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小成本当家 拉回大把票房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中小成本当家 拉回大把票房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12-29 09:46

2023中国电影迎来“史上最强”暑期档 用时317天突破500亿元票房

  艺起归来2023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展现出复苏和增长的态势,仅仅用时317天,票房即突破500亿元,这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这其中,有重工业的头部影片和作为“腰部力量”的中小成本共同发力,尤其是《宇宙探索编辑部》《八角笼中》《孤注一掷》《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等多元创新、风格独特的中小成本电影频频破圈,把观众成功地吸引进影院,屡屡掀动观影热潮,“花最少的钱,拍出高质量的电影”成为电影人的共识。

  中小成本电影频创高票房

  “一部中小成本电影,无论是形式、题材、叙述方法还是表演,一定要有极致性,这样人们才会愿意花钱跑那么远的路,到电影院看你的电影。”谈及影片创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尹鸿认为,中小成本电影一定要给观众创造一个看电影的理由,提供“影院性”。

  2023年,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中小成本影片将观众吸引进影院。以暑期档为例,今年凭借206亿元的票房成为“史上最强”暑期档,分别收获38.47亿元、35.23亿元票房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以及《八角笼中》《热烈》《茶啊二中》等影片都是中小成本电影。在这些作品百花齐放的态势下,暑期档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这个数值相对2019年的44.6%有明显增长。由于暑期档爆款频出,低频观众被重新拉进电影院,多部电影拉新比例都在一成以上,这种“拉新”能力对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小成本影片能够诞生“现象级”作品,比如今年4月上映、被称为神片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孔大山导演的作品具有伪纪录片+软科幻的风格,仿佛把“宇宙的浪漫编织进了一场荒诞的梦”,将一个看似天马行空却听起来自成逻辑、极度热衷于探索外星人的唐主编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与唐主编等怪人兴奋地踏上“寻找外星人”的脑洞之旅。这部与众不同又猎奇的科幻喜剧收获了好口碑。

  同样引起全网“头脑风暴”的,还有魏书钧导演的《河边的错误》,他成功地将作家余华的原著《河边的错误》改编搬上银幕。影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刑侦片,而是颇具先锋性、意识流,将观众由河边杀人案引向那不可解而又永远在解的终极之谜,诸多的隐喻与梦幻时空的错位掀起全网解读这部电影的热情。影片票房突破3亿元,冷门文艺片成为火热爆款。

  呈现青年导演的锋芒

  “有才华的导演,一定有办法在规划内给你惊喜。”导演徐峥的《泰囧》曾经以1400万元成本获得12.7亿元票房,他认为中小成本电影创作者的思维很重要。毕竟“以小博大”不是硬碰硬,而是要突出自己的锋芒,让影片成功地吸引观众。

  2023年,很多电影新人携着新作品脱颖而出,给电影市场增添活力,《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二手杰作》《鹦鹉杀》等影片都出自青年导演之手。幸运的是,这些青年导演的背后有成熟的、颇具头脑的“怪才影人”来扶持。

  要说电影圈中有想法的电影人,陈思诚算一位。他担任监制与编剧,由崔睿、刘翔执导的《消失的她》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令今年暑期档取得“开门红”。影片在形式上通过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谜题性设置,让很多观众有一窥真相的渴望。对于婚姻情感社会议题的设置,使得作品并不浅白,参与性、共鸣性让票房持续增加。

  电影圈的另一位鬼才导演宁浩,曾经在2006年以《疯狂的石头》“点石成金”,照亮当时的中国低成本电影市场。如今,宁浩继续凭借聪明的头脑,带领着他的坏猴子影业屡创奇迹。他作为监制,携手青年导演申奥、王子昭分别创作的《孤注一掷》《二手杰作》都给2023年电影市场注入相当的热度。

  魏书钧导演今年有两部作品公映,除《河边的错误》,还有《永安镇故事集》在今年9月上映,影片带着导演一贯的机智幽默与嘲讽,将全部的精华浓缩在小小的永安镇,就像是石子投入湖底会掀起涟漪最终却又回归平淡,每个人都在生活里不停地挣扎,却又一次次妥协。

  平民故事、现实题材受关注

  当年,《疯狂的石头》以350万元的制片成本,创造2350万元的票房,它展示的 “石头效应”对国产电影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抛弃奢华包装,用影像老老实实地去给观众讲述平民故事,呈现鲜活的生命感觉。这条经验,被王宝强贯彻到他的新片《八角笼中》,影片取得22.07亿元的票房佳绩。

  《八角笼中》没有噱头宣传,没有大制作,没有华丽特效,没有大明星,却依然获得市场和口碑的回应。这是王宝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影片以现实主义语境表现小人物,讲述大山里走出的孩子通过练习拳击打出一条出路的故事,将现实关怀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影片中,那难以走出的连绵山脉、曲折颠簸的山路、简陋的沙场等元素,给观众带来粗粝的生活质感。王宝强表示,这部电影是为普通人拍摄的,他希望能够展现出真实普通人的样子,让观众感受到影片创作中的真诚,与电影建立一种情感联结。

  同样追求深刻性与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有《孤注一掷》《学爸》等等。导演申奥表示,《孤注一掷》中真实的海量资料都是通过采访相关的受害者、被绑架后成功逃脱回国的幸存者,还有奋战在反诈一线的公安干警获得的,此外还有大量调查记者写的新闻报道。《学爸》导演苏亮则以“幼升小”的父子矛盾作为切入点,聚焦“内卷与躺平”“焦虑与和解”等当下最具热度的现实议题。通过雷大力和雷小米父子为代表的几组家庭,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家庭面貌,探讨现代社会的亲情关系与个体成长的同时,也在现实基调的外壳下包裹了治愈与和解的内核,试图在困境中找寻答案。由于该片深入中国家长的日常心态,影片得到较高关注度,票房最终达到6.17亿元。

