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婆的新世界》:一个异类的可能性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外婆的新世界》:一个异类的可能性

来源:文汇报2023-05-25 10:06

  张富坚

  《外婆的新世界》是一个异类,是一部颇具实验性的作品,给常规的网剧创作提供了一种稀缺的路径,即公路题材的实践。一方面,它有连贯的情绪逻辑,不乏现实主义底色;另一方面,它采用散淡的单元式叙事,更有浪漫化的想象——这种分裂感是如此显著,以至于无法简单地将它归入到某个具体类型或叙事框架里去,导致观众口碑两极分化。这部剧如同石头里蹦出的猴子,注定有搅动乾坤的效果,它让一部分观众惊叹赞美,也让另一部分观众果断弃剧。但无论如何,这场大胆的创作实验值得鼓励,它让观众看到了一种罕见的可能性,并挑战着固有的创作观念。以《外婆的新世界》为代表的公路题材网剧出现,使得创作上根深蒂固的类型观念开始焕发了新意,也为国产剧引进了新的探索。

  编剧用间离效果耍了个大心眼

  《外婆的新世界》不是典型的网剧形态,它以外孙女等旁观者的视角娓娓道来,讲述的是外婆孙玉萍五年前突然离家出走,去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找并再造自我的新生活的传奇故事。剧中旁观者们的讲诉有双层含义,首先是他们对外婆经历的陈述和评价,其次是他们的自我陈述和评价。前一层关乎整个剧情的发展,后一层则无疑增加了“间离效果”,使故事更能激发观众理智的思考和评判。剧本如此设定,源于编剧李樯对话剧艺术的偏爱,他把舞台技巧融入到网剧的创作中,试图创造出一部有突破性的作品。

  外婆出走五年后,家人才意外得到外婆的消息。于是外孙女窦绮和外婆的孪生姐姐姨婆孙玉兰一起踏上了寻找外婆的旅程。她们一路寻找,一路聆听外婆的离奇故事,感悟外婆所经历过的一切。这些故事让她们意识到外婆被深深隐藏但却丰沛的生命能量。外婆自己的故事和外婆看到的故事时而让人惊讶,时而让人沉思,也让窦绮和孙玉兰探究了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了自己。她们走了一站又一站,关于外婆的拼图也越来越完整。外婆的经历是如此多彩,她放下琐碎生活、浪漫出逃,一路上投身社会、度己度人,大胆追寻自己心中的公平正义和理想主义。众人也通过观察外婆来照见自我,共同开启一场触及灵魂的救赎之旅。

  本剧最大的悬念本应是“外婆为何出走”,但是编剧并未给出合理的动因。在编剧看来,“出走”本身是心理性的、寓言性的,是一个老年女性与过去生活决裂乃至超越的姿态。这一设定相当程度上是虚拟化和浪漫化的,是编创们大胆下出的一步险棋,也是决定观众是否能够继续观剧的关键。试想,如果观众能接受这个假定性,而不去纠结于现实中外婆能否出走的真实性,那外婆出走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就合理了起来;反之,观众如若不能接受其假定性,弃剧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该剧的重点是以外婆这样一个人生阅历与当下世界有诸多脱节的老年女性的主视角看光怪陆离的人生和社会,而不是外婆为何出走。编剧耍了个大心眼,冒了个大险,故意让观众的好奇心落空,这确实不同于常规剧集的创作套路。

  片中的外婆和姨婆都由闫妮饰演,这二人互为镜像,她们虽为同胞姐妹,但性格和经历迥异。这样的角色设计显然是刻意为之,为叙事提供了一体两面的视野和意趣。但更为激进的是,编剧并非要完整刻画刘玉萍、刘玉兰姐妹及其家庭关系,而是通过刘家姐妹的视角(保守的与开放的)、刘玉萍祖孙三代的视角(有代沟和年代差异的),来获得对现实事件的不同价值评判,从而深化家庭议题和社会议题。毫无疑问,编剧在剧中践行了这个创作方法,让视角不停转换,也让习惯了常规套路叙事的观众有不适感。于是我们看到,《外婆的新世界》里的情感戏丰满,外婆一路上的见闻让外婆一家人心潮跌宕,构建起全剧的情感线索,给剧情铺陈打好了基础。而外婆所见之人、所历之事紧跟社会议题,反映出当今社会生活的复杂多面,具有现实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剧中的各单元篇幅有限,缺少长篇连续剧的复杂性,但各单元每个人情感的生发有始有终,这种情感方面的转变十分清晰合理,甚至高于剧情的逻辑性。而从剧情角度来看,本剧涉及了养老、啃老、虐猫、孩子教育、婚外情、职业道德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编剧在各单元内部给出了自洽的逻辑并深刻拷问,足以让有生活阅历的观众产生共情。

