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湄公河巨兽》全球首映 导演徐阿晴畅谈拍摄往事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湄公河巨兽》全球首映 导演徐阿晴畅谈拍摄往事

来源:中国青年网2023-08-18 11:30

  由中泰两国专业制作团队联手打造的泰式巨兽灾难电影《湄公河巨兽》于8月17日在北京举行影片全球首映礼。导演徐阿晴携主创团队与影迷互动交流拍摄挑战与创作心得。不少媒体及观众都在看完电影后表示《湄公河巨兽》“成功营造出泰式巨兽电影的惊悚氛围”“特效细节出色,让人代入感很强,后劲儿也很大”,并期待影片在8月22日七夕情人节正式上映。

  终极海报

  汇集中泰两国优秀电影人参与创作的《湄公河巨兽》,讲述在泰国北部的汶干府,一个潜伏在湄公河中的巨型生物突然觉醒并袭击附近岛民。而面对兽性大发的湄公河巨兽,人们只能冒着夏季的暴雨,与警方团结起来,利用有限的资源决一死战的惊险故事。放映过程中,不少观众都沉浸在电影惊悚可怖的氛围之中,同步片中角色所面临的危险处境,为人物能否逃脱湄公河巨兽的致命袭击而提心吊胆的同时,更享受影片震撼视觉效果所带来的刺激体验。

  出品人

  首映礼现场,面对观众的赞叹,导演徐阿晴首先揭秘怪兽拍摄“为了让影片更具灾难现场的不可控感,我们采用了物理特效和电脑特效相结合的制作方法,从而让怪兽的袭击变得更加真实”。其次,她特别回忆自己在拍摄之初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既有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也有要面对潮湿天气和暴雨季节的挑战。但为了能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电影作品,她尝试组建了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专业影人深度合作的国际团队,摄影师来自美国和中国,怪兽建模师则联系并邀请到《人猿星球》系列影片的著名怪兽建模师Jordu Scheel,特效总监则是参与漫威作品的泰裔美国人,演员阵容更是来自中国、泰国两国有着跨国电影经验的表演艺术家。集结多个国家优秀电影人的《湄公河巨兽》,确保影片从怪兽的每一颗獠牙和皮肤细节,到融合泰国风土人情所传达出的独特地域文化,都以匠心打造的完美效果登陆大银幕。

  导演

  首映礼成功举办之际,影片还曝光了一组令人过目难忘的定档海报。月圆暗夜的可怖微光下,湄公河巨兽首次“真兽出镜”,巨大的身躯遮天蔽日,血腥的獠牙凶狠锋利,坚硬有力犹如铠甲般的皮肤和蠕动的长须更显露出它狂暴嗜血的天性。而仰天怒吼的攻击姿态则暗示出湄公河巨兽蓄势待发的猎杀欲望,似乎下一秒即将迅猛出击,让人感受到犹如梦魇般的绝望和窒息。整张海报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带给人血脉偾张视觉想象力,令人对影片充满期待。相信在今年的七夕情人节,既能营造午夜惊魂的紧迫感,又能促进情侣间情感互动的《湄公河巨兽》,一定会成为不少影迷的观影首选。

  剧照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