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是艺术,是爱情——歌剧伉俪李爽和阮余群的二十年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是艺术,是爱情——歌剧伉俪李爽和阮余群的二十年

来源:光明网2023-10-13 18:26

  作者:月旦平

  在当今的国内歌剧舞台上,作为现实生活中是夫妻关系的歌剧角色演员是寥寥无几的,而活跃在歌剧舞台并且经常同台演出的,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爽和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这对歌剧伉俪首屈一指。时光荏苒,从2003年相识、相恋至今,李爽和阮余群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

是艺术,是爱情——歌剧伉俪李爽和阮余群的二十年

两人同台演出剧照

  从求学到相恋

  李爽出生于天津,儿时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跟唱片机听流行音乐、学琵琶、学扬琴,但这些与美声没关系,后来,参加少年宫合唱团,进入天津艺术高中,接着,拜师求艺,通过努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即入职中央歌剧院。与李爽相比,阮余群踏入美声道路更像是误打误撞:从闽东县城的小山村走出来,家庭谈不上音乐世家,进入福建艺校,最初她甚至不知道美声是什么。但就凭着一股劲儿,她北上拜师学艺,住在地下室,最终,她以全额奖学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

  学生时代,谈天赋和技巧,李爽和阮余群也许并不是最出众的,但一定是付出努力比别人多的。在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人民大会堂演出中,学生中唯独阮余群没有被选上,为此,她独自泪下,但她并不气馁,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改变。阮余群家境并不宽裕,想去比赛都会因报名费而退缩。老师为鼓励她出费用让她去参加比赛。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最终,从文华奖、金钟奖到意大利马尔蒂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阮余群用实力证明了自己。2006年,作为在校生的阮余群,在自己的努力与用心的作用下,与中央歌剧院首次合作演出了歌剧《游吟诗人》,并在剧中饰演莱奥诺拉,真正开启了她的歌剧人生。

  在中央音乐学院,李爽和阮余群不仅在专业上有十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遇到了彼此。2003年,李爽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大五学生常常开音乐会,而此时阮余群才大一刚入学,她常去听学校里的音乐会。就是在聆听的过程中,阮余群开始慢慢认识并赏识这位看着憨态可掬的学长,阮余群的乐观、爽朗也让李爽产生了好感。也因经历了当时的“非典”疫情,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家庭、生活与艺术

  恋爱长跑近八年,2011年,李爽和阮余群举办了婚礼。2015年,他们的大女儿诞生。女儿给家庭带来了许许多多欢喜,也难免让两人投入更多时间操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2019年,他们的二女儿出生,小家庭变得更热闹了,也增加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负担。为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上,即便他们在北京有自己的居所,他们还是选择在歌剧院的边上另租房子,这都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背谱、练习歌剧。现在大女儿已经8岁,虽然他们平时排练任务多,也常把孩子带在身边,大女儿也和他们共同演出了多部歌剧和音乐会。他们希望自己的艺术基因能传递下去。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道路,阮余群说:“老二也爱唱歌,特别我有时在给学生上课时,她们也在身边哼着一起唱。但未来是否培养孩子们,这还取于孩子们的选择。”

  对于两人对于艺术的交流日常,李爽说:“我们都是美声唱法的追随者和研究者。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随时随地的讨论演唱技术,在走路途中,在享受美食时,在制作美食时,在琴房,在比赛候场,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在轮船上,在一起带娃的时候,在各种人生路途中,总之无时不刻都在讨论声乐技术。”不管是上学恋爱时期,还是毕业后工作中,他们既是夫妻,还是同事,也是各自的老师。不管是平时的音乐练习还是排练、演出中,他们各自都会时不时挑出对方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可谓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从毕业生到职业演员,李爽和阮余群的歌剧道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出来的。李爽在《游吟诗人》《图兰朵》《女武神》《蝴蝶夫人》《乡村骑士》《艺术家的生涯》《卡门》《弄臣》以及中国歌剧《霸王别姬》《红军不怕远征难》《马可·波罗》《命运》《道路》等剧中饰演重要角色。阮余群从大学时期出演《游吟诗人》,到工作后出演《茶花女》《蝙蝠》《汤豪塞》《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卡门》等,在中国歌剧《霸王别姬》《玛纳斯》《伤逝》《命运》《边城》等剧中也承担了重要角色。这其中的不少作品中,他们也都是同台演出。

  2019年年初,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中央歌剧院新创的民族歌剧《命运》在阮余群的家乡福州上演,阮余群饰演了剧中的女主角。此时,观众并不知道她是两人饰一角,因为她还有四个月的身孕在身。为了安全着想,领导和导演在征求她的意见后,她从容淡定的答应,即可在演唱上及舞台调度上做了调整,出色地完成了演出。这是她对家乡父老送上的一份深情。2022年6月,中央歌剧院大剧场建成投入使用,他们在开幕歌剧《图兰朵》中分别饰演了“卡拉夫”和“柳儿”,用经典歌剧共同见证了中央歌剧院剧场建成和成立70周年这一盛事。

是艺术,是爱情——歌剧伉俪李爽和阮余群的二十年

演出剧照

是艺术,是爱情——歌剧伉俪李爽和阮余群的二十年

演出剧照

  中外文化交流的歌剧使者

  阮余群刚入职中央歌剧院就饰演了歌剧《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一角,后与李爽一同踏上了美国巡演之路,也见证了美国观众对于此剧的热情,成为2008年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霸王别姬》开始,李爽和阮余群参与了诸多中外艺术交流演出。他们还出访过瑞士、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演出剧目《图兰朵》《游吟诗人》等。不仅是国外剧目,他们还把中国的优秀歌剧作品带到了国外,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赴意大利演出,《玛纳斯》赴吉尔吉斯斯坦演出等。除此之外,他们还常与侨联等团队出国演出,唱出中国故事,唱响中国特色,歌曲《我爱你中国》是阮余群在海外的舞台上的必唱曲目。把国外优秀文化艺术带给我们的人民群众,把我们优秀的文化艺术传播到全世界,这是他们作为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

  新的歌剧征程

  2023年10月,李爽和阮余群在中央歌剧院新制作的歌剧《托斯卡》中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卡瓦拉多西”和“托斯卡”,导演把这一版的《托斯卡》的故事背景放到了民国“日伪”时期,这种改编也让他们以全新的姿态挑战角色新高度。

  对于此次演出,阮余群是非常期待的,她说:“这应该是我近五年的一次艺术新高度、新高峰的攀登,也是我们俩步入40岁这个年龄段的重要性的代表作品。非常荣幸也十分珍惜,音乐的感染力、戏剧的冲击力、技术的挑战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十分令人享受的艺术创作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舞台合作许多,但像此次真正情侣的角色关系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合作,它让我们彼此期待与珍爱。”

  结语

  属于李爽与阮余群的这二十年,变的是他们越来越多的歌剧角色的演绎,是艺术领域的长足进步,变的是从两人世界到多了两位可爱的女儿的小家庭;而不变的是他们对艺术的初心,是他们对于感情的衷心,是他们作为国家艺术院团歌剧演员所肩负的中外歌剧文化交流的使命。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艺术工作中,让彼此成为对方的另一只耳朵,另一双眼睛,一如既往地如知心恋人般感知对方的存在,让彼此共同进步和提升,彼此都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别人,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忱以及对艺术的严谨态度,他们的生活依旧如热恋般,他们的歌剧舞台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这对歌剧伉俪用他们的二十年告诉青年人,吸引和欣赏是重要的,而责任和担当更加重要。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