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爆款缺位、“综N代”乏力…… 综艺的下一个春天在哪里?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爆款缺位、“综N代”乏力…… 综艺的下一个春天在哪里?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3-12-26 10:33

  从《狂飙》《漫长的季节》《三体》,到《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站在2023年的末尾,回望这一年的影视圈,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都不乏口碑和热度双收的作品。可当目光转向综艺领域,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名场面”呢?这也许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爆款缺位,“综N代”乏力,审美疲劳,创新不足……盘点2023年的综艺节目,轻易就能发现不少问题。当不少老牌综艺不得不面对热度低迷、新意缺乏的困境时,在这一年新亮相的综艺却没能撑起另一片天地,导致2023年的综艺市场较为低迷而平淡。

  但就算在这样的境况中,仍有少量综艺节目收获了观众的关注,为这一年的综艺市场带来生机和新意。譬如,聚焦劳作纪实互动的真人秀《种地吧》,以及带领观众领略不同国家秀丽风景和迥异人文的《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还有音乐竞演《披荆斩棘3》和《乘风2023》,成为这一年新综艺和“综N代”的代表。

  老牌综艺乏力 审美疲劳下如何获得“新生”?

  沿着一条两边都是杉树的小径,走进位于森林中的蘑菇屋,就能看到何炅与黄磊的笑脸……曾几何时,这样的画面是不少综艺爱好者获得安慰和放松的来源,但在2023年,已经播出了7年的老牌综艺《向往的生活》,也不得不面对持续走低的关注度和后劲不足的疲软。于是,从《向往的生活7》一开播,何炅、黄磊两人便在片中承认了“节目暂停”的想法,选择了暂时停下脚步,迎来了节目的最终季。

  《向往的生活》所遭遇的境况,也是不少老牌节目所面临的难关。在2023年播出的《奔跑吧7》《中餐厅7》《哈哈哈哈哈3》《极限挑战9》《青春环游记4》等,皆难以复制此前节目所获得的成功和口碑,虽还不算“苟延残喘”,但也算是苦苦“支撑”,节目的关注度和出圈程度,皆难以与首季相提并论。

  当然,也有一些老牌节目仍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譬如竞演类综艺《披荆斩棘3》和《乘风2023》,以及《乐队的夏天3》《我在岛屿读书2》等。特别是在近期回归的老牌综艺《花儿与少年》,在时隔6年后迎来第五季,随后节目相关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衍生综艺渐热 剧集反哺综艺能持续吗?

  爆款缺位的情况下,综艺市场几乎全靠“综N代”续命。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IP,如同《向往的生活》一般,依旧难逃由盛转衰的生命周期。在“综N代”之外,放眼2023年的综艺市场,仍涌现出了一批全新的综艺,它们的出现尽管未能扭转综艺的颓势,却展现出了当下综艺市场的微妙变化。

  其中,影视作品的衍生综艺在2023年频繁出现,成为这一年综艺领域中值得关注的现象。特别在2023年暑期,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网络剧《七时吉祥》《大宋少年志》均推出了衍生综艺,而在冬天播出的古装剧《宁安如梦》,也推出了衍生综艺《100万个约定》。以原剧内容为依托,为追完剧依旧恋恋不舍的剧迷开启“售后服务”,剧集衍生综艺或将成为趋势。

  其实,放眼全球的影视圈,剧集衍生综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作为影视作品的“附属产品”,剧集衍生综艺从诞生伊始,就注定了受众大多为影视作品的粉丝,对于“路人”而言缺乏吸引力,影响的圈层有限。且随着剧集的播出完结,衍生综艺也会慢慢失去存在的理由,自然难以持续“出圈”。

  《种地吧》出圈 见证真诚永远触动观众内心

  虽“大爆款”综艺难寻,但“小爆”的综艺节目,还是能够盘点一二。其中,一档从初期被质疑“找噱头作秀”,再到提名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节目,成为2023年综艺市场的一匹黑马,那就是——《种地吧》。

  一档“种地”综艺,能拍成什么样子?节目中,由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真实记录他们在142.8亩土地上,在190天时间里,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真实运营农场,直播带货自负盈亏、创立农夫集市等全过程,真实又质朴,唤醒着观众的乡土情结。最终,节目用半年时间不仅扭转了口碑,更让种地小队“十个勤天”屡登热搜榜。

  在年轻人普遍感到焦虑、浮躁的当下,《种地吧》的出现和走红,从侧面印证了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的火热,投射出当下观众对于“归园田居”的向往。但在种地的过程中,种地小队实打实的付出,也让观众看到了田园不意味着休闲,只有辛苦的耕耘才能有所收获。这种朴素的价值观,也让屏幕外凝视他们的观众,从中收获到时间与收获的哲学,平复着内心的焦躁。可见,真实而真诚的综艺,永远能触动受众的内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八甲遥五火箭成功实施转运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