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装剧如何找寻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联结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古装剧如何找寻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联结

来源:文汇报2023-09-28 09:57

  记者 卫中

  在甜宠大行其道的当下,一部主打古代悬疑的《九义人》为古装剧市场吹来一股清风。该剧由吴倩、李佳航、乔振宇、胡意旋等主演,改编自豆瓣网连载的同名小说,讲述九个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物,联手为七年前死去的绣女讨回公道的故事。小说原作获得9.2分的高评分,剧集播出后也颇受好评:“前尘回望真相茫茫,穿丝引线聚义破局,谁看了不说一声绝!”

  尽管在剧情节奏、人物塑造等方面还有不少可提升的地方,但《九义人》凭借对现实的观照被不少人评价为古装版的《不完美受害人》和《沉默的真相》。专家指出,现实主义不是现实题材,它是一种创作手法。古装剧应该找到历史人物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联结点,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表达一种能够穿透历史、抵达现实的现代意识。

  话题突破时空限制

  没有俗套的多角恋,没有奇幻设定,更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九义人》专注于在步步为营的调查侦探以及环环相扣的布局埋伏中推进剧情:七年前,少女受尽欺辱,状告无门,观众虐心;七年后,集结义人,坏人受惩,大快人心。剧中,单数集是上阕,以七年前的绣女蔺如兰为主线;双数集是下阕,以闺蜜孟宛的复仇之旅为主线。在两条时间线拧成的剧情中,上一集中角色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在下一集中会交代清楚,让情节清晰且合乎逻辑。

  在古装剧的外衣下,《九义人》所议论的话题是突破时空限制的,发生在烟雨绣楼的罪行可以出现在古今中外有着同样属性的场所,因而引发热烈讨论。烟雨绣楼主人吴廉是位远近闻名的雅士,有着一手超凡脱俗的绣工。国公夫人通过向皇帝和太后进献吴廉的烟雨刺绣而一直受到恩宠,两人形成了深度利益绑定。所以当普通家庭出身的绣女们遭受吴廉的诱骗和侵害后,大部分受害者只能选择保持沉默。但是蔺如兰是个例外,她选择了击鼓鸣冤为自己讨回公道,却终究不敌恶势力,最终闺蜜孟宛出手,以复仇的方式为其寻求公道。一位网友评价:“这不单单是部爽剧,更是一部观照社会,关注女性、普通人的话题剧。”

  网络暴力不仅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顽疾,也是古代“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的舆论压力。剧中,蔺如兰上告官府,立于衙门口围观的百姓被吴廉的巧舌如簧和惺惺作态所蛊惑,又先入为主认定声誉卓绝的吴廉受人诬陷,于是对受害人蔺如兰大肆侮辱谩骂,以至于她只能以死证清白。

  缺乏挖掘困境的深度

  剧名叫《九义人》,直接点出了绣女孟宛的讨回公道之旅并不孤单。面对实力强大、狡诈奸险的敌人,孟宛蛰伏七年暗中谋划,把包括捕快、镖师、武将、花魁等不同身份背景的“义人”联合在自己身边,由这些“小人物”组成的古代版“复仇者联盟”,扳倒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人物”,确实给观众带来相当的“爽感”。

  不过,爽片类型不代表剧情设计上可以将就。不少网友认为《九义人》的谋略内容稍显单薄,尤其是在复仇的方式手段上,仍然脱离不了传统宫斗、宅斗的套路,让一些观众吐槽“不大气”。例如孟宛利用了周玉琴向太后讨欢心的心理,用赝品设局让周玉琴掉进圈套,显得反派“智力不高”;还有此后国公夫人被假扮的算命先生蒙骗,都让观众觉得通过把反派刻画成“很天真”的方式来彰显主角团队的聪明智慧,让斗智的情节有些儿戏。

  此外,尽管剧中也有个别出彩的人物塑造,但关键角色的处理比较单薄。比如直接告诉观众吴廉是个反派人物,处理上略显毛躁和着急。业界认为,如果能先塑造他道德崇高的表象,再揭露出他扭曲邪恶的本质,或许能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反差感和心理冲击,这样在戏剧表现力上更能加分。更重要的是,《九义人》把复仇的焦点集中于吴廉和国公夫人的恶人团体,本身固然没错,但带给观众的直接观感更像是解决私人恩怨。而对于造成蔺如兰等绣女困境的“名节”等封建思想糟粕,以及弱势地位所形成的社会牢笼,却缺乏针砭和批判。期待,未来的古装剧有更具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表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