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短视频正“侵袭”孩子话语体系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短视频正“侵袭”孩子话语体系

来源:北京晚报2023-06-25 10:36

  如今,面对沉迷于看短视频的青少年和孩童,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忧。像一些五六岁的孩童张口闭口“老铁”“老六”“栓Q”等网络用语,当中不少人更是被平台的算法“带”进各类网络游戏和游戏视频的“坑”。面对短视频算法的“精准投喂”,家长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短视频“侵袭”孩子话语体系

  “老六来了!”近日,在某小学的校内演出中,几个二年级女孩在台下如此喊道。记者了解到,“老六”是近来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指的是“在游戏中游离在团队之外的自由人”或“玩得比较差的玩家”。

  “现在的小学生语言交流体系,充斥着明显的短视频印记。”正在台下看节目的7岁女孩可可(化名)的妈妈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们之间交流时,像‘老铁’‘栓Q’等网络用语都是张口就来,想让孩子说出干净、平实的语言越来越难了。”记者采访发现,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可可妈坦言,即便自己能管住孩子不看平板也无济于事。“因为一个班级里总有人会看这些短视频,然后那些‘简单粗暴’的网络语言就如病毒般传播开。但如今连一些家长都未必抵抗得了平台算法的精准投喂,作为孩子又能有什么分辨能力?我希望孩子看到晚霞时能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这景色666啊!’”

  看短视频玩游戏“无缝衔接”

  家长陈洁(化名)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在家里的确常常让6岁的儿子小伟拿着平板看。“起初我以为他只是在视频网站上看动画片,就没想太多,但慢慢地我经常听到的是一些玩具、游戏类视频博主的声音,网络化、成人化,发音也不标准,甚至还常常有一些发成‘大舌头’的音。”陈洁有点纳闷,孩子是怎么接触上这些视频主播的呢?

  对比了该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后陈洁才发现,虽然小伟在非青少年模式中看的主要是动漫内容,但并非只能看到类似于电视儿童频道的动画片内容,而是饱含了动画、动漫元素的各类短视频。“渐渐地,还从短视频中看到主播推荐各类游戏。看视频了解到游戏、玩游戏再结合主播讲解视频……如此循环,孩子自然就成瘾了。”陈洁表示,孩子已经从最初单纯地看短视频“无缝衔接”到玩网络游戏,进入一个更深的“坑”。

  有青少年出现极端行为

  语言的“网络化”,只是短视频对孩子相对浅显的影响之一。而一些不适龄的、暴力、恐怖乃至低俗的短视频内容,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15岁少年小凡(化名)的父母最近被吓得不轻。因为半个月前,他们突然接到了小凡班主任的电话,说小凡在学校开办心理讲座结束后主动跟老师说,他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得知这一情况,父母赶紧找小凡深谈,才发现这个15岁的孩子手腕上赫然有着多条刚刚愈合的划痕伤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理事长孙鸿松在帮小凡进行疏导时了解到,小凡在手机上观看短视频,在评论区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网友,但后来在聊天交往中,他被网友推荐了一部描写恐怖游戏的小说,在这部小说的读者粉丝群里,小凡起初是做一些日常在学校的感受分享,渐渐地,群里的粉丝为了吸引人气,发出了如“划手腕”“上天台”之类的照片分享,在小凡和他的群友看来,这些行为可以增加“积分”,从而换取“游戏”里的“道具”。孙鸿松介绍,小凡和他的同学此前已多次相约“上天台”,并一度坐在天台边上,把两条腿都垂了下去。“万一当时他们不小心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手机上这么可怕的内容,竟然离孩子这么近,太可怕了!”小凡妈妈说,“我和他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因为觉得孩子成绩还不错,就没太关注他的业余爱好,忽视了心灵关爱这一块。”

  如何建立“保护盾”?

  希望丰富分龄内容细化技术防沉迷

  实际上,目前不少视频平台都设有“青少年模式”,记者在某平台上发现,其“青少年模式”可以精选教育类、知识类内容,且无法开启直播功能,单日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无法使用。然而记者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在刷网络短视频时并不会首先打开该模式,而忙碌的家长也没有对此严格管理。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戒掉”短视频,也曾尝试强行开启“青少年模式”,超过八成的受访家长表示使用过该模式,但近半家长对该模式不太满意。“主要是内容少、枯燥,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

  “现在数字技术这么发达,能不能有更好的手段来规避这些问题?”不少家长表示,简单的“青少年模式”解决不了问题,应该丰富分龄内容,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同时严格、细化地做好内容的分级和管理,也可以用指纹等识别模式更准确地“鉴别”观看者是否是未成年人,让技术和管理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心理学家提醒,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问题应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平时多阅读、少看手机,引导未成年人选择适合的内容。 据广州日报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