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穿透流量壁垒,他们让生命展现如其所是的模样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穿透流量壁垒,他们让生命展现如其所是的模样

来源:文汇报2023-05-18 10:04

  记者 王彦

  对影视作品来说,时间常常是公允的评判者。

  距离《漫长的季节》会员收官已有两周,网络热度仍未散去。该剧的豆瓣打分人数从大结局时不足7万用户,飙升到了如今约57万。一部没有流量明星参演的新剧,悍然跻身国产剧打分人数前15位。与此同时,约10万网友聚到该剧专组,拆解二刷后感知的细节,品评演员们借身体媒介制造出的生命景观。就是在这样的长尾效应里,林晓杰、陈明昊、侯岩松、杨一威、蒋奇明等宝藏演员的名字能见度走高,连同范伟、秦昊、刘琳等已然公认的演技派,一起登上了观众心目中演技大赏的“封神榜”。

  家庭伦理剧《龙城》收官更早,口碑和反响也都平淡得多,但不妨碍表演的突围。上周末的母亲节,一组“影视剧中难忘的母亲形象”热搜话题下有人提名剧中的大妈和三婶。史可、刘琳一相逢,一部非典型好剧的演技闪光时刻,照样让人念念不忘。

  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剧屡有佳作面世,观众辨认出一批宝藏演员的好演技。他们是凭《狂飙》一举翻红的张颂文、高叶、李健、阿如那等,是在《我们的日子》里让年轻人集体折服的宋春丽,是靠《人生之路》《尘封十三载》再次被确认深厚雕琢功力的林永健、陈建斌,以及《漫长的季节》中几乎全体在线的演员阵容。家庭、悬疑、生活流、社会派……这批演员从不同的类型剧里脱颖而出,殊途同归地用“真实”赢得这届观众的赞许——在一度被“炸裂”“飙戏”等网络修辞围剿的语境中,他们用恰如其分的表演让生命展现出如其所是的模样。而观众用实打实的网络数据证明,好剧总有漫长余韵,好演员的演技能穿透类型区隔、流量壁垒成为观众认可的硬通货。

  技巧的痕迹消融在了对日常行为的演绎中

  林晓杰,一个知名度以《漫长的季节》为界的演员名字。如果说范伟在东北故事里的“稳”是预料之中,那么与他搭戏的林晓杰可谓用无痕的表演亮出了惊艳演技。以至在一项观众自发的投票里,她获得了超越主角的高票认同。

  剧中多数时候,这位王阳母亲、王响妻子、大名罗美素的女性被悬置在叙事的主线外。特定的时空背景里,她不过是宿命轮盘上一枚不起眼的齿轮。她有感知时代变迁的直觉,她先于丈夫意识到了他们这代人受困于“无形的圈”,却只在劝慰儿子时才会表露。她有识别爱的能力,儿子一句以后赚钱给她治病即可满足,一个人绕毛线时嘴角都漾着幸福的笑。她对这世界有脾气,打针的护士、药房的医生还有表妹丽茹都遭受过她的横眉冷对。可她又是唯唯诺诺的,心脏得靠机器驱动,钢铁厂走下坡路后,她迟迟等不来手术费的报销,自觉经济上拖了后腿,于是把家中的话语权、掌控机会都让渡给了丈夫。诠释这个身体上先天不足、心理上自我束缚的人,演员抹掉自己多年闯荡世界的锋利和洋气,严格控制表情和身体细节,往返于烧饭、织毛线、整理房间等微小的反戏剧化行为中。当表演技巧的痕迹消融在了对日常行为的演绎中,弹幕里涌起一片“她就是我身边的母亲”。

  有两场戏对罗美素的“庸常”人设而言都是超常的,稍有不慎,就会陷落在呼天抢地的情绪风暴里。一场是颇为出圈的“丧子之痛”:独子王阳枉死,向来满心满眼只有家人的慈母没流一滴泪。她把自己投进家务事里,按部就班地上菜、招呼宾客,三分讨好、七分热情,程式化得就像她日复一日做的那般。直待宾客散尽只留空碗筷,罗美素才恍然家里来了这么多人,是因为她的阳儿没了。一位心软、怯弱、努力养病的母亲,毫不犹豫用那团脐带样的毛线终结了自己,大悲无声,离别时无人知晓。另一场戏也冲到了情绪的尖峰:王阳被父亲绑在床上,嘶吼着想要挣脱,始终不得法。母亲看得手足无措,演员用一个反常规的动作在“无力”构建角色内心抓狂。她用双手托住成年儿子的后颈和膝盖弯,像怀抱婴儿般试图将孩子的身躯悉数拢入怀里,哪怕王阳的身型远比她壮硕,哪怕直觉已告诉她,阳儿迟早要走出他们这代人一直背负却从没想要逾越的那个“圈”。无声的、无力的,林晓杰用表演的留白,配合剧本的留白,合力讲完了凝滞在时代局限里的母亲的一生。

