案件来处理,用推理的方式来讲述日常生活。这样的拍法颇有些新意,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一方面,是审讯场景的过度呈现。该剧的破案过程,基本以室内审讯为主。女主冉咚咚在反复审讯中一次次揭穿嫌疑人编织的谎言,破解他们的情感纠葛与复杂心理。同时,她也把破案过程中的心理波动,镜像式地投射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把家庭空间变成了审讯场所,去质询与拆解婚姻关系的真相。

  冉咚咚与丈夫慕达夫的分歧源自二者对待爱情的根本态度:前者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后者则是实用的现实主义者。东西在写原著小说时,曾恶补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虽然剧版相比原著省略了大量的心理状态的描画与分析,但仍然采用了画外音等方式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借助冉咚咚这位爱情至上主义者的审问,该剧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现出了婚姻关系中隐秘的心理较量,同时展现出情感权力关系中主导者往往也是依赖者的辩证事实。不过,交叉叙事加上反复的情感审问,让观众很难清晰地感受到情感的细微变化,体会到的更多是婚姻关系里令人避之不及的一地鸡毛。

  另一方面,是心理逻辑的过分主导。该剧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依赖的是心理逻辑和情感线索,而非因果关系清晰的现实逻辑。这尤其体现在夏冰清的真实死因上:该剧讲述了一个带有荒诞色彩的买凶杀人故事,构建了从徐山川、徐海涛、吴文超到刘青、易春阳的层层分包的路线。问题在于,这些人物之间的任务分包缺乏坚实的现实逻辑。吴文超因为项目策划不力,临时有了劝说夏冰清移民国外的想法,于是找来了老同学刘青;刘青因为与农民工易春阳交流诗歌,顺带将任务委派给了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后者。这种设定过于偶然与荒诞,缺乏真实性与可信度。最终,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故事的逻辑也在不断弱化。

  此外,《回响》备受网友诟病的大结局,也是该剧的一个败笔。原著中,在不断的试探与质询中,冉咚咚与慕达夫二人的情感走向了仍然相爱却无可挽回的破裂。原著写出了情感是如何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走向破碎的,用鲁迅的话来说,可以说呈现了一种“几乎无事的悲剧”。在剧版中,男女主角虽也离婚,但最后还是被赋予了一个看似开放实则圆满的结局。这个强行扭转的幸福结尾,使得之前所有的情感审问与心理较量带来的婚姻关系走向变质这一故事逻辑,变得摇摇欲坠、难以成立。

  难以共情的人物

  《回响》以“大坑案”为核心,塑造了冉咚咚、慕达夫、夏冰清、徐山川、沈小迎、吴文超、贝贞、徐海涛、刘青、易春阳等诸多人物,并尝试去探寻每个人物的情感世界。他们身份不同、职业各异、主次有别,但相同点在于都有着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

  显然,创作者有意呈现人心的游移与含混,因此不厌其烦展现着制造谎言、拆穿谎言、重构谎言的过程。但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便是,许多人物的真实性格被游移不定的表面性格所遮蔽。例如,该剧对夏冰清这一人物的刻画,就犯了反复游移、模糊不清的毛病。作为受害人,她在父母、徐山川、沈小迎、吴文超等人的描述中呈现出多变的性格,既有果敢自主、天真纯粹、向往爱情的一面,也有犹疑软弱、爱慕虚荣、心有城府的一面,她对吴文超居高临下式的友情,让人感到并不真诚。创作者可能意识到需要借助这一人物激发观众的同情心,于是相比原著,特地增加夏冰清一家因交通事故而被纠缠勒索的过往,让夏冰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多了无力摆脱的现实性与悲剧感。但总体来看,由于缺乏鲜活而稳固的真实性格,这一人物形象并未有效激发观众的认同感。

  次要人物吸引力不够倒还好说,关键是《回响》中男女主角的塑造也缺乏令人共情的特质。文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可以性格各异、斑斓多彩,可以可悲、可叹、可怜、可恨、可笑、可气,但无论如何都应当可爱。换言之,应当有引人共情与共鸣的特质,才能在观众与作品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结和价值认同。《回响》中,女主角冉咚咚的一大性格特点便是敏感多疑。敏感多疑放到破案中或许是优点,但换到婚姻故事里就变成了令人生厌的缺点。这一人物越是在婚姻关系里抽丝剥茧,就越给人一种无中生有、无端猜忌的感觉。男主角慕达夫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出轨行为,但也有与女性朋友暧昧不清、将婚姻秘事大肆与他人分享的槽点。

  创作者也知道原著中的主角并不可爱,因此对冉咚咚这一角色作了大幅调整。原著中,冉咚咚用一个个计策测试与考验慕达夫,近乎病态与偏执地去怀疑丈夫的忠诚,最后发现事实的真相竟然是自己精神出轨在先。她对于慕达夫的情感审讯,竟是为了逼迫后者主动分手,让自己不必背负出轨负心的责任。

  剧版为了增强观众对这一角色的认同感,几乎完全删除了原著中她产生心理问题的设定,甚至把原著里她割腕的事实转嫁为剧中慕达夫的幻觉。但关键在于,当创作者一开始设置了刑警在办案之余侦察实质上并无出轨问题的婚姻关系这一设定之后,人物的不可爱便已成定局。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还在于,冉咚咚的情感侦察注定只是徒劳。再迷雾丛生的案件也有等候破解的真相,但又有谁能够真正勘破爱的谜题?

  陈旧而悬浮的现实反思

  《回响》对于人性的探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社会中普遍的情感危机,叩问了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不信任。被谎言包裹、迂回曲折的案件,揭示出个体情感交往中爱与恨、信任与怀疑的辩证法。此外,该剧也借助层层转包的犯罪过程反思了人性的冷漠,通过徐山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对资本力量和权钱交易的批判,进而通过徐山川与夏冰清、沈小迎的不平等爱情关系触及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性别地位的分殊。但总体来看,该剧的现实反思与情感表达显得陈旧而悬浮。

  陈旧在于,充满过时的性别想象。不可否认,《回响》对于两性情感的讨论是十分真诚的。但剧中借助慕达夫、贝贞等人对于爱情中背叛与忠诚的探讨,令人有时分不清到底是创作者的诚恳剖白,还是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分子圈子的一种反讽。尤其是在对冉咚咚、夏冰清、贝贞等女性形象的塑造里,又夹杂着对于女性的陈旧想象。例如在塑造作家贝贞这一人物形象时,创作者便有意描写其开放大胆的情感经历和行为,多少有些将女性欲望化、客体化的色彩。

  悬浮在于,缺乏真实的现实观照。《回响》触及了性侵害、婚姻关系、原生家庭等许多现实问题,但叙述的口吻洋溢着一种略显矫情的文艺腔调。冉咚咚与慕达夫的夫妻对话,常常掺杂着明喻、隐喻、影射、反讽、引用等种种修辞方式,很高级含蓄,但不够简约直白。这种对话方式,也体现在其他的人物关系中。即便是中介公司职员刘青和农民工易春阳的对话,也是在探讨一首诗歌的精妙之处。整部剧的现实表达,就像吴文超经营的那家酒吧风格的广告公司一样,混杂而怪异,缺少了真实的烟火气。

  更需要看到的是,该剧之所以出现表达上的悬浮,在于创作者没有深入到深层的社会土壤里寻找情感危机的结构性成因。创作者在观照人物的情感困境时,不是将其归咎为原生家庭的原因,便是将其归咎为自身心理的问题。这就让该剧的现实反思,整体上显得有些浮光掠影,隔靴搔痒。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