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片还是超长片,这是个问题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长片还是超长片,这是个问题

来源:文汇报2023-07-24 10:59

  记者 柳青

  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看了修复版《乱世佳人》的观众们大约会记得,这部238分钟的电影分成两部分,中间出现了短暂的幕间暂停。其实早年放映时,这确实是类似戏剧或歌剧演出的中场休息。几年前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八恶人》上映,他一度大张旗鼓地渲染这部182分钟的胶片电影在放映中要恢复近乎被遗忘的“幕间停顿”的老派做法。

  这样一看,140分钟勉强铺叙悬念的《蜘蛛侠:纵横宇宙》、140分钟踩下急刹车的《速度与激情10》、164分钟且看下回分解的《碟中谍7》——这些好莱坞主流大电影越拍越长,甚至把一部电影砍成两半、分上下部上映,谈不上是一部电影赚两部钱的“产品经理”的创举,更像是又一次回到老路上,要在戏剧叙事和视听奇观之间作新的加减法。

  讲故事了,电影长了

  回顾早期电影,大部分杰作是体量巨大的“超长片”。

  电影最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方式传播开时,被称为“五分钱剧院”,只要花1个5分的镍币,到遮光的大篷车里看一小段动态影戏,大部分是惊悚刺激的场面,没有情节可言,如同没头没尾的“幽灵之旅”。这是被视为“杂耍”的早期“吸引力电影”。

  观众很快厌倦了“火车进站”这类动态画面带来的简单刺激,影像制作的从业者逐渐摸索到摄影、剪辑、灯光等技术手段对“流动画面”造成的戏剧效果,技术的完善促使电影在叙事情节层面的发展,逐渐深入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渲染气氛,强调讲故事的形式和风格。让观众对演员漂亮的脸和身体感兴趣,让他们进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把观众的心情引入戏剧的情节中——这些都以片长的不断扩充为前提。电影技术的第一轮发展和叙事的初步成型,造就美国电影的第一波黄金时代,诞生了一连串的“超长片”,诸如193分钟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63分钟的《党同伐异》,239分钟的《贪婪》,影片长度成为“恢弘大制作”的必要元素。

  格里菲斯在1915年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里,已经非常成熟地在家族离合的戏剧闭环里,平行地呈现壮观的大场面和细腻的感情戏。《一个国家的诞生》最为人称道的段落中,恢弘的战场和破败的家园在剪辑中对照出现,平原上军旗浩荡的壮阔场景,一秒转向南方被毁的庄园,顺着返乡男主角痛苦的眼神,观众看到特写画面上,昔日金尊玉贵的大小姐穿着陈旧的貂皮大衣,上面沾满棉絮。

  像这样把大于现实的奇观和起承完整的情节整合到自洽的故事里,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作为容器。这唤起了观众的热情,也焕发了明星演员的魅力,从1910年代末到整个1920年代,这些具有大体量的大制作,开启了电影最有创造力的十年,深入地探索视听形式和叙事情节之间的适配方式。随着娱乐工业度过滥觞期,片厂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对片长的约束使得电影必须在“场面”“情感”“情节”这些元素中做出取舍,这激发了之后各有侧重的不同的“电影类型”。

  镜头慢了,电影又长了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好莱坞又一次兴起“超长大片”的风潮:1956年的《十诫》232分钟,1959年的《宾虚》213分钟,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216分钟,1963年的《埃及艳后》192分钟。

  史诗题材和三小时以上的片长一度大行其道,和宽银幕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有关的。宽银幕电影,中文直译西尼玛斯科普系统(CinemaScope),早在1927年由法国电影人开发出来。法国默片时代的大师阿贝尔·冈斯在拍摄史诗片《拿破仑》时,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因地制宜、极有创造力地发明了“宽银幕”,他在摄影机前方附加了一个镜头,最终成片在放映时,银幕呈现超宽画幅的影像。

