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同题材电视剧里,找不到它的“代餐”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同题材电视剧里,找不到它的“代餐”

来源:解放日报2023-08-10 10:50

  石韫

  以革命题材为背景的“年代浪漫公路传奇剧”《欢颜》,接棒“国剧之光”《漫长的季节》成为腾讯X剧场推出的第二部短剧,再次引发关注。如报道所称,“这部剧延续了X剧场多元先锋的创作理念:主题关乎理想信念、叙事表达张弛有度、台词风格充满诗意……再次让不少观众感受到了浪漫、诗意、残酷又光明的观剧氛围”。不过,关注与热议中也夹杂着一些争议,有观众吐槽剧情看不懂、人物舞台腔、台词不是“人话”。因而,关于此剧究竟是真艺术还是假清高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而笔者想用法国导演特吕弗的话“吸引人的并不是公开声称某部电影的好坏,而是要解释为什么”,来开始阐述观点。

  《欢颜》主要讲述了热血青年徐天秉承父辈的信仰与嘱托,从南洋出发到广东,在老孙、俞亦秀、章加义等人的接力护送下,一路出福建、过江西、经浙江、到上海,将三根金条送交组织手中,同时完成自我蜕变的故事。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那时军阀混战、社会动乱,为了推翻腐朽的旧时代,一群有志之士聚到一起携手踏上革命的征程。作品所欲表达的主题在剧名里已经透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红色主题下的故事内核是押镖——把徐天和革命经费三根金条安全送达上海。类似搭配的电视剧已经拍过不少,失败率却颇高,因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似乎只有两种创作套路:要么把故事往大了讲,但最后易沦为假大空的说教作品;要么把故事聚焦着写,又容易异化为江湖纷争的小格局武侠剧。按常规操作已经难出新意,而《欢颜》天马行空地突破了这两种套路。

  专业人士评价《欢颜》更像一部长达18集的电影,事实确实如此。这几年在奈飞等流媒体巨头的推波助澜下,“剧集电影化”已然成为一种风向标,这种模式在创作上有三大特点:叙事风格多元、叙事结构精巧、叙事时空自由,而《欢颜》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电影美学里的留白和意象化。

  不管看不看得懂,许多观众都用了一个“怪”字来形容《欢颜》,背后原因是《欢颜》的创作团队打破了传统电视剧从头至尾贯彻的单一叙事风格,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欢颜》风格相当多元,如既有盖·里奇的狂欢化叙事,又有昆汀的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电视剧开篇,共产党老孙受命护送一人一物去上海,这一路上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押镖之路俨然成了革命的“狂欢之路”,叙事逻辑、因果关系全被打破,人物形象却被放大,别说主角,哪怕出场时间非常有限的配角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纯爱战神”俞舟、“脱线少女”柳条儿,他们都荒诞、复杂而又神秘。从打斗到枪击再到爆炸,暴力层层升级,但该剧并没有为打而打的模式化呈现,反而打得出其不意、笑料百出。

  “剧集电影化”对叙事结构的要求很高,既要有情节上的彼此勾连,又要各章节各自独立,甚至单独成篇,目的就是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更为完整的故事,体验到一种看电影般的快感、爽感。《欢颜》在这点上的破题是,独辟蹊径地在红色题材电视剧中使用了公路片结构,故事发生地从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到目的地上海,这又顺带解决了叙事时空,如从福建土楼到江西赌场、从浙江农村到十里洋场,叙事时空的自由使剧情有空间得以不停反转,让观众难以预料、被吊足胃口。

  《欢颜》被争议的中心应该就是剧中的人物和台词,对此业内拍案叫绝、啧啧称奇,有些观众却觉得其舞台腔太重,有“装范儿”之嫌。究其原因,正是笔者之前提到的意象化和留白。徐天一路上遇到的五个“贵人”其实都有不同的寓意和象征:老孙是草莽匹夫,他丧妻丧子,参与革命就想为他人的后代谋未来,他象征着理想;俞亦秀是三寨头人,寨外如末世,他却能在“桃花源”里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但当他走出书房想去新世界寻找自由时却发现乱世里根本没有远方,他无力、绝望,最后用死信守了对老孙的承诺,他象征着曾经美好但已逝去的旧时代;俞舟是江湖人士,他赌运极好,可自始至终想赢的只是那个人,他的痴恋将爱的纯洁和美好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象征着爱;章加义是隐世高手,为了妻小却愿意低三下四地过活,他象征着家;仰止则象征着所有的美好和希望,不用见到,就想追求,就能信仰。如果能看透人物的意象化,就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了。

  不同于传统电视剧详细交代人物的做法,该剧对人物的过去和未来都作了留白,看起来只聚焦于现在时态,却不妨碍观众对人物进行想象和揣摩,还留足了解读空间。这一点也体现在人物的台词上。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口头禅,说话却似乎常只说一半。老孙常劝别人“凡事想想后果”,他却是为了信仰最不计后果的人;俞亦秀总把“让我再享受一下”挂在嘴边,这享受却有悲有喜,是理想主义被现实猛烈撞击后的心路历程;章加义反复强调“事情没多大”,说的却只是他在乱世中的愿望。

  虽然说看门道和看热闹常常难以兼容,但无论如何评价《欢颜》,都必须承认在过往同题材电视剧里找不到它的“代餐”,它显然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不单为红色题材电视剧,也为国剧的创作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习惯性复制爆款的当下,这种改变的勇气值得鼓励。相信这也是各家平台先后打造主题剧场的原因,从业人员都已经意识到用户的审美或者说需求在不断提高,如果不能以高品质、差异化的内容来持续吸引观众,那么业态只会越来越倒退。至于观众内部的分歧,相信平台和创作团队在经历了行业的高峰和低谷后都愿意给好作品以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作者单位: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编剧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