  而这就是《外婆的新世界》的动人之处。很多时候强求剧情的合理之处,是因为编剧一定要尊重观众理智的判断。可是情不知所起,故事里动人的代入感才让人念念不忘。作为普通观众,我们的观剧口味也许是长久以来被塑造而不自知的,或换言之,常见莲花便不觉得牡丹美,观众早已习惯了细节上一环套一环、情节上峰回路转且合理的剧集构造方式,他们已然不太能适应《外婆的新世界》这种慢悠悠、清淡淡的异类。

  醒来的外婆,不是完美无缺的女性书写

  《外婆的新世界》从外婆自身的觉醒开始,通过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个艰难的故事,穿插回忆,并通过角色的成长,一步步解开束缚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在网剧乃至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中,这种故事设定不仅有力,而且极具先锋性。作为一部公路题材的单元剧,全剧通过外婆的旅行把各类社会问题连缀在一起,显示出作者深刻的介入意识,而这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于女性意识的书写。

  各单元故事中,与外婆个人最相关的是年轻时外公出轨的故事。外婆在路上偶然得知外公当年车祸身亡是因婚外情,这对传统观念强的外婆打击非常大。外公过世后,外婆一直生活在“我有一个因公殉职但疼爱我的儒雅丈夫”的幻境里。直到20多年后,车祸肇事者带着真相来了,唤起外婆的反抗精神。她独自出走,丢下很多包袱,包括她的“丈夫”、女儿、孙女、姐姐,在那一刻她做回她自己。她在路途中以自我意识去做每一件事情,勇敢行使自己的权利。她痛彻心扉后选择彻底放下,继续上路,说明对婚姻伤痛与原有身份的抛弃。一个女性完全摆脱掉婚姻与家人的束缚,这无疑是革命性的醒悟,外婆也由此新生。

  当然,《外婆的新世界》中的女性书写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出轨的外公,到虐猫变态男,到“拐人”的痴情男,再到利用母亲的啃老男……剧中的男性形象皆很不堪。而编剧想讨论的议题实在是丰富,甚至过于丰富了,这就带来了诸多支线情节和顺带一笔的写法。外婆一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她每次都能完美地融入事件本身之中,即便这件事情与她并没有关系。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外婆这个角色的传奇性,让“大女主”形象立得高大伟岸,却也使得诸多情节看起来牵强。原因在于,虽然单元剧各集故事独立存在,但由于同属一部剧,所以必然有相同且相联系的核心元素存在。比如角色性格、主角人数、故事框架、故事背景、背景音乐、主要环境、思想主题以及很多细节设定都是相同并贯穿全剧的。如果中间有某些元素出现新设定,那往后剧集都不能违背该新设定。《外婆的新世界》的编创们采用这种叙事方法,无疑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美完成的任务。所以,《外婆的新世界》要能经受住市场定位和观众接受的考验,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无论如何,《外婆的新世界》蕴含了制作编创团队的探索、野望和冒险。它以家庭问题或社会问题为核心,让价值判断切入到每个故事单元里,以鲜明的伦理道德观念去评判剧中人、事、情的善恶是非。这部剧所做的努力让我们意识到:故事不仅存在于剧情中,也存在于观众的头脑之中,剧集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观众的逆向受挫,也就是说观众在接受剧情一定的信息提示之后会产生相应的叙事期待。该剧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情节的发展超出受众的期待心理之外,这有别于传统的线性叙事和二元对立的角色关系。主创打破了起承转合清晰明确的类型创作模式,让公路题材的尝试更进一步,也为创作的推陈出新打开了一个缺口,对未来的影视剧制作提供了新启示。(作者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 河南滑县:麦种田里抢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