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统艺术逢盛世 稀有剧种迎春天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传统艺术逢盛世 稀有剧种迎春天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9-26 10:11

——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综述

  山西素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美誉,现存38个剧种,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有31个稀有剧种,它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于山西各个区域。

  近日,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在太原举办,全省31个稀有剧种全部亮相,享受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补贴的66个院团悉数参加。此次参演人员300余人次、观演达5000余人次,是山西稀有剧种一次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对各地传承保护稀有剧种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全面检阅。

  好戏连台展风采

  此次展演肩负“保护稀有剧种,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和使命,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历来对戏曲工作非常重视。宏观上,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支持和指导戏曲工作;实践中,从不同侧重出发,举办各类戏曲展演活动,以具体措施推动山西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

  此次稀有剧种展演参加的剧种小众、剧目繁多,民营团体又居多数。为保障省级活动的高水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相关承办单位组成展演工作机构,设立6个分工明确的工作组,有力保障展演顺利成功。

  6场展演、1场精粹剧目演出中,参演单位既有国有院团,又有民营团体。传统戏与现代戏交相辉映,老艺术家与戏曲新人同台演出,专业演员与业余票友现场竞芳。展演内容丰富多样,演出剧目选段80多个,既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传统经典唱段,又有新创剧目的优秀选段,展现了古老剧种的艺术生命力。

  不论是曾经活跃于祭神赛社活动中古老的戏曲剧种——山西赛戏、锣鼓杂戏,还是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等以载歌载舞表演见长的地方小戏,抑或是孝义皮腔、曲沃碗碗腔等由皮影戏、木偶剧发展演变而来的剧种,每个剧团的演员都拿出看家本领,在这个专为稀有剧种搭建的大平台上展示各自的风采。

  专家面对面把脉

  本次展演不评分、不设奖,但对每个参演团体来讲,比获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次同省内戏剧界资深专家面对面座谈研讨的机会。

  展演期间,组委会邀请山西省稀有剧种梅花奖获奖演员、山西戏剧名家及资深学者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按日程分组负责,演出前审核剧目、走台中现场指导、演出后及时点评,为所有参演剧目把脉问诊。专家从剧本、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张智、郭明娥、张彩平、苗洁、贾菊兰等艺术家亲自上台示范指导,现场纠正,在细节上较真,极大地提升了参演剧目的舞台呈现水准,演员们受益颇多。

  参加展演的很多都不是专业演员,但他们怀着一份对戏曲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坚守在三晋文化的第一线。他们格外珍视这次参加省级展演的机会,演出之余,认真观摩其他院团的演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本次展演中,专家最为担心、呼声最高的是稀有剧种和大剧种的同质化问题。他们提出,稀有剧种最重要的是其艺术特色,失去特色,也就失去剧种本质,因此稀有剧种演出院团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守正,坚守本剧种最独特的艺术风格,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同流不同化,融汇其他艺术为我所用,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参加演出的80多个剧目选段中,有一批优秀剧目受到观众好评,被专家高度肯定。经过三代艺术家精心打磨的耍孩儿剧目《猪八戒背媳妇》,舞蹈编排巧妙,歌舞并重,表演诙谐幽默,唱念俱佳,人物表现栩栩如生,艺术性、观赏性兼具,被专家树为山西省稀有剧种院团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最为成功的范本之一。

  除襄武秧歌《小二黑结婚》、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等各剧种的优秀保留剧目,本次展演中还涌现出沁源秧歌《幸福新生活》、河东道情《幸福社区绽新容》、凤台小戏《县长遛牛》、临县道情《吕梁护工》、晋南眉户《焦裕禄》等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新风的剧目。

  传承可期有未来

  此次展演中,人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过去都是由农村业余自乐班演出的稀有剧种,都被当地的专业剧团承担了剧种的传承责任。如锣鼓杂戏,自形成以来一直是当地农民参与演出,从未成立过专业剧团。随着老艺人慢慢减少,社会发展带来剧种生态环境的改变,锣鼓杂戏多年来几无发展,极度萎缩,后继无人,濒临消亡。近几年,当地政府为对其实施抢救性保护,将其归入临猗县眉户剧团,培养专业演员学习锣鼓杂戏,承担保护责任。

  此外,山西赛戏、平陆高调、晋中弦腔、凤台小戏等剧种,已融入当地专业剧团,一团两剧种或多剧种,由专业剧团承担保护传承的重任。稀有剧种由业余向专业化发展,艺术水准得到很大提高,也解决了无人传承的燃眉之急,这对保护某些濒危的稀有剧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稀有剧种传承保护工作,有关部门通过繁荣精品创作、举办节庆展演、开展惠民演出、加强非遗保护、加大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全省的戏曲剧种活起来、传下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结合文化和旅游部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扶持办法,每年统筹2200万元,按照每场补助5000元的标准,购买全省31个稀有剧种的公益性演出服务,扶持力度之大居全国前列。

  据悉,首届稀有剧种展演之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稀有剧种的调研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大人才培训和学术研究力度,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优化扶持办法,并定期举办全省稀有剧种展演,以展演促发展、以活动促繁荣,不断提高稀有剧种的生存力、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于小军 张秀娟)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