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撬动市场的是话题还是电影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撬动市场的是话题还是电影

来源:文汇报2023-09-22 09:42

  记者 柳青

  刚过去的暑期档,票房最高的《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都和诈骗有关,踩着夏天的尾巴,新片《鹦鹉杀》给今年接二连三的“诈骗电影”画个句号。

  《消失的她》在褒贬不一中拿下35亿元票房,《孤注一掷》票房突破38亿元时,有影评人发问:“话题电影”制造的这波票房狂欢,撬动市场的究竟是话题还是电影?《鹦鹉杀》的上映带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消失的她》刺激观众情绪收割票房,《孤注一掷》以法制宣教片的方式全景式揭秘“东南亚诈骗集团”,吸引了众多原本不看电影的观众,而刻意淡化拍摄题材的社会话题属性、专注于电影趣味的《鹦鹉杀》,上映一周票房3000万元——在话题和电影之间,最大公约数的观众用电影票选择了“话题”。

  撩拨观众的痛点和爽点

  《消失的她》上映后,争议声不断。这是票房成功所附带的尴尬,“穷光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富家女替天行道为所欲为”,这套叙事内在的价值观念不说扭曲,至少是很可疑的。陈思诚身兼制片人和编剧,做着产品经理的买卖,煽动大部分暑期档观众的情绪——人们未必关心电影本身的好坏,能破圈的是电影依附或制造的话题。《消失的她》映前宣传视频主打“反杀渣男”,未映先红,精准刺激主力观众群体的情绪痛点。之后影片公映,观众陡然发现打开了一整个集装箱的社交网络热门话题,从恋爱脑到凤凰男,从骗婚杀妻到女性复仇,以及对富裕阶层的想象。很多观众走进影院是好奇它怎样一揽子收罗热搜话题,并且,他们要通过观影才可能进一步加入社交网络讨论的狂欢。

  “穷小子是怎样被毁灭的”,这原本是经典的叙事母题,但“于连”这样的原型人物在当下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接受的土壤,更多人在存量竞争的压力中恐惧一无所有者的僭越。《消失的她》显然利用了这份群体的潜意识,从中兑现了票房红利。

  担起社会功能的电影

  其实《孤注一掷》也是一部给不是电影迷、不在意电影质量好坏的观众看的电影,而它的票房能超过《消失的她》,证明电影市场的内在伦理能发挥自我调节的功能。

  同样是关于“假借亲密关系实施诈骗罪行”,《消失的她》用足了各种烂梗来撩拨观众的痛点和爽点,相对的,《孤注一掷》是兼顾加害者、受害者和警方多视角的全景式普法扫盲。“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这是电影的一句宣传口号,好似噱头,但这电影确实担起了这份社会功能。

  电影开头,咏梅扮演的警队队长在防诈宣讲中说,犯罪分子总是以“内幕消息”为诱惑进行诈骗,她要讲的是真正的“内幕消息”——让诈骗集团的手段大白于公众。这部电影在电影表述的层面是普通的,但即便它看起来接近于平平无奇的法制栏目剧,它却抽丝剥茧地揭示出东南亚诈骗集团内部如何运作,冷静又带有同理心地分析落入诈骗集团和骗局受害者两种群体的沉迷心态,以及反诈警察在执法中遇到的复杂的结构性难题,从机制和人性的多个维度剖析电信诈骗何以成规模地、系统性地运行。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用虚构和扮演实现的社会调查报告,它所承载的信息量,而非它作为电影的完成度,构成了它强悍的冲击力。

  逆反观众期待的反类型路径

  虽然《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气质迥异,但围绕着和“诈骗”有关的生死劫,这两部电影在故事内外触发的情绪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对过去的怀疑,对当下的不可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只是两部电影的表述要么投机泼皮,过分轻佻,要么是庄重却过于直白朴素。

  相比之下,《鹦鹉杀》既削减了诈骗题材的社会维度,也过滤了“骗色骗财”这些热搜话题发酵的情感,电影把关注的范围缩减到特定的四个行骗受骗“局内人”,深入对人物情状的探究,导演明显更关注电影表述的意趣。《鹦鹉杀》所追求的电影感和文学气息,使它拥有一种暧昧含混的气质,就像电影里频繁出现的沿海雾中风景,不真切,不直白。《消失的她》直接地刺激观众情感,《孤注一掷》直白地给出惊人的信息量,《鹦鹉杀》则另辟了一条挑战观众的蹊径。

  这使得《鹦鹉杀》无法成为爆款,它在类型片的设定中,走了逆反观众期待的反类型路径。导演其实是纠结的,她渴望用文艺的、内省的方式处理大众议题,又试图让小众的、文学气息浓厚的电影触及大众的关注点。影片始于网络“杀猪盘”的行骗者和受骗者在线下相遇,还是两对,更离奇在于,两个骗子是身陷同一个东南亚诈骗集团的难兄难弟,两个苦主则是闺蜜。这个设定是影片的硬伤,编剧之手机械降神地制造“巧合和巧合的相加”。幸而电影早早放弃“强情节”的叙事机巧,展开了“去情节”的情感散文,电影的重心转向人物徘徊在真和假、悔和恨、亲昵和抗拒、渴望和失望之间的复杂情态。周冬雨和章宇在原本生硬的剧作里发挥出“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高级表演,他们的表演提升了影片的完成度,也造就了影片的质感,这是《鹦鹉杀》的吸引力所在。

  话题或故事在《鹦鹉杀》里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周冬雨和章宇用极为个性化的无痕迹表演,演出了某些不太被讨论的、年轻群体中暗涌的情绪。周冬雨表现出了在同龄女演员中罕见的能力,演出了遭遇生活重大创伤后,无法遏止生命力流失的内心枯涸。章宇的发挥则是预料之中的丰富和自洽,他整个人像风雨雾一般融为小镇风物的一部分,当他面对周冬雨时,他演出了当下中国银幕上稀缺男性形象,一个“迷人但无可救药的骗子”,他违逆道德,但观众很难用道德裁决他。

  《鹦鹉杀》的迂回和不直接,造成它的接受困境,但这又成全它的特殊气质,它的出现,为这个暑期档话题扎堆的“诈骗电影”画上了电影化的句号。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