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部《大宅门》一生悲喜泪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一部《大宅门》一生悲喜泪

来源:北京日报2023-10-13 10:20

  记者 邱伟 王金跃 路艳霞

  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因病于10月11日在京逝世,享年83岁。根据本人及家属意愿,郭宝昌导演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郭宝昌的家人向记者表示,“他生前交代,不想因为这事麻烦大家。”不过,得悉郭宝昌逝世消息,导演张艺谋、《大宅门》的主演刘佩琦和何赛飞等人纷纷在微博上发文悼念郭宝昌。

  郭宝昌。

  创作《大宅门》倾注半生心血

  郭宝昌1940年出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2年,郭宝昌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1980年导演了刑侦电影《神女峰的迷雾》,受到关注。1991年,郭宝昌执导了由张丰毅、石维坚、施京明等主演的历史剧集《淮阴侯韩信》,1994年拍摄了由姬麒麟、柳格格、鲁继先等主演的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1997年执导了由斯琴高娃、刘若英、邱心志、朱旭、雷恪生、黄海冰等主演的爱情历史剧《日落紫禁城》。

  在郭宝昌执导的影视作品中,最为观众熟知的是他编剧并执导,讲述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恩怨的家族剧《大宅门》。

  2001年,由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等主演的《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大宅门》是郭宝昌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他一生经历坎坷,自幼丧父,儿时两次被卖,后被同仁堂乐家乐四老爷收为养子。电视剧《大宅门》中主角白景琦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父,李香秀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母。《大宅门》的剧本倾注了郭宝昌半生心血,创作历经四十载。他16岁就开始动手写家族题材小说《大宅门》,小说写了一半,郭宝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创作《大宅门》的电影文学剧本。

  拍摄电视剧时,郭宝昌已是花甲之年,历经数稿写成的《大宅门》,宛如清末民初微缩版的红楼传奇,复活了几经沉浮的宅门往事,呈现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郭宝昌坦言剧本三分虚七分实,肚里还有一大把的故事没有写尽。

  张艺谋发文感念郭宝昌扶植

  郭宝昌还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伯乐。1983年,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职的郭宝昌突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大力扶植新人,在他的支持下,张艺谋、陈凯歌推出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第五代导演群体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十多年后,郭宝昌拍摄《大宅门》时,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何群等导演也在剧中集体“跑龙套”客串出演。

  惊悉郭宝昌逝世,张艺谋发文悼念“不胜哀伤”:“82年毕业分到广西厂,初来乍到的几个年轻人,得到‘郭爷’的举荐和欣赏,感恩之心至今铭记。几个人凡去他家蹭饭时,回回听他聊‘大宅门’梦,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令人唏嘘。郭宝昌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大宅门……”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真的非常难过,这是影视界重大的损失。”电影《开国大典》的导演之一肖桂云难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肖桂云回忆,郭宝昌是59届导演系的,而自己是60届的,“我们的老师都是田风。”1959年,19岁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风的力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他动笔创作《大宅门》电影文学剧本。“《大宅门》的创作经过非常坎坷,上学期间郭宝昌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期间稿子被焚烧了多次,但他一直坚持着。他的导演才华有目共睹,大宅门的故事也深入人心,这是对他努力最好的回报。”肖桂云说。

  2007年,肖桂云和丈夫李前宽一起执导了电视剧《苍天圣土》,邀请郭宝昌在剧中饰演一个正义人物冯老枪。在肖桂云看来,生活中的郭宝昌是一个敢说敢干,是非分明的人,“我和李前宽导演以前经常和他一起去看望师娘,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电视剧《大宅门》海报。

  晚年继续讲述“宅门里的故事”

  郭宝昌以自己26年宅门生涯写就的《大宅门》于2001年问世,剧中90%的情节均有据可查,作品同他本人一样命运多舛,却依然顽强生长,直至成为传世之作。《大宅门》是郭宝昌生命的全部,晚年,这部作品相继搬上话剧和京剧的舞台。

  演员朱媛媛曾在话剧《大宅门》的发布会上透露,郭宝昌太爱这个戏了,排练过程中,他每天早早就到排练场,风雪无阻,感冒都不休息,坚持工作,“他给我们讲戏,讲老北京的市井人情,也讲他的生活。看我们排练,他都会掉眼泪,让我都惊着了!”

  郭宝昌曾经说过,“我这辈子没结识过什么大人物,在小人物的河流中蹚来蹚去。”在2021年出版的自传体散文《都是大角色》中,郭宝昌写的生命中结识的重要人物,奶奶、王师傅、猴三儿、女张飞、琴人、钱儿爷、小伙计、大哥、杜伯伯,还有大宅门里头的两位小姐雯和芹。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郭爷”眼里,他们都是大角色。应该说,《都是大角色》是大宅门里“小人物”的传记,也是他的自传,郭宝昌用这些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联起自己八十余年曲折人生路上的雪泥鸿爪,继续讲述《大宅门》里的故事。

  郭宝昌晚年创作的另一本书《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同样惹人关注。这是热爱和研究了京剧一辈子的郭宝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共同完成的。郭宝昌懂戏,堪称活的京剧百科辞典,多年来,他把京剧艺术总结为“芜杂万象,千奇百怪,流光溢彩,游戏心态”——这“游戏”二字正是郭宝昌数十年思考总结,交给大家用来打开京剧艺术大门的钥匙。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老弄堂“上新”蛇年灯会

  • 黑龙江哈尔滨:夜游园 赏冰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