  宽银幕的画面格局,接近东方长卷轴的意趣,和西方传统绘画大异其趣。美国第一部宽银幕电影诞生在1953年,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的《圣袍》,改良了法国人创造的技术,试图用增宽的画幅渲染“历史波澜壮阔”。《圣袍》本身不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电影,但它的上映拉开了美国电影工作者的“视界”,引发银幕尺寸的大变革。从此,长宽比例为1.33∶1的画幅逐渐隐入历史,2.35∶1和16∶9成为商业电影的主要画幅,电影的银幕宽敞了,影像也更壮丽。

  但宽阔的构图带来一个问题,画面不再适配人的自然视线区域,也就是说,坐在影厅靠近银幕的观众,大部分时间要不断地转动脑袋,才能够看全整个画面。这直接导致导演要谨慎使用特写镜头,那很可能让前排观众晕头转向。在拍摄现场,摄影机不得不后退,退到距离演员较远的位置,这样一来,演员以及场景在带状画面上罗列成一排,业内戏称“晾衣绳”构图。景别和构图的变化对剪辑思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让观众有足够充裕的时间看清画面上的细节,单个镜头的时间被拉长,长镜头在拍摄中大量运用,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比镜头之间的切换更重要。在这个时期,电影镜头的平均长度从11秒增加到13秒。剪辑节奏放慢,镜头时间拉长,静态空间内的戏剧调度增加,这些因素叠加不可避免的后果是片长时间大大地延长了。

  特效不够了,电影再度长了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主流商业电影为了留住观众,和电视网络形成差异化竞争,大银幕的恢弘的影像和“视听歌剧”的质感,构成电影“不可替代”的特质。一直到1980年代,随着音乐电视台(MTV)的兴起,电影工业和流行音乐发生越来越多的交集,以及电视广告的扩展造成广告人进入好莱坞,这些因素给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带去颠覆性的改变。

  MTV的全球风行,改造了全世界年轻人对影像风格和影像文化的认知,并且,MTV制造出了庞大的年轻观众的市场。起初,MTV的拍摄从经典好莱坞中大量汲取资源,从情境、桥段、拍摄视角到剪辑方式,都是向电影举债。但到头来,MTV摧枯拉朽地塑造了新一代观众追求短平快的观看趣味。闭环式的戏剧构造,细腻的表演,充满铺叙感的场景调度,这一切成为过时的趣味。

  《星球大战》《夺宝奇兵》《壮志凌云》《小鬼当家》《蝙蝠侠》这些1980年代的超级卖座电影,共同点是用动感十足的影像在最短的时间里制造观众情绪的嗨点,色彩、声音和光影的冲击力,远甚于人物之间隐忍的戏剧张力,通过“高概念”设定呈现浮光掠影的社会景观,取代了含蓄微妙的内心世界。华纳片厂和时代公司合并成时代华纳,后者给老牌片厂输入了DC漫画的一揽子超级英雄,蒂姆·伯顿导演的《蝙蝠侠》预告了一个超级娱乐时代的到来:电影的节奏快了,时间也短了,而且巧合的是,紧随其后迎来1990年代CGI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于是,好莱坞商业电影进一步地舍弃了剧情和叙事,重拾早期电影的思路,形成了投资更昂贵、技术更复杂、观赏更刺激的新一轮“吸引力电影”。

  1990年代和这个世纪的前20年,好莱坞工业榨干了超级英雄电影这种当代“吸引力电影”;流媒体的渗透和短视频消遣,使得这一代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关注力都不能和从前相提并论;以至于整个电影工业又到了寻找替代和补救方案的十字路口。悬而未决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和戛然而止的《碟中谍7》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它们更像是没有答案的开放式提问:隔着一百多年复制格里菲斯的思路,在高度套路化的经典剧作结构中,扩充高强度的、刺激观众感官的奇观,不重建叙事和视听的新的平衡,这会是商业电影的可持续之路吗?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