  总结

  中小成本影片是充满希望的试验田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在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的目标里提到,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要达到50部左右。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大制作是不够的,需要相当数量的品质上乘、类型多元的中小成本影片。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已从依靠一两部影片支撑的金字塔结构,朝着更稳定的结构演变。单纯的、靠电影特效堆叠的大制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审美和情感的需求,能够提供更多情感价值的中小成本影片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2023年,很多优秀的中小成本影片都在从各个方面彰显着创作者的创造力,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比如,张律导演的《白塔之光》、苗月导演的《吾爱敦煌》、久美成列导演的《一个和四个》、拉华加导演的《千里送鹤》、大鹏导演的《保你平安》、虹影导演的《月光武士》、动画片《茶啊二中》等作品,都展示着电影的更多可能。

  尽管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在宣发上依然处于劣势,但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像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所说,期望中小成本影片都去创造票房奇迹不太可能,但仍有机会创造惊喜。

  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者们正在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用尽全力来探索着生存之路,试图扭转20%的高成本电影产出票房占比却超过80%的“二八分化”现象。比如,《狭路“箱”逢》的导演曾武森做出“不好看就退票”的承诺,甚至由此开发观众退票小程序;作家虹影尝试自己去发行《月光武士》,与一家一家的影院经理“死磕”。也许他们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功,但在为中国电影探索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中小成本电影正在得到来自全行业的支持,2023年5月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周末档、形成市场差异化的目标,也在帮助中小成本电影进一步打开空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小成本电影占领周末档,因为电影的消费或者说人们看电影的习惯,跟假期有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把周末档做起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就会被打开。”

  饶曙光表示,中小成本电影作为电影生态的“塔基”,不仅是青年创作者的“主战场”,也是类型、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唯有加大对中小成本电影创制的扶持和保障力度,才能向商业大片不断输送生产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出中国电影观众票房土壤的厚度”。

  2023年已经可以看到诸多中小成本影片的活力,正在为中国电影增添百花齐放的景致,进一步激活电影市场的活力。

  2023年中国电影关键词

  重映

  近年来不少经典电影重映,掀起“怀旧风”,2023年依旧不乏重映影片。

  2023年是《红色恋人》上映25周年,影片定档9月12日,以胶片版本转至数字版本,再度回归大银幕,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影院专线上映。2023年4月3日,《泰坦尼克号》4K/3D重制版25周年纪念重映,第三次在国内上映。

  今年还有两部宫崎骏导演的经典电影:6月1日,《天空之城》在内地影院上映,首映日票房一举突破3000万,约合5.8亿日元,时隔37年再度掀起了观影热潮;另一部《红猪》于11月17日登陆全国艺联专线影院,累计票房超2000万,将延长上映至2024年1月16日。

  脸熟

  今年对于一些演员来说是密集亮相。

  比如,张译今年有《满江红》《三大队》等四部电影,黄渤有《热烈》《封神第一部》等四部电影,刘德华有《流浪地球2》《莫斯科行动》等四部电影,梁朝伟有《无名》《风再起时》和《金手指》三部,雷佳音有《交换人生》《满江红》和《坚如磐石》三部,张国立有《坚如磐石》《我爸没说的那件事》和《普通男女》三部,刘雅瑟有《前任4:英年早婚》《我本是高山》和《潜行》三部,等等。

  除演员外,有些导演同样高产。比如,邱礼涛今年有《莫斯科行动》《扫毒3:人在天涯》《暗杀风暴》《绝地追击》四部电影上映,张艺谋有《满江红》和《坚如磐石》,魏书钧有《永安镇故事集》和《河边的错误》。

  封神

  经过长达9年的筹备和创作,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终于在2023年7月20日上映。电影制作过程十分艰辛,建组筹备期达两年,拍摄周期长达18个月,共经历438个拍摄日。为完成这部电影,影片动用8000位筹备及拍摄期的工作人员和1565位后期制作人员。

  《封神第一部》的上映过程充满戏剧性,虽然首日的票房不足5000万元,但最终却逆袭成为票房超过26亿元的“爆款”。观众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这些声音为影片引发众多话题,通过疯狂的宣传和“自来水”粉丝的推广,这部电影最终不仅带火一批年轻演员,还让“初代偶像”费翔再度走红。

  现实主义

  2023年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大受欢迎的一年,《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坚如磐石》《三大队》《学爸》《涉过愤怒的海》,要么关注社会热点,要么击中观众心声,观众在这些现实主义题材中得到慰藉,被感动,被鼓舞。

  动画片

  今年优秀的动画片很多,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长安三万里》。《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画面绚烂无比,李白、高适、杜甫、王维以及众多大唐群星齐亮相,展现大唐时代的风华,共同追逐人生理想的动人故事同样引起观众共鸣。影片中48首唐诗的植入,为唐诗普及做出贡献。

  此外,《深海》《茶啊二中》等国产动漫都是今年佳作,再加上《灌篮高手》《蜡笔小新:新次元!超能力大决战》等,2023年动画片让观众在技术、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多样化体验。

  本版文/记者 肖扬 统筹/满羿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