  同样演绎“生活中人”,史可和刘琳在《龙城》里提供了另一种示范,即好的表演能准确地收放自如。这部家庭伦理剧其实不乏通常意义上的“狗血”剧情:女主角东霓的少女时代,父母爱情徒留风中传说,耳闻目睹都是一地鸡毛;而东霓的婚姻也险些朝着她曾憎恶的方向演变,两个孩子也眼看就要重蹈她破碎童年的覆辙。对成熟演员来说,鸡飞狗跳的强情节不难演,话说半句、暗流涌动,弦外之音、醉翁之意才是真正“演”的主题。两位女演员的珍贵表演,恰恰就在“不演”之处。有一幕,好脾气的三婶背着东霓给妯娌报信,此前剧情里始终对婚姻表露着无能狂怒的大妈现身病房。她褪去戾气和怀疑,佝偻着身子,怯生生试探着望向女儿的孩子。那瞬间,一个被命运摆布、身心俱疲但不失母性天然的可怜人跃然荧屏。这点温存流连不必再分拨给东霓,好演员会在无形中循循善诱着观众去调用自己的人生感受补白角色翻滚的心绪。

  林晓杰的“无痕”、史可与刘琳的“收敛”叫人过目不忘,因为她们的表演保持着与生活的体验同频,在观众看来,表演叙事与故事叙事便达成了一体。也正因对人的本能保持诚实,平民生活的呈现不限于赞美或控诉的二元空间,而是在日常的渐近线中提炼出包容与悲悯。而这,最能柔软人心。

  打磨的印迹留在了演员的“生活笔记”里

  网上有个帖子,惊叹于《漫长的季节》中“哑巴”傅卫军的出场总共不到10分钟。一条超高赞评论在细数角色戏份后写道,“每一帧都演成了名场面,这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创造的有效表演”。当通常意义的“声台形表”只剩下了形体和表演,演员凭什么把一个泥沙俱下间也会为爱情心动的边缘人、一个万念俱灰时仍在守护姐姐的弟弟、一个最终抛下助听器决意在铁窗里了此余生的残障人士演活?

  表演者对角色的琢磨有迹可循。进组前,演员蒋奇明找来手语老师,学哑语、练手速,按听障人士的行为偏好训练肌肉记忆。他还给助听器设置“前情提要”:东西虽小、价格不菲,对于日子过得浮皮潦草的人来说实属难以承受的奢侈品。“助听器是角色偷来的,所以尺寸没那么严丝合缝,动作幅度大些就会掉落、受损。但同时,它又那么珍贵,是能听到姐姐声音的唯一办法。”就这样,故事里的傅卫军气质独特,鼻尖、耳朵、面部肌肉、身体重心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行动走势,每次动手前,他还特意摘下助听器稳妥收好。观众赞叹演员对陌生人群特征的精准把握,但其实,短期的敏锐何尝不是得益于长久的浸润。在《漫长的季节》里认识蒋奇明后,网友“考古”他过往作品,挖出这位中戏毕业生在话剧、音乐剧舞台上的步步成长,阅读到了他对影视剧中“小人物”的角色偏爱,更有一则三年前的“求职信”流传颇广。彼时,因线下演艺暂停,没了收入来源的演员在求职信中承诺,自己脏活、累活、苦活都愿意干,打工不仅为了生活,也为了体验各行各业的生存方式,观察人物、积累表演经验。一个原本就从生活里来的表演者,当他凭生活的本真面貌让观众黯然动情,顺理成章。

  更不消说范伟、秦昊、陈明昊、陈建斌等几位成名已久的实力派,是怎样松弛而又精准地彰显了生活对表演的塑造。不约而同,《漫长的季节》与《尘封十三载》都带着接近20年的跨度,需要演员像个智者般洞悉时间的力量。王响从骄傲自矜变得有些谨小慎微,范伟穿透结痂的伤疤掀开人物被命运磋磨后的苦痛;春风得意的大学生龚彪换脸成大腹便便的慵懒大叔,秦昊的“整容式”表演不仅有增肥这一招,更在于捕捉到了他待丽茹和小露、生活和理想时人性微妙的弹性空间;如果说马德胜的高光时刻必然有销魂一舞,那么演员陈明昊的表演高能场景里,嘴皮子爽利的插科打诨、中风失语后的执念难弃有之,在派出所头一次真正接受自己不再是警察这个事实的黯然背影更有之;至于卫峥嵘,烟火氤氲的柔和与时光沉淀的睿智交织在一位老刑警身上,相隔13年,陈建斌为角色注入善感的气息,市井长街由此成为他和徒弟追寻正义的舞台。

  前阵子,沪上召开了一次追忆著名导演黄蜀芹的座谈会,电视剧《围城》的幕后被再度提及。彼时,黄蜀芹把阵容里72个有名有姓的角色称为“七十二贤”,只按适配度选角,要求这套班底经得住“几十年不后悔”。中国不缺好演员,30多年过去,传承如是理念有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有理由期待,越来越多实力派穿透流量壁垒走来,栩栩如生地为观众描绘今日社会生活的世相百景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