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巨齿鲨2:深渊》:爆米花虽香不耐品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巨齿鲨2:深渊》:爆米花虽香不耐品

来源:文汇报2023-08-11 10:42

  记者 卫中

  在“中国人自己的怪兽电影”的口号声中,吴京与杰森·斯坦森联合主演的《巨齿鲨2:深渊》以1.4亿元的首日票房取得开门红,表明观众对此类题材及演员班底的认可。

  不过,伴随着《孤注一掷》的大规模点映和提档,以及《封神第一部》的长尾效应,《巨齿鲨2:深渊》后劲疲软,截至记者发稿,该片在内地上映七天票房刚刚过5亿元。影片的口碑与前作一样不佳,网络评分仅5.6。从点评来看,这部主打轻松愉悦的暑假档“打怪兽爽片”剧情漏洞百出,也应了网友的话:爆米花香味浓却不耐品。

  中外硬汉联手,视觉效果拉满

  作为一部“中国主控,全球合作”的电影,影片有意突出中国元素,如主角办公室的中国风设计,挂着的“四海游龙”书法作品。但也仅此而已,影片从风格到叙事套路满满,且并不新鲜。

  吴京饰演的张九溟悬浮在水中荡漾,背后幽暗的海洋中一个庞大轮廓渐渐清晰,在巨齿鲨森白的牙齿前,他如同人类嘴边的一颗花生米……巨齿鲨身上集合了“深海恐惧症”和“巨物恐惧症”两大元素,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再加上细腻真实的视觉特效,在《巨齿鲨2:深渊》中的这些海洋霸主比前作中的更为强大、凶残、狡诈。

  作为巨齿鲨的对手,人类的阵营也相当豪华。杰森·斯坦森饰演的乔纳森是位热衷于保护环境和海洋的斗士,他保持了以往铁血壮汉的形象,尤其是骑着摩托艇周旋于数条巨齿鲨之间的场景,体现出人类的勇气、担当、力量。吴京饰演的张九溟是位致力于保护和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与他以往作品中的角色相比,不仅“弃武从文”,还讲起了笑话。在一场与杰森·斯坦森的对手戏中,他用京味十足的口音吐槽乔纳森引发观众爆笑。

  影片中梅英这个角色比较集中体现了中国与好莱坞叙事的差异化。在好莱坞的语言体系中,或许梅英称得上勇敢而又充满爱心;但在部分中国观众眼中,梅英屡次冲动行事,几乎全靠“主角光环”才能活下来,“不明智”之处甚至有些不讨喜。

  多情节违背常识,偷懒还是敷衍

  或许是已经提前预料到《巨齿鲨2:深渊》的剧情会遭到诟病,制片人贝拉·艾弗里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片不是为了迎合影评人的喜好,而是希望让大鲨鱼和远古怪兽能给观众带来更多刺激。但从影片上映后的市场反馈来看,如今观众对作品的审美已经远远超出仅仅“感官刺激”的需求。

  很多商业片被称为“爆米花电影”,观众无意对剧情漏洞多加苛责,但《巨齿鲨2:深渊》的不合理之处出现得如此频繁,让人如鲠在喉。例如张九溟饲养的巨齿鲨突然撞破金属栅栏逃出基地,并沿途追踪攻击主角团队的潜艇,这段剧情没解释巨齿鲨为何放着海里那么多猎物不管非要追杀主角团队;而关押巨齿鲨的防护措施如同纸糊般脆弱,如此设计让观众“一头问号”。

  巨齿鲨是史前时代的海洋霸主,几乎能捕杀海洋中任何生物。然而,在影片后期,体重几十吨的巨齿鲨以超过摩托艇的高速迎面冲来时,杰森·斯坦森仅用一个直升机螺旋桨叶片就将其顶住,而他只是被冲击力向后甩出几米。巨齿鲨的咬合力高达26吨,是人类发现的咬合力最大的生物之一,但在影片中竟然被杰森·斯坦森一条腿撑住了上颌导致咬不下去……打怪兽的动作场面固然需要惊险性,但过于离谱的“超人类”战斗力实在让人出戏。

  此外,明显违反生物学常识之处也颇多。例如有很多戏份的外形类似蜥蜴的海底小怪兽,既可以生存在海底7000米深处,又能在陆地上捕猎人类。尽管作为一部“爆米花爽片”,大部分观众在细节上不会太过较真,但频繁违背常识,只能让观众觉得创作方多少有点敷衍。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