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胡歌:《繁花》补齐了我的记忆拼图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胡歌:《繁花》补齐了我的记忆拼图

来源:文汇报2024-01-02 10:37

  记者 王彦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接《繁花》,我想,因为我的生活有一部分就在《繁花》里。”

  近日,胡歌接受媒体的轮番采访,为了沪语版《繁花》在1月2日东方卫视黄金档上星首播作宣传;并会同马伊琍、陈龙与上图的读者畅聊拍摄的台前幕后。关于《繁花》,胡歌始终执意用“沪普”来表达,更言必及“记忆拼图”“认知拼图”——从上海城市集体记忆中来的《繁花》,从小说到电视剧,有一部分也已经留在了上海市民胡歌的身体里。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繁花》”

  电视剧《繁花》的主线剧情落在上世纪90年代。那是现实中胡歌上小学的光景,更是他父母一辈的繁花似锦。

  潮起潮涌的时代,在凭海临风的上海,生活和城市日新月异。留在少年胡歌印象里的1990年代是片段式、截面的,成年人的奔忙、开始喧嚣起来的城市,投射在一个小学生的视角里颇有些“肤浅”。“只记得父亲和他的朋友们都很忙,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像一天到晚在讲做生意、找机会,外地的朋友也常来家里聊,人来人往。”妈妈相对传统些,担心机遇的背面是风险,就像《繁花》里讲的“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半日归零”。城市一年一个样,每个生活在此处的人都有实感。但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胡歌说,少年的他是一知半解的。

  所以,当有一部小说描写父辈的漫长青春、他们那代人所经历的人和事,一切似乎不可阻挡,《繁花》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一部作家金宇澄用沪语写给城市的史诗。

  胡歌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繁花》。”小说里有沪生、小毛他们的故事,有胡歌自己未曾经历、而祖父母和父母用“不响”来回应的时间故事。小说里当然更有胡歌成长的、也是如今电视剧里的1990年代。“它补充了我对上世纪60年代的认知拼图,也补齐了我对1990年代的记忆拼图。”胡歌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主观的。1990年代的黄河路于他,就是灯火辉煌、一片霓虹的代名词,“剧里我们看到的色彩、节奏、状态,其实与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感受、对当时人的那种亢奋精神状态的记忆,是统一的”。

  这两天更新的剧情,小宁波嚷嚷着要跳黄浦江,结果分不清两条母亲河,错跳了苏州河,宝总下去救人,不会游泳反被小宁波救了。一场让观众捧腹不已的戏,背后连着胡歌独特的片场感动。那天刚拍完,王家卫照例在监视器前看回放,“王导习惯,看回放要放音乐的,那天他放了《美国往事》的音乐,我忽然就特别感动,想到了父亲。”他说,以前觉得父亲说的那些朋友间人来人往热火朝天的故事,多少有些荒唐、好笑,将信将疑。“那一刻我信了,我想,我没经历过,不代表它们不存在。”《繁花》的“繁”,腾达的、市井的,明亮的、黯淡的,风情万种的、浪奔浪流的,可能都是每个人记忆中的一块形状独有的拼图。

  “有一点,我和阿宝一样”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是小说《繁花》的开头,也是剧集《繁花》的引子。阿宝一个人独上阁楼见爷叔,适逢上海经济腾飞的前夜,他抓住了机遇。王家卫的光影下,一文不名的阿宝乘风直上成为宝总。

  “剧里的阿宝跟小说不完全一样,故事聚焦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段。”胡歌坦言,王家卫确实与他提过,把原著小说里的沪生、小毛都交付他来演。胡歌闻之倒抽一口冷气,“我两天没睡着”。

  围绕阿宝,各路人马悉数登场:运筹帷幄的爷叔、“出窠兄弟”陶陶、红袖添香的玲子、重情重义的汪小姐、风情万种的李李,连同菱红、葛老师、魏总、范总……一幅30年前上海市民的众生相、黄河路上的繁花图徐徐展开。

  王家卫曾告诉他:阿宝这个角色,想要找李逍遥的感觉,“为一口气,不服输”。胡歌深深认同导演的解读,觉得他和阿宝最大的相似点是“争一口气”:“我和阿宝一样,别人越说我不行,我越要争口气。”也像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想要在时代浪潮里抓住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但经历时代起起伏伏后终会发现,什么才最珍贵。胡歌说:“对阿宝来讲,最重要的是情和义”。

