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杨立新:排话剧 是一个智慧投入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杨立新:排话剧 是一个智慧投入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8-14 11:16

  “越好的剧本越难排。”自6月19日建组以来,身兼导演和主演的杨立新倾注在话剧《钟馗嫁妹》上的心力是累并快乐着,累得很烧脑,累得很享受。“排话剧是一个智慧投入,没有什么轻而易举、差不多和大概齐,观众是蒙不了的。”这是杨立新的真实感受。

  现代戏为何难排?

  画鬼神容易 画犬马难

  每天往返亦庄与国话,杨立新从下午一点半到晚上十点都浸泡在排练场,担心吃完犯困,晚饭他也基本不吃。排练结束晚上回家已经十点多,有时杨立新还要骑上15公里自行车在亦庄绕一圈,有时则会喝一口小酒,准备下第二天的工作。7月31日收到暴雨预警,剧组休息了一天,这是自6月19日建组以来的第三个休息日。筹备三年,排练两个多月,这在杨立新看来是一出大戏必备的,“依着我,一天都不休息。”

  对于阅剧本无数的杨立新而言,对编剧毓钺的欣赏无疑始于《戏台》。从那时起,两人便开始“密谋”,于是有了如今的《钟馗嫁妹》。“他太会写了,是真的会写。”初次拿到《钟馗嫁妹》的剧本,杨立新边乐边看,和当初拿到《戏台》时的感受很相似。“但这个戏比《戏台》还难排。都说画鬼神容易,画犬马难,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戏难排的原因。”本来是人神之间的交易,但经过一番纠葛,成就了一个励志的故事:原来人一咬牙一瞪眼靠自己也是可以的。至于这究竟是一个童话故事还是穿越故事?杨立新说,“这是一个新的讲法,也是毓钺最牛的地方,他不折磨自己,而是改变自己,这出戏区别于《戏台》和《惊梦》,创作者最有意思的正是永远不要重复自己,一个戏一个样。但其实大多数编剧还都容易沉浸在自己的题材和框架手法当中。”

  苛求细节图什么?

  “有点角度可进可退”

  知道杨立新认真,但没想到比想象中还要认真。对于杨立新来说,演员身份远比导演身份更被人熟知。最早开始做导演是2007年“被逼无奈”,他被好朋友王子夫叫到云南帮忙排《我的西南联大》,排完了同行都说:“没想到杨老师还有那么多方法。”自那之后,杨立新开始觉得:“原来演戏积累下来的具体且好使的方法是可以真正帮助到演员的。”之后他在北京人艺也担任了不少导演工作,复排《小井胡同》就让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在排练场,杨立新金句频出:“真正生活化的表演上了台就是失败的”“表演绝不能像生活那样,大水漫地随便流”“演戏不要挤眉弄眼,要相信剧本内容的力量,不要瞎使劲”“表演激情戏要敢于停顿,多大的激情就要有多大的停顿”……他对细节的苛求也体现在,“舞台上尽量不要绝对正对观众,那跟对手演员交流会难受,正面全部暴露给观众是没有力量的,有点角度可进可退,表演就自由很多。”

  在杨立新看来,“作为导演,你脑子里有整个戏的线索,同时还得让一个团队的所有人都认同这样一个对剧本的理解,认同作者的写法甚至他讲故事的方式,然后大家一起朝那个方向努力。更何况剧组的演员又来自话剧和京剧两个领域,有的人虽然有很多年的舞台经验,虽然那些经验很老到,但在剧组,每个人都要修正自己的经验,归到一个方法和路数上来。”文章出演的便是剧中那个不如意的京剧演员,杨立新说,“我们有效地避开了一些职业技术问题,只有很少一点的花脸展现。”

  表演风格定在哪儿?

  不用幽默感 用可看性

  在人艺演的都是《茶馆》《雷雨》《窝头会馆》这样的剧目,走出人艺,杨立新在荧屏上有《我爱我家》,舞台上则有《戏台》,院内院外表演风格几乎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对此,他表示,“从《我爱我家》开始,发现我也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常常看着剧本我就会乐,但别人会问:这可笑吗?我说弄好了就很好玩。”朱旭老爷子说过的一句话,杨立新时常挂在嘴边:所有的角色你都要先找到他的幽默感,再深入这个人物。“我的理解也是如此,但我不用幽默感,我用可看性。作为创作者,你不应该浪费观众的时间,过场戏都得弄出点戏来。当初拍《我爱我家》的时候,我跟英达说,我没演过喜剧,他说你怎么没演过,你演过《哗变》里的伯德,演得非常好,那是幽默。其实当年《哗变》的剧本确实把我看乐了,伯德是一个努力把证给作反了的人,还不允许别人给台阶改错,就那么坚决地走下去。这样一个喜剧人物,如果演不出喜剧性来,是对不起作者笔触间的那些许幽默的。”

  不管喜剧正剧悲剧,杨立新说,“首先要好看。而《钟馗嫁妹》最有趣的地方是钟馗到了人间之后的戏份,因为别人看不到他,于是就有了京剧《三岔口》的感觉。”

  文/记者 郭佳

  摄影/记者 王晓溪

  统筹/满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浙江金华市考察调研

  • 直播:2023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金秋时节,之江大地热情涌动。浓郁的亚运氛围中,“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9月8日起隆重举办。
2023-09-21 10:29
日前,《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的论文,这项研究或将以全新角度推动锂硫电池发展
2023-09-21 10:27
SKA中频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需要满足高电磁屏蔽指标,才能实现高灵敏度观测。 SKA中频天线的背架是空间网架结构,采用螺栓球与拉杆螺连的方式安装。
2023-09-21 10:26
光明网《创新改变中国》栏目走进位于山东青岛的海信创新研发中心,探索我国激光显示领域的“软实力”和“硬科技”,感受显示领域的“未来之光”。
2023-09-20 15:00
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秋夜,茫茫戈壁,人迹罕至。仰望,星空璀璨,银河迢迢,仿佛沿着这条颠簸不平的土路,就能走进银河、踏入群星。
2023-09-20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