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如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6-09 11:48

  “今年以来,电影行业锐意进取、抓住市场复苏有利时机,在春节档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前5个月的票房达到221亿元,同比增长45%,为电影业全面复苏打下了良好基础。”6月8日,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深圳举办的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说。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从2014年至2019年呈逐年稳步提升态势,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元,2019年达到641亿元。2021年至2022年平均票房385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的60%。

  与此同时,国产片占比稳步提高。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国产片占比约60%,近3年已提升至84%。过去10年,是中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10年。截至目前,我国银幕数量已超8万块,稳居世界第一。

  “当下,中国电影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试图创造新的世界电影格局的阶段。”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这既证明中国电影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说明中国电影试图发挥更大的全球文化影响作用。

  内容创新携手科技创新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委员、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蓓介绍,近两年,中影一直在储备与质量上下功夫,目前创作开发中的项目有60余个,其中原创项目40余个。已上映作品中,《穿过寒冬拥抱你》《人生大事》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温暖现实主义电影成为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流浪地球2》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理念的生动表达,给了中国电影人一个启示:电影人的真挚与付出,是换得观众认可的唯一途径。而这个意愿的实现则建立在对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深入挖掘与深入研究以及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有机融合的基础上。

  除了内容创新,科技创新也成为电影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王蓓介绍:“我们正在推进全国影院的安装升级,到今年年底预计将达到近300家CINITY影厅的市场规模。CINITY摄影机和拍摄工艺研发已基本完成,为推出更多高格式电影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郭帆的团队一直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并在《流浪地球2》的创作中开始规模化应用。比如,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的面容年轻化处理,沙溢、宁理的面容老龄化处理,李雪健的声音修复,以及通过全数字手段“复刻”的吴孟达。

  “在《流浪地球3》筹备之前,团队将用一年的时间针对目前已有的24种人工智能应用,分别在大语言模型、图形图像处理、动画、模型建构、实时渲染五大类别上进行技术考察、储备和积累,希望能够应用到《流浪地球3》的创作实践中。”郭帆说。

  在“电影+互联网”融合中,互联网正在进入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购票、宣发及放映都产生深远影响。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说:“从传统的线下购票,到以票价优惠为竞争力、以选座体验为创新卖点、以观影决策为核心的数字化购票消费时代,在互联网思维的创新下,中国电影用户的购票体验实现了持续的进化迭代。”

  让电影真正“抵达”观众

  “在过去一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中,能否说出10部电影的名字?”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作了题为《出发前的再思考》的主旨发言。在发言之初,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时常在朋友间做这样的小调研。很遗憾,大部分人都说不上来。这就回答了一个一直以来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电影与观众的问题。”陈道明说,中国有14亿观众,就观影基数而言,现在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并不算多。他认为,必须处理好电影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保证。

  “电影创作一定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何电影都可以拍得很好看,主旋律电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一些电影的成功正说明了观众的选择。从电影层面来看,老百姓就是主旋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主旋律。”陈道明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算过一笔账: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640亿元,折合约98亿美元,而那一年的北美市场是110亿美元,已经十分接近。“2020年至2022年,中国电影行业应该创造超过1900亿元的票房,但受疫情影响,3年票房仅900多亿元,行业蒸发了1000亿元,同时失去了近30亿观影人次。”于冬说。

  如何把失去的1000亿元票房和30亿观影人次拿回来?于冬认为,一方面,延续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成果。目前,《血战上甘岭》《智取威虎山前传》《汶川大地震》等主旋律题材影片正在筹备。另一方面,强化“周末档”。除了春节、国庆节、劳动节假期之外,一年中还有40多个周末,“周末档”就是中腰部电影所在的市场。

  在王蓓看来,要带动市场、扩大有效消费,仅从创作端出发、加强供给是不够的,还要以创新模式提高发行放映端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一是贴近观众消费习惯,探索预约放映、影院直播等创新模式,提供菜单式、定制化的放映服务;二是推动供需匹配、循环畅通,培育细分市场,比如针对科幻、动漫、悬疑等不同题材的兴趣群体,组织分线发行与个性化放映;三是深入挖掘‘银发族’‘Z世代’等人群呼声高、关注度高的题材,结合节气习俗、场景消费、节展活动做好主题宣发,让‘周末观影’恢复活力。”王蓓说。

  为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

  “高品质是一部电影的生命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12个字从3个维度上阐释了何为高品质。”郭帆说。8年前,其团队在创作《流浪地球》时,提出并制定了拍摄“高信息密度”电影的目标。

  郭帆解释说,“高信息密度”电影具备3个特性:奇观性、互动性、思想性。“类型电影不再是如爆米花一般的快销品,而是演变成一个持久的文化现象。电影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命运、文明选择、技术关系等宏大主题为目标,从价值观层面给予更多引导,从哲学层面给予更多注解。”郭帆说。

  《流浪地球2》已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上映,并于近日“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在外空委第66届会议上进行了特别放映。

  尹鸿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自觉地改变了对中国和中国历史的叙述态度和符号体系,“妖魔化”中国的刻板印象得到明显改变。功夫、熊猫、花木兰、茉莉花等中国传统符号,以及现代中国城市、乡村和社会的美好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国的电影影像中。

  尹鸿认为,应建构既能满足中国观众精神需求又能为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近年来,随着影视、动漫、游戏在互联网的传播,新的文化审美正在世界各国的年轻群体中扩散。许多国家的青年观众对进行过创新性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应充分利用这些元素,打造电影IP,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电影产品”。

  不久前,2023海浪电影周在河北秦皇岛阿那亚举办,“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首期投资同时启动,计划将以10亿元的资金规模,在3年内投资30至50部青年电影人作品。“在我们为当前的困难与挑战苦恼的时候,新生力量正期待着破土而出。百年前诞生的电影历经多次变革,当前的危机或许只是‘成长期’的烦恼,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王蓓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