  演绎阿宝和宝总,最直观的区别靠发型、服饰分辨,大背头梳上去是宝总,刘海放下来是阿宝,再往深处挖掘,“阿宝身上是野蛮生长、自由无畏,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宝总身上的东西更复杂些”。胡歌借民间的说法来比喻,“那个年代的上海是杯‘鸡尾酒’,底层是八十年代的质朴,上层已有经济腾飞的浮华感、绚烂感。这个说法在阿宝身上也成立,但不管他是阿宝还是宝总,他身上永远有阿宝的底色”。

  与其他剧集不同,《繁花》不仅有普通话和沪语两个版本,胡歌还以主人公的口吻出现在旁白,跳出镜头下的角色和时代去回溯那一卷人与城市的奋进图。“王家卫导演说,不要播音腔,但旁白的词某种角度也是在阐述一段历史,所以也不能太生活化。”

  配旁白的周期比想象中漫长,演员跟着导演反复调试,寻找与剧中故事若即若离的那条边际线。就是在这过程中,胡歌得以站在他者的视角重新望向自己塑造的角色:扬名立万的宝总见过大王蛇、仙鹤松针的排场,可依然爱一口腐乳过泡饭。

  “繁花电影学院”

  孙悟空与猪八戒、分针与秒针、天空与大海——早在《繁花》开播前,胡歌就用三组词来描述剧中阿宝与玲子、汪小姐、李李的关系。

  但剧集播出,解读就交给了观众。有人为玲子身上又嗲又作的独特劲头着迷,有人喜欢汪小姐和阿宝之间识于微时的情分,也有人觉得李李和宝总单是眼神交锋已让人回味无穷。“我好像听说网上有‘站队’的。”胡歌笑言。他回忆,自己在拍摄中也无数次问导演,阿宝到底会跟谁在一起。因为有些惶恐,不知道怎么演。直到有一次,他看到英格丽·褒曼的采访,拍《卡萨布兰卡》,她也曾遇到类似“我爱谁”的问题。结果,导演给英格丽·褒曼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结局会往哪里发展。”跨越时空和文化背景,情感是人类共通的,那一刻,胡歌放下了那些纠结。

  其实,与阿宝相处的时间越久,胡歌心里的答案越清晰,“《繁花》的情感重点,讲的不是爱情,而是爱,是更大的一个概念。”

  比如,在阿宝成长过程中,玲子一直帮他、做他的后盾,“夜东京”也堪称避风港、保险箱。所以当宝总在黄河路叱咤风云,但只要切换到“夜东京”,“他都是昂首挺胸进去,灰头土脸出来”。看上去,阿宝总让着玲子,“可一旦这层‘谦让’给其他人造成影响,阿宝是会有所改变的”。

  又比如,听闻宝总到诸暨“单刀赴会”,汪小姐雨夜驱车千里,他陪她蹲在车边忆往昔“你好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当年外贸大楼茶水间氤氲的水汽升腾出相扶相持的微时,无比动人。但胡歌觉得,无论阿宝还是汪小姐,或者更多故事里的年轻人,身处火热的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如何齐头并进地,在充满机遇的当下闯出自己的天地”。

  假如一定要从《繁花》里找一个阿宝的“官配”,也许爷叔才是最让人信服的一个。有场戏,爷叔回头看阿宝。“几秒的眼神里万语千言,爷叔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胡歌说,“那一刻,我感受到、触动到了。”

  事实上,对电视剧制作而言,《繁花》三年的拍摄期称得上漫长。说不疲惫是假的,但一群人跟着大导演拍戏、跟着演员里的“老法师们”学戏,大家打趣《繁花》剧组宛如“繁花电影学院”。他们学前辈的敬业和专业:片场的王家卫,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除了导戏,灯光、服装、美术,各个部门他都要管,每天收工后还要和制片团队开会,每天睡不了几小时;滑稽戏出身的陈国庆则是剧组的上海话指导,“我们有拿不准的就问阿庆老师”;饰演爷叔的游本昌老师已90岁高龄,三年时间,作为与他对手戏最多的阿宝,胡歌能明显感受到游老爷子的消瘦,“但只要一开机,他马上精神矍铄,从无倦怠感,也几乎不在剧组提要求,让人佩服”……

  三年的打磨当然值得,也当然会在演员的表演生涯里留痕。戏里戏外的好兄弟陈龙说,杀青那天,他怅然若失,几乎要流下泪来。胡歌讲:“其实早在遇到王家卫导演前,我已经生活在了《繁花》里。”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