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高倩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唱着活泼天真的童谣,梳两个朝天辫的丫丫蹦蹦跳跳地走上舞台。大人眼中最该无忧无虑的年纪里,丫丫也有自己的小心事,关于陪伴,关于告别,关于成长。
7月28日下午,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排演出的京味系列儿童剧《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闯祸了》在北京儿艺·南锣剧场首次挑战三戏连演,6个多小时的儿童戏剧马拉松里,大小观众一同见证了丫丫的故事。时光溜走了,丫丫长大了,她的欢笑与泪水是留给所有人的关于童年的温暖诗篇。
《花猫三丫上房了》剧照。 记者 方非摄
现场
6小时戏剧马拉松小观众意犹未尽
盛夏时节,颐和园的清幽宁静被撅树杈、遛乌龟的丫丫打破。这个鼠年出生的小姑娘古灵精怪,小名“耗子丫丫”,她有口才,有主见,还有些北京人的混不论,一举一动洋溢着鲜活旺盛的生命力。丫丫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小妹妹刚刚出生,父母无暇顾及丫丫,于是将她送到颐和园,交由在那里工作的三哥照顾,然而,年轻的三哥正忙着工作和恋爱。孤单的丫丫野蛮生长,混成了园子里的小霸王,甚至和家里一窝老鼠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热闹鲜活的场面、立体生动的人物、童趣十足的老鼠娶亲舞蹈、手绘质感的布景和影像,让首先上演的《耗子大爷起晚了》赢得了满堂彩。近100分钟的演出里,孩子们跟随丫丫在颐和园广阔的天地里尽情遨游,为耗子大爷一家的命运牵肠挂肚。故事在秋天到来时告一段落,丫丫在台上短暂挥别观众。
半个小时后,小朋友们再回剧场,舞台上颐和园连绵精致的雕梁画栋已经变成了烟火气十足的胡同,大爷聊天下棋,孩子们丢沙包打打闹闹,《花猫三丫上房了》接续登台,领养了一只小花猫的丫丫又要面对新的难题。至《土狗老黑闯祸了》最终落幕时,6小时18分04秒的计时结果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是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们共同经历的一次挑战。
“孩子看得特别高兴。”观众方女士说。在演出海报前,她给女儿拍照留念,小姑娘脸上画着幕间休息时剧场工作人员彩绘的小猫胡须,欢呼雀跃,意犹未尽。“让我惊讶的是,这3部儿童剧并不低幼,成年人不仅能看进去,还能收获不少启发。”方女士被《耗子大爷起晚了》中关于“陪伴”的探讨触动,“怎样正确和孩子相处,是所有父母必须终身学习的一门功课。”
幕后
1200个道具300件服装搭起童梦乐园
“丫丫成长三部曲”改编自著名京味作家叶广芩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以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在讲述丫丫童年故事的同时,更展现了独属于北京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2020年,三部曲被北京演艺集团与北京出版集团联合纳入北京儿艺的创作选题中。2021年至2023年,儿童剧《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闯祸了》依次与观众见面,已相继演出近100场。
“这一次,通过三戏连演的方式,我们可以用舞台艺术语言更加完整地讲述丫丫的成长,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充满真善美的戏剧世界。”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儿艺董事长董宁说。
“三戏连演中,舞台布景的短时间切换是非常大的挑战。”三部曲总导演、北京儿艺青年导演王泽介绍,南锣剧场舞台面积有限,综合考虑后,主创团队选择以《土狗老黑闯祸了》的舞美呈现作为最核心的基础舞台,利用象征“成长阶梯”的斜坡,形成前两部作品中颐和园的长廊和层层叠叠的胡同,配合光色光影等变化,在30分钟内迅速完成戏剧转场。据悉,3场演出总道具量大大小小约1200个,演出服装超过了300件,主创团队充分利用剧场所有的吊杆与平台,在每一个平台下面设计了不同道具的存放空间。
“6个多小时的表演过程中,我必须合理分配体力。”饰演丫丫的叶林英子说。从始至终,丫丫几乎一直都在台上,同时还要在落差近5米的斜坡上来回奔跑,“排练时,我们一遍一遍地磨合,而且我要注意丫丫在三个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耗子大爷起晚了》中,丫丫还在任性地调皮胡闹,而到了《土狗老黑闯祸了》中,初入校园的她已经能正确地处理与老黑的分离,“怎么让观众感觉到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变化,对我来说是最难的挑战,也是导演不断向我提出的要求。”
据悉,三部曲系列作品还将进行30余场暑期演出,至9月10日。
专家点评
在三部曲中,丫丫的性格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一致性非常强烈,而且是典型的现代儿童形象,表达出了他们对当代生活、当代社会、当代成人世界的种种看法和探索。
主创团队牢牢把握住了儿童剧创作的根本,即用儿童思维感知世界、表现世界,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编剧欧阳逸冰
三戏连演的形式开启了儿童剧观演的新模式,三部作品的情节和风格统一完整,时长上前所未有,剧场内外的活动设计互动性很强,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创意性。
三部曲中,北京元素的地域性表达和超地域性表达引人关注,它让人怀念和神往,不是生硬刻意的拼贴,而是在人物和情节的自然流转中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鲜活的人物群像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作品能被孩子们接受的重要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