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了却人生遗憾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了却人生遗憾

来源:光明网2023-08-28 17:32

  作者:许婧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随着参加抗美援朝战士的相继离世,还原1953年这段遥远岁月里的感人故事,抚慰在世老战士们对昔日亲人、战友、爱人的思念,便成为安享今天幸福生活的年轻人献给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亲人的一种强烈的愿望。如何呈现跨时空、跨代际的抗美援朝战争记忆?芒果TV推出了6集纪录片《超时空寻找》,跟随年轻人探寻身边亲人英雄往事并代为寻找抗美援朝老战士的足迹,采用VR等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令当事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场景,让亲人与战友、家人在虚拟世界中“重逢”。

  《超时空寻找》作为在中国纪录片领域大胆尝试以“跨越时空”传达人文关怀的作品,包括“望·重逢”“惜·团圆”“愿·相伴”“盼·梦圆”“敬·无畏”“念·魂归”6个故事,呈现年轻人的寻访足迹、亲人回忆战争往事、战场VCR、战役信息版、地方退役军人事务局信息服务、芒果TV产品技术中心工程师搭建场景、完成互动等内容,新技术视野下,众多战争“名场面”得以“情景再现”。

  第一个故事“望·重逢”中,已届90岁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重机枪连班长田威有一个心愿,想对在战场上被他救下的战友韦加民默默给自己父母寄生活费道声谢。田威的孙子,也是退伍军人的邓俊杰为让爷爷打开心结,奔波遍寻数省,访问了众多志愿军老战士,找到已经过世的韦加民的家人,最终借助VR技术使田威与韦加民隔空相逢,完成了爷爷的心愿。另外5个故事同样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了却老战士的心愿,比如,文化教员全家树带着胜利勋章归国后,父亲已逝的遗憾让他久久无法释怀,孙女利用VR技术让爷爷和太爷爷“相见”;女护士高瑞芳与丈夫孙成英是对共赴战场的伉俪,晚年,妻子照顾重病丈夫18年,感人至深;政工队队员罗飞林与战场上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战友段贤能和已逝老战友许诏、丁道丰“再见一面”的心愿,最终实现;“冰雕战士”周全弟始终耿耿于怀因身体冻僵未能和战友一起“冲锋到最后时刻”的遗憾,得到技术性弥补;曾击落美军轰炸机的高射炮手李维波,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连续九年迎接战友遗骸归国。

  这是一个以往鲜有涉及的视角,真实细腻地记录下年轻人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完整过程,风格纪实。而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的一幕幕感人的瞬间,让亲人在“元宇宙”中与战友重逢、与亲人相见、与家人和解,更让年轻人加深了对爷爷奶奶英雄事迹的了解。故人相见的技术性场景再现,虽非物理的真实,却足以慰藉抗美援朝老战士们某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在跨时空的“对话”中完成了心愿的代偿性实现。“最陌生的亲人”的主题诠释和亲情传达,也举重若轻地开启了家国同构的新视野。如此,新技术、传统修辞学与纪录片的结合,更好地实现了纪录片的社会学和美学的目的,不单纯是“寻找故人”,更是为年轻人开启了一段重温历史的前世今生之旅,在以新技术触摸真实历史的形式探索中,拓展着真实美学感性表达的巨大空间,延续着2012年以来中国纪录片越来越会讲“讲故事”的时代潮流。

  70多年前,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传颂至今,其饱含的情感真挚、浓烈、炽热,影响并感动了几代人,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近三年来,有关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从不同侧面全方位还原历史现场,充分展现时间的重量和记忆的力量。既有家国一体的宏大叙事和全景展现,又有微观视角的英雄素描,往往选取影视剧影像和历史史料,结合志愿军老战士的访谈,以人带史。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是一个精神强大的民族鉴昔知今、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注重文化传承和民族身份的中国人对历史的尊崇、对英雄的敬重,不会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而有所动摇衰减。相反,技术赋能,人们对文化、历史的热爱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赋予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典传统”和“人民记忆”以新的体验与感悟,在科技换代中完成人文更新,重构了一个感恩与创新交融的魅力新世界。《超时空寻找》折射出技术创新与人文理念,它通过这样的方式抚慰生者、致敬亡灵,柔化地告诉年轻人勿忘历史。而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无论生死,只要被记得,就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从未离开,共和国将永远报以庄重缅怀的隆重祭奠,让红色精神世代相传。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